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正统三十四年财政会议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正统三十四年财政会议

第一百五十七章正统三十四年财政会议

朱祁镇能搪塞刘定之。

毕竟朱祁镇是皇帝,皇帝是有很多特权的。

比如,王顾左右而言他,比如留中不发。

随着一场大雪,西域战场只能等皑皑白雪融化之后。而朝廷之中的暗潮也似乎被冻结了。或者说朱祁镇的拖延之策,起了作用。

不过,在正统三十四年的财政会议却受此影响,久拖不决。

在周忱当初改革的制度之中,每年十月左右,各地的账册都要上报到朝廷。一般来说是去年的秋税,与当年的夏税。

这是因为,十月之前,当年的秋税不足以收齐。一般来说,地方会在来年五月之前,将秋税上缴朝廷。而在秋收之前,将春税上缴朝廷。

只是今年的财政会议久拖不决。

这本来是户部是事情,先是户部内部不能决断。后来又是内阁会议之中有分歧。最后不得不召开御前会议。

最大的分歧是去年秋后突然爆发的西域之乱,这一场平叛之战,户部与兵部枢密院合议,开出了军费一千二百万两之多。

而这个数字户部却是承受不了的,就要想消弱其他部门的预算。

其他部分谁也不愿意。

礼部说,各地学校刚刚修建好,而且会试快到了。也是需要一大笔开支。根本不可能消减的。

再加上朝廷各项礼仪开支,宴会开支,等等。

刑部说,刑部的费用本来就不多,不过是监狱费用,还有各项行政开支,怎么可能减?而且即便减了几万两,能填这个窟窿吗?

吏部不用多说话,户部都不敢得罪吏部,同样吏部的费用也不多。

不过一些办公费用而已。

但是下面几个部门都是开支巨大,但是每一个都不想被消减。

甚至在这御前会议之上,根本不用工部尚书说话了,乃是王永和代他们争了。

户部的问题,也有刘定之代言,兵部就不用说了,虽然兵部每年的费用很多,但是兵部的权力已经被枢密院侵夺不少,这些费用,大多有两个国公来争。

其实这些大臣虽然一个个都自己的利益盘,但是能坐到这个位置上,都是有大局观的,之所以久拖不下。

并非是这些计划内的项目,而是一些计划外的项目。

准确的来说,乃是朱祁镇一些变法项目的花费。

甚至可以说,这是百官对朱祁镇拖而不决,希冀将这一件事情无声无息给拖过去的回应。

面对突然的财政缺口,大明的财政是困难了一些。但还没有到挤不出来这些钱的地步。

朱祁镇心里有数。

此刻文华殿之中。

朱祁镇静静的坐在御座之上,看着长长的红木桌子之上,内阁大学士左右分坐,六部尚书与枢密院几个大将,也分别有做坐在红木桌子远端,每人面前都有一叠叠账册。

而各部侍郎,乃至次一级衙门的主官,是根本没有资格坐在这个红木桌子之上,而是在这些大臣后面又有一排桌子。同样在这里也有一批账册。

今日会议之上,注定有唇枪舌战。

刘定之先起身行朱祁镇行礼,然后向两侧的大臣行了一个平礼,说道:“陛下有命,此次会议有我主持。废话少说,这个事情,本应该在年前封印之前,就解决的。而今已经是正月末了。各衙门都开印了,久拖不决,已经耽搁了朝廷不少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

“去岁朝廷各项收入,银一千五百三十五万元,粮三千九百万石正,这里面有各地减免粮草一百三十万石。”

“银是实收,而粮以运七留三的原则,入各地粮仓有二千石有奇,有一千二百万石留在地方,尚有几百万石,或直接支应地方驻军,或者发往地方工程。”

“账册在此,如果有不相信的可以查。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银元,主要是盐税,茶税,海关税,还有运河与长江钞关税。这四项,起比年多了一百万元左右,这一笔钱乃是来自长崎关,日本总督端木瑞办事得力。”

“这是去年的岁入。再说原来的结余。”

“去岁结余,朝廷太仓银库,有银一千万有奇,北京,天津,通州各仓,共有一千五百万石有奇,本来按照朝廷的惯例,这些京仓,要存两千万石粮食整,只是去年西域乱起,朝廷临时已经三次拨粮,共计五百万石。一部运往东胜卫,预备大量出征的粮草,一部通过该驰道,从京师到徐州转洛阳,准备从洛阳入陕西。而今一部分已经运到了。还有一部分在路上。所以,这一次粮食,京师最少要截留一千万石,补充京仓。”

“朝廷今年的用度,最多能开支,一千五百万元,一千五百万石粮食。户部结余的一千万元是万万不能动的。还有京仓两千万石,也是以备非常的。”

刘定之一开始就确定了这一次分赃会议的总数。

朱祁镇对这一点也是明白的。

或许有人觉得,银库与粮库之中存这么多粮食银元不用,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却不知道,古人从来是有三年之储的概念。

这不是后世,后世国家财政不够用了,是有的是办法采用临时财政措施,发行国债,或者干脆货币超发。

总是有本分应对的。

但是在大明这个的体系之中,是完全不可能的。大明养兵这么多。一两个月欠饷还是可以的,如果欠的时间长了,看看下面的人会不会武装讨债。

而且农业社会有太多的不确定的事情了。

别的不说,就说今年如果忽然有一场大灾,要赈济的灾民有千万级别,朝廷怎么办?这钱从什么地方来?

没有办法,下面的人就是要造反的。

朱祁镇当初与瓦刺大战的时候,财政崩得很紧,但是而今稍稍太平了,刘定之就制定这种决策,保持户部银库与粮仓之中,永远有足够的储备。

这也是朱祁镇所指的,朝廷并非钱不够,而是有些事情没有没有说明白。

有些事情,成事很难,但是想要败事却是很容易的。

朱祁镇先确定了中心,说道:“首辅,而今就是非常之时了,有些事情就不要拘泥了。”

刘定之面有难色。说道:“这”

朱祁镇说道:“就这样定了。”

刘定之这才说道:“臣遵命。”

朱祁镇见刘定之答应的如此容易,忽然明白了,刘定之其实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却不想说到前面,无他,之后有一场大撕逼。

刘定之如果让步太轻易了,其余的人都以为理所当然了。

刘定之很快说道:“即便减半,朝廷今年可用的财政开支,也不过两千万元,以及两千五百万石粮食。”

虽然刘定之答应了朱祁镇,但是依旧给户部留了仓底。

朱祁镇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一个个的来吧。”

刘定之似乎从小部分开始,六部九卿之中,户部,礼部,刑部,太常,太仆,光禄寺,通政司,翰林院,国子监,大理寺,等等杂七杂八的衙门。

这些衙门最大的开支,就是人员俸禄,还要办公用费。刘定之林林总总一项一项的计算,总购给了一个二百万两左右的价码。

全部给打发了。

各地衙门所有要求都打了一个折扣,虽然各个衙门都有一些不舒服,但是面对刘定之也不敢说出什么话来。

无他,刘定之是老户部出身了,对那个衙门用多少钱,那么门清,朝廷宽裕的时候,不是不能让下面的过的好一点,但是而今自然要将油水给压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