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五十一章 即将撕裂的大明

明天子 第五十一章 即将撕裂的大明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五十一章 即将撕裂的大明

第五十一章即将撕裂的大明

很多人觉得思想上的问题并不大。

不,不管任何时候,思想上的问题从来是大问题。

有了启蒙思想,才有大革命。

而儒家对于思想控制从来是有自己一套的,可以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治天下须用儒生,这些观点就证明了。

儒家学说对于如何管理一个超级大国,是有自己的逻辑。

这种逻辑就是一个道德模式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今思想混乱却是严重冲击各地的人心。

大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个模式,朱祁镇虽然一直想改变的,但是有这个经济基础在这里,虽然这些年有所动摇,但是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这一点。

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下的士大夫集团,是维护大明统治的根基,但是这个根基反而四分五裂。很可能由下层影响到了上层。

最后一个结果,就是党争。

朱祁镇当皇帝这么多年了,他当然知道。大明中枢从来不缺少政争,即便朱祁镇而今很少出手,颇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感觉。

但是即便如此,内阁之中政争少了吗?

从来没有。

只是政争与党争还是有区别的。

这还是大家有一套相同的价值观,如果彼此信奉不是一个学说,价值体系不连通,这种党争就恐怖不知道多少倍。

曹鼐语气越发忧心忡忡了,说道:“士风日下,民风日堕,更令臣忧心,自从正统三十年以来,小民汲汲于小利,不务耕稼。反而忙于下业,以至于土地荒芜。此辈游手好闲于府县之内,聚以数万,为人雇佣,然此非长久之利,一旦有变,就如而今江南之变,此乃霍乱之源,陛下不得不慎重。”

朱祁镇听了这一句话,反而放心了。

同样的现象,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反而能看出不同的情况。

曹鼐所言,可以概括为一个概念,那就是城市化。

一条鞭法,将土地对百姓的束缚降低了很多。而商业的发展,更需要很多劳动力。于是就很自然出现了,百姓从农村向城市的迁徙。

这种迁徙自然也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这一次江南之乱,就是很明显的。

朱祁镇来江南不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只是曹鼐也看见了这个问题,他心中的解决方案,绝对不是与朱祁镇所想是一致的。

曹鼐看朱祁镇依旧沉默,继续说道:“此两者不过是表象,臣所畏惧的乃是人心之变。民不安于下,商不安于位,士子不思报效国家,反而经商与小民争利。朝廷百官也不以言利为耻。遇一事,则思此事于我有何利?”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而今陛下四十年之经营乃有今日,臣恐此等隐忧能令陛下四十年之辛苦,毁于一旦。冒死而言,还请陛下恕罪。”

朱祁镇说道:“卿何罪之有?而今局面,卿有何策?”

朱祁镇虽然对曹鼐很多说法,并不是太感冒的,但是有一点朱祁镇不得不承认,曹鼐说的对。

朱祁镇要面对的是即将撕裂的社会体系。

太祖皇帝所建造的体制,就是为了将大明建立成一个大农村,彼此安安分分在村子种地就行了。

甚至以固定税额,将当初的一切都固定下来。

朝廷每年从各地征收的赋税都是定额。

军户,匠户,等等户口制度,更是希望能够父子相承的继承下去。

如果世界是一张照片,或许太祖皇帝的想法就能成功了。

可惜世界是运动的。

一切都在变化的。

太祖皇帝体系已经不在适应于而今的世界了。而朱祁镇的变法更是加剧了这一切。

从官场到士林,从士林到民间,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商业,从商业到工业,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在这种不同的变化之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利益诉求。

而这些利益诉求在彼此对立且碰撞的。

并非在此之前没有。

而且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么激烈过。

不管愿意不愿意,朱祁镇都必须面对这个结果,一个撕裂的社会。

不过,朱祁镇从来不后悔。

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因为,朱祁镇不这样做,这个社会就不会撕裂吗?

不,大明后期的种种表现,证明在嘉靖时期,大明各个社会阶层就已经开始撕裂了,不过这种撕裂被掩盖在内忧外患之中。

而且每一个人大臣能弥合。

大明虽然亡于满清,但是他本质上是亡于各种社会问题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大明并非没有作为的,也是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各种正人心,正士风的事情。

但是都是官面文章而已。

没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儒学对社会治理的极限了。

既然,这样的事情此早就会来临,朱祁镇又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一切社会问题,在生产力发展之前,都是可以解决的。

对这样的事情,朱祁镇心中是他有预料的。

不过,即便是有预料,他也想听听曹鼐有什么解决办法。

曹鼐说道:“镇之以静。”

朱祁镇有些皱眉说道:“镇之以静?”他有些不大理解曹鼐为什么这样说。

曹鼐说道:“陛下变法以来,这十几年的变化,超过大明开国以来几十年的变化,百姓无所适从,就好像水中泥沙搅拌,自然浑浊不堪,只需镇之以静,就会慢慢的沉淀下来。”

“治国如治水,当顺民性而为之。”

朱祁镇听了心中若有所悟。

曹鼐所言是有些道理的。

大明这台统治机器,并不是后世的数千万的公务员体系。

不管怎么吐槽后世的行政效率,但是与大明而今的行政体系来说,后世行政效率根本是鬼神一般。

不管朱祁镇如何改造这一台统治机器。这一套体制的先天秉性注定了他们的极限,而且这个时代科技水平也同样限制了这一点。

所以,朱祁镇每一次变法,对大明官员来说,都是一场苦差事。

这也是朱祁镇这些年为什么对韩雍让步的原因。

不是朱祁镇对韩雍特别宠信,也不是韩雍的能力超过了三杨。而是朱祁镇发现,推行各种新法,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实际上是看主政者的操盘能力的。

朱祁镇对大局的掌控还是可以的,但是对这种精细的操作,就在朱祁镇的能力之外了。

为了完成这些操作,朱祁镇就要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来完成这个任务。而韩雍就是他选中的这个人。

完成变法这一件事情,就是对大明这台机器的超负荷行驶。非常规使用。

想来大多少官员并不喜欢这种日日加班的忙碌日子。

想来很多当地士绅也不喜欢,朝廷一下子改变了原来的行事作风。

而且朱祁镇也知道,他并不是神,这变法虽然是他提出的思路,由各位大臣完善,但是朱祁镇也不认为是万无一失的。

如果能稳一稳,等一等,停一停,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朱祁镇肯吗?

自然是不肯的。

他已经五十岁了。

他虽然而今身体健康,从来不生病,但是真要说起来,他也知道他没有多少年了。上天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但是大明需要改变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朱祁镇怎么肯因噎废食?

而且曹鼐这些后面的居心,到底是什么?曹鼐真以为朱祁镇不知道不明白吗?多少年的皇帝生涯,早就将朱祁镇揣摩人心的技能点全部点满了,曹鼐的小心思从来瞒不过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