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三十三章 南巡之意

明天子 第三十三章 南巡之意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三十三章 南巡之意

第三十三章南巡之意

虽然因为江南与北京距离,让朱祁镇得到消息,是有一定的延迟的。但是即便如此,江南的很多事情,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朱祁镇手中。

对江南发生的事情。

朱祁镇在预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预料之中,他知道推行商税,定然有一番波折。毕竟利益分配这东西,从来是实力的表现,在朱祁镇这边,是调整国家财政的第一步。

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大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成为第一大项。

但是对于江南士绅看来,却是朝廷又一次割江南的肉。

双方不发生冲突才怪。

其实,并非朱祁镇一心要割江南的肉。

而是江南的底蕴太厚了。

唐宋数百年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田地耕耘,还有人才文化等等。

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是远远追不上的。

如果从江南地方来看,这正是他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借以谋求大明体制之内,更高的位置却也是应有之意。

只是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自然要江南一带多为朝廷出力也是很自然的。

立场不同,诉求不同,自然要有分歧。

但是弄到而今这个情况。

朱祁镇也是没有想到。

对于这所谓大周天军,朱祁镇根本没有过脑,也没有下令平叛什么的。

朱祁镇压根不相信,如果他一手锤炼出来的明军,打过这么多仗的精锐,连这点麻烦都拿不下来,朱祁镇干脆拿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这一点小乱子,固然不值一提。

但是朱祁镇也有几个着眼之处。

第一,这一次乱事对江南各地的影响如何?

即便朱祁镇一直发展北京,但也无法影响大明根本的政治结构,那就是以江南钱粮养西北士卒。

所以,如果江南久久不定,对朝廷还是有些影响的。

当然了,朱祁镇还是有办法兜底的。就好像汪岳临时支取银行的钱,反正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银行法。

朱祁镇也是可以的。

少府银行盈利并不是太多,但是并不意味少府银行账上没有多少钱。

这是两个概念。

当然了,朱祁镇也知道,这种行为越少越好。

所以,江南这一场乱事,自然平定越快越好。

只是朱祁镇很明白,他最好的干涉就是不干涉,江南有军队,南京驻军,松江的水师军队,还有江北的漕兵,安徽与浙江兵力不多,但也有一两万,一两月之内,就能聚集十几万人

吗?

也不缺钱。

江南本身就富庶,再加上汪岳透支的那一笔钱。足够平乱了。

也不缺人才,曹鼐老臣也是经历过兵事的,他第一任官,就是在大同某县当县丞,与鞑子打过交道。王恕虽然这一次差事办得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大明中生代官员之中,王恕也是不可绕过的人物。

要兵有兵,要钱有钱,有人有人,这都不缺。

朱祁镇再指手画脚,反而容易出事。

其次,就是大明奴婢制度。

虽然朱祁镇早就大赦过了,很显然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政令,是不会轻易深入人心的。这种使用强依附性的,类似于奴隶的人工作。

恐怕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而今却必须解决了。

大明毕竟与西方不同,大明发展工业的初衷,就是为大明百姓找一口饭吃。这个出发点,万万不能动摇。

毕竟,这是能说服大明很多官员最关键的地方。

也是儒家所谓的仁政。

夏虫不可语冰。

朱祁镇给他们说工业化的好处,估计听见的人,都会觉得皇帝疯了。唯有从这个方面才能得到很多大臣的支持。

但是如果,工业化的结果是大规模奴隶制度复兴,是类似于早期资本主义一样,让工人成为活着的机器零件。

死亡率如此之高,甚至胜过在乡村忍饥挨饿。

朱祁镇推动变法,就会有更多人质疑。

而且朱祁镇也慢慢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在商品经济之中,生产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市场,造出东西能卖出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大明大量产出铁,盐,布,茶,糖,等等商品,但问题是卖给谁?

最大的市场自然是大明内地。

而今西方人与中国的航线,还要通过印度与阿拉伯中转,贸易份额很少。这个市场并不算大。

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将来必定能发现,商品一定会过剩的。

也唯有培养出更多消费者,才能减缓这个过程。

最后,另外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说实话,朱祁镇对徐春申之死,也很是感叹的。

徐春申有罪没有?

自然是有罪的。

但是徐春申冤枉不冤枉,也是冤枉的。

因为徐春申的所做所为很多时候,都是约定成俗的规则,很多时候,徐春申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不能通过正常的手段来解决。

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

这是他的不幸,也是大明的不幸。

虽然这一次变动之后,少府的商业

版图又大大扩张了一步,但是朱祁镇并不是太开心的。

因为他发现,他这些年的努力,不过放出来一个东西。

那就是官僚资本主义。

细细看来,中国经济的版图,十分之三都是少府,剩下十分之四都掌握在其他权贵士绅手中。

剩下的一点点的版图,才是所有商人整合起来的份额。

朱祁镇对这个比例,并不是太高兴的。

有时候,他也想不清楚,他这样做到底是发展商业,还是遏制商业?

只是,这个问题,朱祁镇一时间也没有办法解决。

他的屁股毕竟坐在大明皇帝的位置上,而这些权贵官僚与他是一体的。朱祁镇不可能砍了手足,让他们让出其中庞大的利益。

足够杀人害命的利益。

想想朝廷不过是想征收商税,就搞出这么多事情来。

如果朱祁镇要这些人退出,将赚钱的买卖让给那些泥腿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不用想就知道,是要动摇国本的。

但是这样下去,朱祁镇也觉得不行。朱祁镇想来想去,从一边翻出一个册子,上面写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十几条。

其中有很多关于经商的规定。

这就是朱祁镇为准备的民法典。

侧重保护底层百姓与商人的利益。也起到了规范经商的作用。

当然了,这些条款有些朱祁镇想到的,有些却是大明律之中有的,不过分散在很多法条之中,朱祁镇一一将这些法条都给捡了出来。

但是就这些够了吗?

当然是不够的。

很多法律都要因地制宜。要符合现实。

所以制作这一套法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祁镇准备将各大行的行规整理一番,做些删减,然后与这些内容合并在一切,整合成一个体系。

只是,朱祁镇觉得,这一件事情不适合在北京来办。

北京的商业气氛其实是比不上官僚文化的。

即便是最赚钱的遵化铁厂,像一个衙门也胜过像一个企业。所以朱祁镇制定出来的商业规则,仅仅适应于北京是绝对不行的。

而江南乃是大明商业的中心所在。

必须适应江南的情况才算可以。

朱祁镇心中有一种感觉,他觉得他似乎很有必要去一趟江南了。

朱祁镇不得不面对,大明政治权力与大明经济重心的一次碰撞。这样的情况,朱祁镇知道此早要来的。

这一次江南之乱,正好拿来作为借口。

只是南巡是一件大事,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虑,最重要的是先整顿好朝廷内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