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贝琳拜师

明天子 第一百三十七章 贝琳拜师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三十七章 贝琳拜师

明天子第一百三十七章贝琳拜师第一百三十七章贝琳拜师

当贝琳到了吴与弼的住处的时候,却发现外面已经有很多学子了。

很多大儒或许没有政治地位,但是凭借自己的学问却能让很多人追随,吴与弼刚刚到遵化的时候,还没有传开,但是后来这消息传开了。

遵化的学子都自发的来拜访,吴与弼来请教问题。

说起来,遵化附近的儒家氛围并不浅。

这其实很简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概念已经深入所有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在大多数时候,但凡父母有些办法,就想让子弟读书。

以求出人头地。

虽然河北之地,因为很多人在军中出头,武风大盛,很多人都将在军中混出个爵位当成自己的进取之道。

只是,而今这一条路上最好的办法,是考进武学。而武学之中也是有文化要求的。

而遵化作为铁业中心,不管说遵化铁场如何危害环境,但是这铁厂也为遵化百姓带来巨大的财富。就不提这些本来就在遵化铁厂之中的工匠,单单说往来汇聚订货的货商,就能给遵化带来极大的人流量,与财富。

遵化经济增长,甚至超过河北很多府县。一个县甚至比得过隔壁的永平府。甚至有人提议,将遵化单独列出来,再加上长城以外的一些土地,另列遵化府。

这样的情况之下,遵化人自然愿意在教育上砸银子。

贝琳来到此处,就看见,无数莘莘学子将吴与弼所在房间半包围起来,一个静默肃立,听着里面吴与弼苍老的问题,解答一个又一个问题。

贝琳虽然是官员,但此刻也不敢拿大,只是在后面听着。

忽然他听见里面有人问道:“先生,天理报上先生最新的文章,论及了蒸汽机,却不知道对机心如何认为?”

贝琳心中顿时一动。

他的学问不深,但是有些典故却是知道的。

这是庄子里面的一个典故。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成玄英疏:“有机动之务者,必有机变之心。”

这个典故虽然是庄子,但是历史上百家之间,互相融化,很多事情都是彼此化用的。

甚至儒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是有道理的。

这也是,清代很多人将

科技当做奇巧淫技的理论基础之一。觉得这种特别精细的思想,会让百姓斤斤计较,蝇营狗苟,造成道德品质的下降,形成世风日下的局面。

而如今传统的治天下的路线是什么?

是一个人通过种种修养,成为一个好人。当天下人都是好人的时候,就是天下大同的时候了。这两者之间,是背道而行的。

虽然而今看来,这简直是愚蠢之极,但有时候也不能光看他们愚蠢,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愚蠢。

贝琳很多行为,都被人轻蔑得如此认为,他心中也是有疑惑的,此刻他也想知道吴与弼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却听吴与弼苍老的声音,说道:“夫子之道,仁也。孟子之道,义也,此大节之所在,虽然千古不可移,然有些事情,却是时过境迁,机心之说,出于老庄。本非儒家之正义。而今亦不用持此心。”

“本朝以来,当今虽然励精图治,但天下依然有水旱之灾,如何有蒸汽机,在很多地方,不知道能活多少人命,此非大仁大义,机心之说,可以罢矣。”

“好。”贝琳不由大声说道。

如此一来,惊动了这里的学子,让吴与弼也看到了贝琳。

吴与弼见状,就对身边的学子说道:“今日就到这里了,明日再来吧。”

贝琳在遵化铁厂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有些学子是认识他的,自然没有意见,纷纷行礼退下去不提。

贝琳进去,立即行礼道歉道:“是我误了先生讲学。”

吴与弼说道:“无妨,大人来此,却不知道有何事?”

贝琳猛地行礼,撩起衣袍,跪在地面上,说道:“学生看了先生在天理报上的文章,又听先生这番议论,心中不胜佩服感激,欲拜先生为师,从此在先生座下听讲。虽死无憾。”

说起来,贝琳并不比吴与弼年轻几岁。而今也是白发苍苍了。

吴与弼连忙扶起来,说道:“贝大人何须如此?”

贝琳说道:“朝闻道,夕可死矣,还请先生受我一拜。”

吴与弼一方面也有一些拦不住,另外一方面心中猛地一动,暗道:“我观陛下对此人十分看重,如果他愿意传我学问,这学问在官场也就有了根基了。”

不管任何的思想之争,关键还是在人的。

心学大盛,也是在中枢有好几个心学大佬之后。吴与弼想宣扬自己的学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朝廷之中,有几个信奉自己学问的官员。

但是吴与弼知道,而今内阁六部

的大臣,最少也是四五十岁,思想早已形成了,不管他说的多对,也未必能折服他们。

而贝琳就不一样了。

吴与弼岂能不知道贝琳来拜师是有其他目的的,因为按他的新学说,最有利的就是贝琳这些人了。

但是又如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就是这样的。吴与弼这个师傅名分能给贝琳很大的好处,但是贝琳这个被大明皇帝看重的钦天监令,主持蒸汽机项目,甚至差点封爵的官员,对吴与弼就没有意义?

于是吴与弼拦着的手微微一缓,贝琳已经跪在地面之上,磕头行礼了。

吴与弼叹息一声,说道:“罢罢罢。你我互相探讨而已,无须行此大礼。”

“是,夫子。”贝琳行礼之后,立即起身,毕恭毕敬的垂手而立。好像一个小学生一般。

毕竟古代师徒名分之大,仅次于君臣之间。这一层名分定下来,贝琳对吴与弼的态度立即改观。就好像是侍奉长辈一般。

吴与弼说道:“对于那一篇文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贝琳立即问出好些问题。大多是儒学之中的问题,贝琳在天上,也算是一代名家了,但是在另外一个领域,却好像是一个小学生而已。

吴与弼随口就回答了这些问题。

贝琳随即问道,他最关心的问题。道:“夫子,天理在天地之中无处不在,散于万物之间,形成万物之理,知万物之理,合而为一,就是天理本身,只是这天理到底该如何证之?”

吴与弼听了,轻轻一笑说道:“你造蒸汽机而用,不是利用蒸汽之理?这样的事情,你不应该来问我,应该问你自己的。”

贝琳眼睛之中有些迷茫,说道:“问我自己?”

吴与弼说道:“我也是观蒸汽机之神奇,才知道万物之瑰丽,而明万物之理如何致用,在这一方面,你才是我的老师。”

贝琳听了,心中更是迷茫。

无他,很多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是有不同的理解的。

在吴与弼看来,用蒸汽推动蒸汽机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自然是运用了蒸汽之理。

但是贝琳自问却不知道,这个蒸汽之理到底是什么?

因为贝琳是一个天家。特别知道,在历法之上,有一丝的不清楚,就会导致了无数缪误的产生。

而蒸汽的原理,贝琳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讲?只能水变成蒸汽膨胀,但是如何膨胀,膨胀了多少?

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