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四章 国库空虚

明天子 第四章 国库空虚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四章 国库空虚

第四章国库空虚

如果激起民变的话,恐怕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要知道,榆林南边不远的地方,就是李自成的老家。

朱祁镇问道:“余子俊你熟悉吗?这百万之众南下就食,他们能不能掌控的住,还有,关中仓有多少粮食,够吗?”

朱祁镇问韩雍是否熟悉余子俊,其实就是问,余子俊是你的人吗?

如果余子俊是韩雍线上的人,那么这一件事情出了事情,韩雍就要负责的。

韩雍说道:“陛下请看,这是他的方案。”韩雍双手呈上。

怀恩立即毕恭毕敬的接过来,双手递给朱祁镇。

朱祁镇打开一看,手指轻轻的敲击的桌子,心中忽然有一丝欢喜的意思。

无他,余子俊的方案不错。

他将老弱留在当地,当地还有一些粮食,再加上夏天,足够他们吃上一段时间了,而今将青壮男子,以里甲编伍,以军队的形式,每一里派一个吏员带领,余子俊派遣下面的官员分成路,分别通过不同的道路,在不同的府县就食,最后在西安汇合。

其中有很多细节,让朱祁镇看出来余子俊是深思熟虑过的。

但是朱祁镇仍旧看得出来。

就是吏员改革的成果。

如果没有朱祁镇坚持数年,一力推行吏员改革。有这么多可用的人手,余子俊是决计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的。

即便如此,还有两个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余子俊本身的组织能力非常好,这一点从文书之中种种安排的细节就能看出来。

朱祁镇并不知道,历史的余子俊与马文升齐名,号称关中三巡抚之一。

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修建了数千里边墙,而且耗费不多,大明西北长城的规划,有一大半都是他所为。

他当时面对套虏的骚扰,中枢拨款不多的情况下,完成了堪称伟大的工程,就可以看出来余子俊的才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受灾的地方都是边地。

在大明开国之初,漠北之役中,三路北伐,徐达与王保保中路对决,徐达不能胜,只能退回关中,当时西路军没有面对敌人,但这样情况下,也只能退回关中,一并带走了当地所有的百姓,那才数万人了。

所以西北的百姓大多是后来迁徙过来的,而迁徙最多的方式,就是卫所。

再加上九边几十年的战争,当地百姓对军事不能用熟悉来形容了。

这才是余子俊能完成这种带着关中就食的原因。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心中已经准备允许了。

韩雍说道:“陛下,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朱祁镇说道:“好,就这样吧,免陕西去年所有赋税,让余子俊留用。大体粮食缺口有多少?”

韩雍说道:“按大口,三月给一石来算,百万之众而今局面今年秋粮估计也不会有了,最少要供应百姓一年之粮,到明年这个时候,大概要四百万石,陕西现有的钱粮,不过一百万石左右,朝廷最少要拔到陕西三百万石。甚至更多。”

朱祁镇微微皱眉。

这么多年来说,他其实已经明白一件事情。

赈灾的粮食有多少吗?

没有。

很多时候赈灾不过不让人饿死而已。

朝廷民夫口粮,日给一升,一石百升。大口就是一个壮丁。按照朝廷所给,一个壮丁,朝廷预备了四石粮食,其实已经不错了。

只是,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朝廷只给大口,没有给小口的粮食。

其实是朝廷给妇孺的粮食,是加在大口之中的。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没有壮丁,没有青壮,妇孺与儿童是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活下去的。如此一来,粮食就比较紧张了。

而且而今所言的百万之数,不过是一个估计而已。

到底有多少,是一个谁也不知道数字。

最少而今是没有统计出来。

朱祁镇说道:“好,传令户部立即拨给陕西五百万石,不的有误。”

韩雍先是答应一声,说道:“陛下,如此一来户部就见底了,京师存粮只有千万石了。而户部银两不过三百万结余,一旦有是朝廷将无法支持了。”

李秉听到这一句话,心中微微一动。心中有一丝解气的想法,不过,他不会将这个表情留露出来。

这太幼稚了。

但是朝廷而今的局面,就是李秉之前预言的一样。

朝廷的财政更不支撑不起来吏员改革。

而今大明官员增加了不少。在上层结构之中增加不多,大学士还是那几个大学士,尚书还是那几个尚书。

但是下面每一个县就多出了不少佐贰官,这个数字最具体有十万上下。

看起来很多,要知道大明有数百个府,一千多个县,就不会多说了。每一个县增加十几个八品九品的小官,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可以说,提高大明的行政效率,这一件是做到了。

但是大明这台国家机器运转更加昂贵了。

自从正统三十九年之后,这个时候吏员改革在大明范围之内基本完成之后,朝廷的负担就大增。

遵化铁厂的收入也化为户部之后,户部税入银两一下子到了二千万两。

但是这两千万两,堪堪够支撑朝廷军费与官员俸禄之外,就没有了。特别是西域战事断断续续,在西域打仗的耗费是宣大打仗的十倍。

同样一场规模的战事,在宣大估计连一万两也花不了,但是在西域就要花小十万两,这些都打入军费之中。

这个时候,韩雍将罚脏银收益划给地方,就是神操作了。

当然了罚脏银收益虽然下放了,但是在刑部还要有记录的。

刑部可以看到单单去年一年各地罚脏银的收入,大概在一百三十多万两,比当初数万两翻了好几倍,成为最近增长最快的朝廷收入。

一般的说,只要不是太穷的县,一年县衙通过罚脏银,收入一千多两银子,就是松松的。

这一笔罚脏银有力的支持了地方财政。

但是依旧不够,可以说遵化铁厂的收入,全部砸进吏员的俸禄之中了。

如果天下太平,凭借而今朝廷收入,是足够支撑这个壮举的。但是西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流血伤口。

拜西域所赐,朝廷之前压缩年八百万两的军费,每一年都在一千万两以上。再加上各地大小灾害不断,在赈灾上,有花费了不少钱粮。

这好像一场不能中断的消耗战,一点点的消耗了朝廷的血量。

朱祁镇内库之中倒是还有一些钱。

毕竟日本金银源源不断的进入内库之中,但是失去了遵化铁厂之后,朱祁镇内库年收入也跌到了千万级别以下。

而且宫廷之中消费不小,朱祁镇虽然比较节俭了,但是维持紫禁城上下,一年三百多万两,还是要有的。再对外礼仪性的赏赐,或者朱祁镇在某些什么上的投入。

一年五百万两也未必够。

所以,朱祁镇手头虽然有一结余,但是并不多。

指望内库补贴户部,也是不可能,这些年来,朱祁镇补贴的已经不少了。

朱祁镇说道:“卿的意思是收商税?而今一条鞭法还没有完全推行开来,是不是再缓缓?”

韩雍说道:“陛下,事到如今已经是不得不为了。而且自从正统三十三年以来,天下大商并起,号称百万者数十,号称千万者也有若干。此辈不思忠君报国,奢侈靡费,不计其数,坏风气,乱人心,而今正是朝廷教化此辈,让他们为朝廷出力的时候了。”

“臣等附议。”

韩雍此言一出,下面很多大臣都出来附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