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十一章 施家之心

明天子 第八十一章 施家之心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八十一章 施家之心

明天子第八十一章施家之心第八十一章施家之心

满刺加的惊变。所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满刺加一国。

南洋有数的几个大国之一。满刺加惊变的影响,直接波及大明对南洋的影响力。

可以这样说,后世在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在这个时代都基本成型了。以爪哇岛为中心,先是满者伯夷,后是淡目国,一路传承下来,就是后世的印度尼西亚。而满刺加在后世就是马来西亚。

而渤泥国比起前两者都不太妙,传承下来的也就是文莱。

当然了,还有大大小小十几国家,就消失在殖民者的浪潮之中了。

首先反应最快的就是,拉登巴达。

在满刺加惊变发生了之后,不过十几天之后。拉登巴达就乘船到了满刺加。作为一国之主,这样的举动,简直是单刀赴会。

这样的举动也让马赫穆德大吃一惊,在满刺加城血迹未清的宫殿之中。马赫穆德接见了拉登巴达。

拉登巴达几步上前,握住了马赫穆德,说道:“都是同教兄弟,为了真主的荣光。”

马赫穆德本来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拉登巴达这一句话,立即拉进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马赫穆德反手抓住了拉登巴达的手说道:“我们不分彼此。”

这样一来,淡目与满刺加之间的种种隔阂都一扫而空。似乎不存在了,在大明大张旗鼓南下的时候。

他们的关系在迅速的弥合。

两人熟悉之后,拉登巴达说道:“中国野心之中,这一次来就不准备走了。所以我们要先发致人。”

马赫穆德也不是傻子,他反应很敏捷,说道:“旧港。”

拉登巴达说道:“就是旧港,先拔了旧港。让中国在南洋失去了立足之地,中国跨海而来,定不能持久。只需挡住第一波进攻,就足以将中国挡在满刺加以北。”

马赫穆德说道:“好,就如此,淡目新经大战,这一次先看看我满刺加的军力吧。”

拉登巴达说道:“多谢马赫穆德兄弟,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打的,这样吧,你距离旧港近,先行出兵。在三个月之后,我就会带领大军而来的。”

“且容我用三个月的时间,整兵经武。”

“好。”马赫穆德说道。

马赫穆德在一场大清理之后,更是需要竖立自己的威望,他没有他哥哥的精细的手腕,有的只有出外征战了。

与大明打仗,他还是有些怯意。

但是进攻施家,他却没有一点负担。

毕竟

虽然这些年施家在南洋立足,仗着背后有中国与中国的商人与货物。发了不少财。与南洋各国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是很多都是暗地里交手,并没有放在台面之上。

毕竟南洋各国对中国的货物还是有很多需要的。

但是暗地里的交手,一直以来没有少过。

马赫穆德是一点不担心旧港。

但是旧港这个时候已经警戒起来了。

施家在旧港的统治已经有四代了。

施家第一任旧港宣慰使,施进卿,第二任乃是施进卿之女,施二姑,第三任就是施长安,他在朱祁镇的支持之下,驱除施二姑,这才登位。

只是而今施长安处于隐退之中,真正掌管旧港大权的人乃是施长安的长子,施南雄。

从施长安给自己儿子取的名字上,就不难看出施长安的内心变化。刚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想借助朝廷的力量夺回自己的权威。

但是近十几年的发展之下,施长安在大明的帮助之下,东征西讨,虽然没有扩展旧港的版图,却巩固了施家在旧港的统治。

要知道,旧港本来就是三佛齐故地旧都,是非常繁华的地带,虽然有大量汉人聚集,更有太多的本地土著。

施家之所以被郑和选中成为旧港宣慰使,不是因为施家太强,而是施家比较好控制。

当时郑和有三个选择,一个是陈祖义,纵横南洋的大盗,一个是梁道明,算起来是施进卿的上司,也破有威信。土人也很是信服。

但是陈祖义被杀,梁道明被召回大明。

施家留了下来。

这也是施进卿不将位置传给儿子,而传给女儿的原因,这个位置并不是一个宝座,而是一个火山口。

但是施长安在大明的帮助之下,终于将施家的影响力在旧港深深的烙印下去。

这个时候施长安其实也有自立之心,才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施南雄,有一种独立南洋为一国之心。

虽然如此,他也知道旧港的处境是不能不与大明保持极其亲密的关系。

只是这个心思已经种下来,正等生根发芽了。

于是,作为大明在南洋的钉子,在满刺加接到太子令旨的同时,也接到了太子的命令。

让施长安有些不舒服。

刚刚夺回旧港那些年。施长安坐立不安,一夜数惊,担心一觉醒来,旧港城中大变,敌人杀进家门。

但是随着他引进汉商,推广农业,修建城池,等等举措下来,让旧港恢复了几分旧日的荣光。

他早就不想大明南下了。

谁也不想请一个太上皇。

虽然不愿意,但是他却没有拒绝太子命令的可能,只能召集大军,准备派战舰几十艘,将士三千人,由施南雄带领准备与太子汇合。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还没有过去,就传来消息。满刺加斩杀大明使者,并驱除汉商。

于是乎,旧港涌进了太多的汉商,因为旧港本来就是由汉商帮助施长安打下来的,所以这些汉商在旧港有特殊的地位。

汉商这些年发展,遍布整个南洋,虽然西去印度的航线还被回回人垄断,但是在南洋这一亩三分地之上,几乎有回回商人的地方,就有汉人商人的出没。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汉商都会在旧港买田置地安置家小。

一般来说,这些商人都会将妻子留在中国,照顾家里,但是季风一年一次,商人很多是一去数年,长期不回家,生理问题也需要解决,而且汉人很多买卖都与当地土人做的,而联姻更是拉近关系最好的办法。

所以,汉人商人一般都是以两头大的方式处置。

第一是王不见王。

南洋的妻子不回中国,中国的妻子也不回南洋,双方互相都知道对方,甚至儿女们都认识。但是彼此之相见。

第二,在家产之上,公产自然是归家族,而私产上也是按照南洋的归南洋,中国的归中国。

大部分汉人商人都会将在南洋的家安置在旧港,因为整个南洋也就旧港汉人气息最浓,特别是在陆永被流放在这里之后。开馆教授弟子。

这些商人知道在南洋还能读书之后,并且是由一个进士来教,更是增加了汉人的聚集效应。

从来不要忽视中国人在教育子女上花费的心血。

于是,旧港也就成为实质上汉商的中心,在其他各地方,几乎都是回回商人与土著商人与当地权贵占据主流,唯有在旧港乃是汉人的天下。

所以,在满刺加的事情发生之后,旧港的汉商们都做出了强烈的反应。

纷纷来城宣慰使衙门来求见施长安。

这个局面之下,半退休的施长安也只能出来主持大局。他干脆下令召集旧港汉商之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一并在宣慰司衙门召开大会,商议如何面对而今的局面。

于是,旧港之中大大小小的商人,乃至施家一脉的管事的,更少不了陆永等人。在预定的时间,都纷纷向旧港城最中央的,也就是旧港的权力中心,宣慰司衙门,同时也是施家大院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