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两百三十一章:此物简直鬼斧神工

第两百三十一章:此物简直鬼斧神工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赵文看着一脸惊骇的宋应星,指着大门紧紧关闭的车间,缓缓说道:“蒸汽机就在里面,跟着我进来。”

赵文说罢,随即将车间的大门打开,向着里面走去。

宋应星站在大门外面,不停的往里面张望着。

孙元化一拍宋应星的肩膀,笑道:“你不是想要见见什么是蒸汽机吗?现在来了怎么还不进去?”

宋应星看了一眼车间里面忙碌无比的工人,对着孙元化说道:“这声音有些大啊,我从来没见过响声如此之大的东西,所以一时之间就有些愣神。”

“哈哈,我第一次的时候和你差不多。你别看这蒸汽机的噪音大,但这东西真的是个宝贝。走吧,这蒸汽机我保管你见了之后,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孙元化哈哈一笑,看了看宋应星,随后向着车间里面而去。

宋应星紧紧的跟在孙元化的身后,向着车间而去。

此时赵文已经来到了车间中。

只见无数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建造着蒸汽机的各个部件。

现在车间中的工人基本上都已经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建造部件时,速度要比刚开始的时候快上不少。

“大人!”一个车间的管事看着赵文走了进来,急忙抹掉头上的大汗向着赵文迎了过来。

赵文微微颔首,沉声说道:“现在的进度怎么样了?制造了多少台?”

“回大人,如今已经制造了五台蒸汽机,存放在车间外面的临时仓库中。现在我们正在造第六台,估计再有个三四天就能制造成功。”管事光着膀子,身上的汗水不停的流淌着。

虽然这车间有着几个硕大的窗户,可里面的温度依旧很高。

赵文刚走进来没多长时间,身上的汗水就冒了出来。

因为车间中的机器是靠着蒸汽机带动的,而蒸汽机又需要烧火,所以这车间中的温度自然就高了一点。

也幸亏这蒸汽机没有直接安放在车间中,不然的话,这车间中恐怕热的都待不住人。

赵文抹掉头上的大汗,看着忙忙碌碌的工人,缓声道:“不错,这个进度还算可以。”

“这就是蒸汽机吗?”宋应星看到车间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齿轮,这齿轮连接着几个小齿轮,小齿轮又和连杆相连接,将动力通过连杆向着各个工作台传去。

在一个巨大的工作台上,一个巨大的铁锤在齿轮的带动下,不停的敲打着一块铁板。

铁锤每敲打一下,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宋应星看着不停的升起落下的铁锤,一脸惊骇的道:“这东西实在是令人不可置信了,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东西。”

赵文转过身来,看着宋应星,缓声道:“这只是蒸汽机传送过来的动力,真正的蒸汽机并没有在车间中,而是在车间隔壁的小房子中,你如果想要去看,我现在就可以带着你去。”

宋应星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和一根炭笔,他看着眼前的场景,说道:“大人,这些东西我可以画出来吗?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实在是不敢相信世界上有如此恐怖的东西。

倘若用这东西来打造兵器的话,那打造兵器的速度简直太恐怖了。”

赵文看着一脸认真的宋应星,说道:“反正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既然想画,那就画吧。”

车间中这些传送动力的连杆以及齿轮只是简单的机械之类的组合,这些东西对于赵文来说也就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让宋应星画倒也无妨。

宋应星一听可以画,手中的炭笔瞬间就开始在册子上勾勒起来。

赵文走到宋应星的旁边,看着他画在小册子上的图画,不禁暗道:“这宋应星果然是个专业的,这才片刻的功夫,就将主体勾勒出来。”

宋应星画图的速度非常快,没有多长时间就将车间中的齿轮以及传送装置全部画在了小册子上。

宋应星看着小册子上的图纸,不禁点头赞道:“这传动装置实在是精妙绝伦啊,这得要多大的智慧才能弄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传动装置。弄出传动装置的人恐怕都不输于公输班了。”

孙元化站在宋应星旁边,哈哈笑道:“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大人弄出来的。”

“什么?竟然是大人弄出来的?这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宋应星将小册子揣进怀里,一脸震惊的看着赵文。

眼前的这个人不禁能打仗,而且还能弄出水泥,如今又能弄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传送装置。

这三者中随便拿出一样,都够别人研究一辈子的了。

宋应星深吸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对着赵文道:“我原本以为自己在这一方面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在这大明的地界上,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可今日一见大人,才发觉自己乃是井底之蛙,短视的厉害。”

宋应星说着就冲着赵文拱拱手,随后弯腰,向着赵文拜去。

宋应星平生没服过几个人,如今他对赵文可是从心底的服气。

赵文急忙将宋应星扶住,急声道:“宋先生,我实在是当不得如此大礼,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常言道,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先生不用如此妄自菲薄,日后以先生之能,成就定然不低。”赵文将宋应星拉了起来,语重心长的道。

“宋兄不是想看蒸汽机吗?如今这蒸汽机就在隔壁的房间中。”孙元化看着被赵文拉起来的宋应星,缓缓说道。

“跟我来吧。”赵文说了一句,随后带着宋应星,从车间的一个小门中走了进去。

这小门正是车间和房子的通道。

弄这一个通道正是为了方便出入。

当宋应星来到安放蒸汽机的房间之后,脸上的纳闷之色更加的凝重。

只见一个巨大的如同水缸一般的东西被几个结实无比的铁架子架在半空,在铁架子下有一堆火。

而旁边的工人还不停的往这火堆中加入煤炭。

整个房间中热浪滚滚,不时还有火星子从火堆中蹦出来。

宋应星指着锅炉,看向赵文,“这就是你之前给我说的蒸汽机?”

“这只是蒸汽机的锅炉,是蒸汽机的一部分。

这蒸汽机主要是由锅炉、气缸、连接锅炉和气缸的管道、还有传动装置。

刚才车间中的就是传动装置。而这里就是提供动力的地方。”

赵文指着紧紧靠着墙壁的气缸,对着宋应星解释道:“这个东西就是气缸,这气缸连接着一个巨大的齿轮。

刚才在车间中见到的那个就是气缸上的齿轮,为了能更好的运行,齿轮和气缸之间的墙壁被我直接打穿。”

“可是这是如何运作的呢?”宋应星看着气缸上端不停冒出的水蒸气,一脸疑惑的问道。

“气缸的上面有两个分管道,分管道分别连接着气缸的上面和下面。分管道通过主管道直接和锅炉连接。

锅炉中产生的水汽会从连接在气缸的管道通过,首先是气缸上面的分管道,将气缸中的活塞向下压去。

当活塞压下去之后,气缸顶端的单向阀就会打开,这个时候上面分管道的阀门就会关闭,下面分管道的阀门就会打开。

这时,气缸中的活塞就会在水汽的作用下被压的向上运动。

当活塞到达最高点时,气缸下面的单向阀门就会打开,分管道的阀门就会关闭。

气缸下面的水汽会被排出,上面的单向阀门关闭,分管道阀门打开,活塞又会在水汽的力量下向下运动。

活塞连接着连杆,连杆连接着齿轮,这样周而复始之下,齿轮就会转动。”

赵文看着宋应星,详细的解释道。

其实蒸汽机这东西并不难,宋应星听着赵文的解释,虽然听不明白里面那来自后世的名词,但也听了个大概。

“活塞、单向阀门以及连杆,这些东西都是些什么?你之前说的齿轮、气缸我还能理解,可是这个活塞、单向阀门我却听不明白。”

这些名词都是后世的名词,如果不详细解释的话,想要让这个时代的人知道这些名词的意思,简直就是难于登天。

“这活塞就是……”

赵文看着一脸疑惑的宋应星,缓缓的解释起来。

半晌之后,宋应星脸上浮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看着眼前的不停运转的蒸汽机,朗声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蒸汽机是何人所造,竟然如此精巧,能造出如此精巧之物的人,就算是公输班在世,恐怕也造不出来。”

孙元化指了指赵文,轻咳两声,缓缓说道:“这蒸汽机还是大人造的。”

“什么?这蒸汽机竟然又是大人造的?这这这怎么可能啊?”宋应星指着赵文,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宋先生不用如此惊讶,这只是我在看到烧水时茶壶盖子被水汽掀翻时所设想出来的一种东西,我也没想到这个东西能成功。”赵文摆摆手,云淡风轻的道。

宋应星围着锅炉转了起来,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锅炉。

锅炉下面剧烈燃烧的煤炭将房间内炙烤的炎热无比。

没多长时间,宋应星的身上就大汗淋漓。

他抹掉头上大汗,一双眼睛不停的在锅炉、管道以及气缸上扫动着。

赵文看着宋应星,也没有去管,任由他去看。

赵文将孙元化叫了过来,对他说道:“你在这里陪着宋先生,我出去一趟。”

“是,大人。”孙元化冲着赵文拱拱手,随后跟在了宋应星的身后。

赵文看了看两人,随后走了出去。

赵文走出车间,让人将炼铁厂的管事找了过来。

片刻之后,一个年过四旬,脸上满是沟壑的汉子走了过来。

“大人!”

这汉子叫做莫铁生,家里以前是宣镇的匠户,是专职炼铁打铁的。对于炼铁,颇有些本事。

莫铁生看着赵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赵文摆摆手,缓缓说道:“起来吧,如今炼铁厂中一个月能生产多少钢,又能生产多少生铁?”

“回大人,如今炼铁厂中总共有十座经过您改造之后的炼钢高炉,有五座炼制生铁的普通炼铁炉。

这些高炉,每四天出一次钢或者铁,每个高炉每次出来的重量在七百斤左右。

如今出产的钢铁除过制造铠甲兵器的之外,都按照您的吩咐将其储藏在了仓库之中。”管事缓缓说道。

赵文听着管事的话,心中暗自盘算起来,“这四天一炉,有十五座高炉,那就是说四天就有一万多斤钢铁。那一个月就是将近八万多斤钢铁,换算成后世的单位也就是四十多吨钢铁。这一个月产出的钢铁还没有后世大型钢铁厂一个炼铁炉一次产出的多。”

这个时代毕竟比不上后世,炼铁炉的出产量有着严重的限制。

“看来这钢铁的产量还是有些少啊!”赵文捏着下巴,看着炼铁厂中忙碌无比的工人,脸上浮现出忧郁之色。

赵文原本想着将小型化的蒸汽机制造出来,然后将整个宣镇地界大大小小的城池全部用铁路连接起来,再制造出蒸汽机车。

可是现在看来,光是铁路所需要的钢铁都无法满足,这还制造个什么意思。

虽然铁路制造不出来,但蒸汽机车可以先弄着,等到炼铁炉再次扩建之后,钢铁的数量够了之后,就可以实施铁路计划了。

在回到总兵府之后,赵文直接将刘文众、章贺郎还有孙元化叫到了书房中。

赵文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两人,沉声道:“我现在想要组建一个大型商队,将咱们宣镇出产的水泥、玻璃和其他货物贩卖出去,你们给我拿出个章程来。

而且从宣镇到宣镇境内各路,甚至是各个治所堡垒,我都要用水泥路将其连接起来。

你们给我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以及预算。”

晋商被铲除之后,虽然赵文也接手了不少原本属于晋商的商队,可是这些商队对于赵文来说还是有些太少。

至于连接宣镇境内各个治所堡垒,这是赵文很久之前就已经决定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时机尚未成熟。

现在用铁路连接不现实,但是用水泥连接还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的。

“大人,大型商队的事情好办,估计十几天就能完全建立起来。如今有一个非常紧急的事情摆在咱们面前,如果不好好处理的话,恐怕会生祸患。”刘文众皱着眉头,沉声说道。

“什么紧急的事情?”赵文皱着眉头,看向刘文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