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

明天子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

明天子第一百八十八章君臣第一百八十八章君臣

之后的臣子,并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一个个识相的很。

在群臣面前大吹法螺,似乎将新法,吹成了天下少有,地上无双,非如此,就不能救国家,非如此,就不能治百姓云云。

朱祁镇在后面听了,面无表情,心中却有一些厌烦。

朱祁镇推行的几个法度,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都清楚。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地方上规范性,精细化管理。

但是这样就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管理对地方是有一定的负担。

如果地方富庶的话,这一点点负担并不算什么。但是真如果穷到宁化县那样,其实真不适合推行。

宁化县这几年变化,一方面是李东阳真花费了心力了,另一方面却是朱祁镇免除了宁化县的赋税。

一连好几年。

虽然宁化县的赋税并不多,不过万石上下。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点钱,才有了李东阳施政的基础,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连自己带来的吏员都养活不了,怎么为朝廷做事?

这也是大部分大明贫困地方的缩写。

大明在这些地方的统治,根本就是维护性,甚至是象征性的。

所以这一场大会之中,朱祁镇倒是将李东阳这个名字记下来的。这是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人。至于将来会不会变成了官场老油条就不知道了。

当然了,这一场会议也不是完全圆满的。

到了最后,翰林院有几个臣子,当场力谏。

当场给韩雍弄了一个没脸。

还是朱祁镇当初下令,将这几个人全部外放西北各县,为县令。

这才是一个了局。

这一场大会一结束,第二日韩雍就拟定了新法条例,呈给朱祁镇看。

朱祁镇细细看了,也知道韩雍是下了功夫的,这些新法条例,与朱祁镇刚刚开始推行的法度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了。

很多地方都经过修订。

朱祁镇看完之后,说道:“先生有心了,就按先生的意思去办吧。”

韩雍说道:“谢陛下。”他微微一顿,说道:“陛下,臣今日就正式颁布新法,并调整各省先省会,后府,再县徐徐推行。只是有一件事情,臣不能不说在前面。”

朱祁镇说道:“你我君臣,有什么不好说的。”

韩雍说道:“大明一年正税,大概在四千万石粮食,一千五百白银。其中军费在千万上下,粮食之中有一千二百万石留各方,为地方经费。还有地方各种杂税,

只是变法之后,各地开支就会呈现激增的情况。”

“一年一千二百万石的费用根本不够用了。这一件事情臣以为要考虑在前面。”

朱祁镇说道:“先生的意思是?”

韩雍说道:“盐铁是天下之大利,本应该利归朝廷,而今遵化铁厂,却归为少府,臣以为这有所不妥,之前朝廷没有变法之前,钱粮足够,臣也就没有说什么,只是而今变法在即,不得不说在前面。”

朱祁镇听了,心中暗道:“厉害。”

韩雍这一招,就是顺中有逆。

朱祁镇在大臣面前始终占据主动权,固然因为他是皇帝,还有他掌控的财力,与朝廷几乎相当。

在财政之上一旦出了事情,就是朝廷求大内拨银的情况。

如此一来,朱祁镇就有了主动权。

这一点人很多人都看出来,不少大臣都想解决。

只有韩雍而今这一下子,让朱祁镇几乎理由说话了。

变法是朱祁镇力主的,财政缺口也应该是朱祁镇解决。

韩雍并不是没有看到因为变法而形成的财政缺口,而是他早已磨刀霍霍向少府,将少府当成了待宰的羔羊。

朱祁镇眼睛微微一眯,说道:“这样,从今之后,遵化缴纳铁课。直入户部。如何?”

大明铁课三十税一。

遵化铁厂一年的赋税,大概有二十多万两,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多府县的赋税都没有这么多,可以说一个厂的赋税比得上一个府。

这在工业时代很正常,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很特殊。

但是对于朝廷的缺口来说,却不够用。

只是韩雍毕竟是臣子,没有咄咄逼人的意思,而是退了一步说道:“臣听陛下的,只是当朝廷用度不够的,还请陛下不要吝啬内库便是了。不过而今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地方用度不够,以臣之见,当将一些赋税下放给地方,截留自用。”

朱祁镇一听就知道,韩雍的攻势并没有结束。

听韩雍的话,估计花钱之上,并不会太拘谨。不够之数,却要内库补上。

这就是韩雍与刘定之不同的地方。

刘定之是户部出身,对朝廷缺口很是谨慎,他自然知道朝廷用度不够会有什么局面。但是韩雍却不一样。

韩雍是从地方上来的,各种作法更狂野,他并不是不知道朝廷财政出了缺口会有什么情况。

但是他并不觉得朝廷户部没有钱了,就是真的没有钱了。

就是不少内库,紧急情况,这韩雍有的是搞钱的办法。在江西

赈灾的时候,当时府库之中,也是没有钱的。但是韩雍不就是搞到钱了。凡是他拜访的大户没有一个敢不出钱的。

而且内库之中也是有钱的。

虽然朱祁镇并没有将内库之中有多少钱对外透漏。但是很多数字是瞒不过人的。别人或许搞不清楚,但是作为内阁首辅,他有太多的资源,他想知道,或许不能知道最精准的数字,大概有多少钱还是明白的。

在韩雍心中,他早已将内库收入当成了朝廷收入,皇帝用度二三百万两就够了,用那么多钱做什么?

朱祁镇心中明白,韩雍已经与他打响了一场内库争夺战。韩雍手中最大的筹码,反而是朱祁镇送给他的,就是变法。

不过,这一件事情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君臣之间,是有的磨。

朱祁镇心中思量,脸上却一丝不动,说道:“什么赋税?”

韩雍说道:“罚脏银。”

朱祁镇一听,心中顿时想起很多。

罚脏银是什么?是处犯法律中可以用银子赎刑的收入。也就是清代的赎罪银一脉相承。当然了,明代可以赎刑的范围很小。清代被扩大了。

朱祁镇不仅仅想到这个,而是想到了后世所谓创收。

在很长一段时间,基层财政困难的时候,都有这个办法,想办法创收。其中交警罚款就是很重要一项。

被很多人吐槽。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韩雍用到而今。

罚脏银一年多则十几万两,少则数万两,之前缴纳给刑部,周忱改革之后,就缴纳给户部。

这一点钱,还比不上遵化的铁课,能有什么用?

但是朱祁镇一想就明白。

之前罚脏银数量少,那是地方要上缴给朝廷,而且刑狱的事情,被胥吏一层层剥削,胥吏们可以说吃完上家吃下家。

而今改革之后,这笔钱直接归属于地方政府开支。这数字定然飞一般上涨。

也唯有韩雍这样精通地方情弊的人,才能明白其中关节。这一笔钱在中央大概是几万两,但是下放之后,大概有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了。

但是,这对百姓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很可能地方政府会为了罚款而罚款。

只是,朱祁镇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办法。最少罚脏银还是要跟随案子上报的,是有账册的,应该比胥吏敲诈好吧。

在推行吏员法上面,有一些代价朱祁镇还是敢付的。

朱祁镇说道:“好。”他心中暗道:“且苦百姓数年吧。”随即又感觉他这一句话本身,就已经无耻之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