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五十六章:春节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五十六章:春节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9

第五十六章:春节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年节也越来越近。

赵文和范正商议好的事情放在了年后,毕竟这个时间段,土地都是被冻住的,也开不了工。再加上民工都要过年,年节的时候也找不到人。

赵文站在院子里,看着雾蒙蒙飘着雪花的天空,伸出右手,接了一片雪。

雪花落在赵文手上,很快便融化了。

李小颖披着一个棉斗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赵大哥,您怎么站在雪地里?不怕着凉了?”李小颖急忙撑起一把伞,快步走到赵文身边。

赵文回过头,看着李小颖,微微一笑,说道:“怎么样?昨天给你买的冰糖葫芦好吃吗?”

“好吃啊,怎么能不好吃呢。”李小颖脸色通红,点点头,一脸幸福的道。

与此同时,整个顺天府中也挂满了大红灯笼,整个街道上充满了来来往往的人群。

无数小贩聚集在街道两边,卖力的吆喝着。

这些小贩也趁着年节的功夫,打算将自己的货物卖个好价钱,也好过一个充裕的年。

整个京城如同欢乐的海洋一般。国人正是如此,哪怕过去的一年里充满了烦心事,但也不会在年节的时候表现出来。

路上的行人脸上挂着笑容,和小贩讨价还价。

皇宫也不例外,今年是崇祯皇帝登基的第一个年头,再过几天,新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就要改元崇祯了,所以,整个皇宫里面喜气洋洋。

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宦官的王承恩站在御花园里,冲着几个拿着大红灯笼的宫女和太监喊道:“今年可是皇爷继位的第一个年头,这马上就是新年了,也是皇爷改元的大日子,你们都给我小心点,谁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可就别怪我无情了。”

王承恩板着脸,冲着那些宫女大声喊道。

曹化淳这时正好走了过来,他看着正指挥着挂灯笼的王承恩道:“承恩,你过来。”

王承恩回头一看,发现竟然是曹化淳,于是他急忙换上一个极其谄媚的表情,小跑着跑到曹化淳的前面。

“奴婢参见干爹!”

王承恩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曹化淳看着被王承恩收拾的井井有条的御花园,再加上对自己也颇为恭顺,于是他说道:“承恩啊,你跟着我也有五六个年头了吧。”

“回干爹,算起来也有六年了。”王承恩低着头,恭敬的道。

曹化淳点点头,说道:“最近皇爷那边缺一个端茶倒水的奴才,我看就让你去吧。”

王承恩一瞬间被这个天大惊喜砸的有些反应不过来,楞在了原地。

在皇宫里面,能在皇爷身边伺候,这可是无数宦官梦寐以求的,可没想到,这么大的一个惊喜,竟然砸到了自己的头上。

曹化淳看着因为激动而不停颤抖的王承恩,说道:“我看你这小子平时也颇为机灵,所以才让你去皇爷跟前当值。你要记住,在皇爷面前,做事要有分寸。咱们皇爷可不想其他的皇帝那样,咱们皇爷可是个有雄心壮志的,是个难伺候的。如果你因为一些小事,而让皇爷不舒服的话,那可就别怪杂家了。”

王承恩的脑袋如同小鸡啄米一样,不停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干爹,奴婢谨遵干爹教诲。”

暖阁中央,放置了三四个模样精致的铜炉,里面烧着上好的木炭,将整个暖阁烘的暖洋洋的。

木炭中掺杂着上好的熏香,那淡淡的青烟从铜炉上的兽嘴里缓缓冒出。整个暖阁中充满了沁人心脾的香气。

在御案的旁边,放着一个带着灯罩的烛台,将御案前照的通亮。

年轻的崇祯帝穿着红色的常服,头戴乌沙翼善冠坐在御案前,不停地批改着御案上面的奏折。

崇祯皇帝不像他哥和他爷爷那样,将奏折交由司礼监批改。他总是自己亲力亲为,一封封的自己亲自批改。

也正是因为崇祯皇帝事事亲为,所以整个崇祯朝的宦官不像前朝那样势力惊人。

崇祯批改完一封奏折,放下毛笔,端着王承恩为他端来的茶水,喝了一口,又重新将头低下,拿起毛笔,批改了起来。

崇祯从堆满奏折的御案上取下一封奏折,缓缓打开。

这封奏折和其他的奏折不同,其他的奏折大部分都是贺表,是来恭贺皇帝新春以及改元之事的。

这封奏折却是一封报忧的奏折,乃是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所上。

崇祯看着这封奏折,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王承恩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崇祯这幅样子,大气不敢出一口。

这封奏折上写道:“自去岁八月以来,陕西滴雨未下。入冬后,更未有片雪落地。多地天空赤霞千里,河流忽然断流,井中之水忽然浑浊。臣恐将有大旱之兆,还望朝廷早做准备。”

崇祯看着这封奏折,长出一口气,对着王承恩道:“去将内阁首辅施鳯来给我找来。”

王承恩弓着身子,后退着走出了暖阁。

片刻之后,内阁首辅施鳯来走进了暖阁中。

“爱卿可听说陕西大旱之事吗?”崇祯皇帝看到施鳯来走了进来,顾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便急忙发问。

施鳯来稍微一愣,心道:“陕西大旱?没听说过啊,陕西的各路官员也没上折子啊。”

“臣不知啊,臣在内阁衙门中,还未收到有关陕西大旱的折子啊,不知陛下是从哪听说的?”

施鳯来拱拱手,恭恭敬敬的道。

崇祯看着施鳯来的脸色,以及他的语气,觉得他的话不似作伪。

崇祯长出一口气,将桌子上的那封奏折交给王承恩。

施鳯来从王承恩手上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几个呼吸之后,施鳯来将奏折合上,恭敬的交给了王承恩。

“陛下,这封奏折上的东西说明不了什么。这只是天有异像而已,当不得真。”

施鳯来缓缓说道。

崇祯身子前倾,颇有兴趣的看向施鳯来,问道:“天有异象?此话怎讲?”

施鳯来看着崇祯这么感兴趣的样子,眼珠子一转,说道:“这奏折上写道,陕西多地赤霞千里。陛下想想,大明崇尚火德,以赤色为尊。而这赤霞则又与我朝火德暗暗相和,陛下登基尚未满一年。而再过几天便是改元大事,在这种情况下,陕西等地突然赤霞千里。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陛下乃上天之子,是受老天庇护,祖宗保佑。老天在陛下改元的时候降下赤霞,则是老天对陛下的认可。”

施鳯来看着崇祯脸上逐渐出现喜色,于是趁热打铁,接着道:“这赤霞则象征了我大明朝将在陛下的手中再次中兴,乃是实打实的吉兆啊。”

施鳯来话刚说完,便急忙跪倒在地,三叩九拜,嘴里大喊道:“臣为陛下贺,为我大明贺。”

明末的这些官员,别的本事没有,信口胡诌的本事倒是强大。

这施鳯来硬是将一个大旱的前兆说成吉兆,将“河水断流,井水浑浊”完全隐没,这种指鹿为马、瞎扯胡掰的口才,也是没谁了。

崇祯看着跪在地上的施鳯来,忽然大笑道:“爱卿平身,爱卿平身。朕觉得爱卿所言甚是有理,甚是有理啊。整个大明如今风调雨顺,怎么可能会有大旱呢?我看这个杨鹤,完全是没搞明白这赤霞千里的真正含义啊。”

按理来说,任何一个英明的君主都不可能会相信施鳯来的这番话。

可对于立志要成为尧舜的崇祯来说,那就不一定了。

当崇祯听到这异像正是因为自己而来时,便自动的将奏折后面那些话给选择性遗忘了。

现在的崇祯,憋着一股子气,正准备大干一场,怎么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相信这种所谓“大旱”的无稽之谈呢?

崇祯看着施鳯来,心道:“整个大明朝已经被魏忠贤那个贼子整得不成样子,而朕这才刚刚登基,就有如此异像,看来朕果真适合当皇帝。要是当初太子是我的话,那整个大明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

崇祯看着施鳯来,笑道:“爱卿所言深得朕心,但是我希望你能将这个消息烂在心里。朕可不希望被人说成是一个相信吉兆、信神拜教的道君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