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项忠的面试

明天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 项忠的面试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四十一章 项忠的面试

第一百四十一章项忠的面试

朱祁镇让韩雍离开之后。犹豫了一阵子,就派人请项忠过来了。

他心中已经有了倾向,但是听一听项忠的意见。

不过片刻项忠已经来了。

项忠纵横宦海数十年,他二十一岁,在正统七年中进士,在从基层一步步的爬上来,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终于到了距离文臣之首一步之遥的地步。

如果说,他内心之中没有一丝丝的激动也是假的。

只是他更明白,什么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越是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候,越是要谨慎。

韩雍要罢相的风声,其实已经传了很长时间了,甚至韩雍也向项忠暗示过,他推荐过项忠。

此刻皇帝见过韩雍,第一个见他,已经是很好的兆头了。

他决计不愿意在这个最后关头失分了,故而深吸几口气之后,脸上又陷入古井无波的神色。

这种最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的修养,几乎是每一个大臣的基本素质。

朱祁镇见了项忠,双方行礼就不细说了。

朱祁镇说道:“而今群议汹汹,朕不得已,只能让韩卿去首辅之位,只是首辅关系天下大事,不可有一日或缺。韩卿临去之时,推荐了先生。却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项忠说道:“不敢当,只是臣以为治国在于治吏,自从正统三十年来,陛下大兴新法于天下,废胥吏,改赋税。所做所为,必须依靠百官之力而行之。”

“只是,百官怨声载道。臣以为君臣之间,乃是阴阳相辅也,此乃朝廷第一大事也。”

朱祁镇说道:“怨声载道?何事如此?”

朱祁镇还真不知道这一件事情。

倒不是下面有意骗他。

而是这对朱祁镇来说,是一个信息上的盲点。

锦衣卫更接近军事情报方面,即便有民间的情报,但是对于官场的情报,却是隔了一层,至于东厂,虽然东厂更偏重于监视百官造反,谋逆这些大事,甚至有些贪污的官员,东厂也不都不是太在乎的。

至于一些官场怨言,更是不会多管。

大明官场上的信息,朱祁镇更多是通过奏疏,还有一些密折。

但是大多数官员,都是报喜不报忧,更不要说大明的题本,要向从下面传到朱祁镇的手中,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很多都是公开的。

而朱祁镇也不是雍正,虽然有密折制度,但是朱祁镇真正给予银章的,赋予密折特权的,也没有多少人。

大多都是进入过内阁,还有就是在外领兵的大将。

这些人也不过说官场上一些风言风语。

项忠说道:“自从考成法之后,每每催逼,限期一考,动则扣除俸禄,消磨资历,更不要说变法以来,事务纷杂。千头万绪,又没有先例可以遵从,更是劳心劳力,这几年来,陛下或许没有注意过,各地衙门,不足六十者,亦纷纷致仕,实在是不堪重负。此其一也。”

朱祁镇摸摸鼻子,他还真没有注意过。

说起来,这也是朱祁镇的原因。

或许有几分上从下效的意思。

朱祁镇虽然不如太祖亲政,亲决大事,但是他抓大放小,具体行政由内阁处置。所以真正说起来,朱祁镇亲政之后,这几十年来,大小事务,从来是一件接着一件。前期还是以征战为主,地方上还算平靖。

但是后期变法,有了考成法之后,更是不知道多少事情,让百官来做。

这种做事的频率,对于朱祁镇印象之中的政府,并不觉得有多少事情。

但是朱祁镇以后世行政效率来衡量的。已经让很多官员感觉承受不了。

不过,朱祁镇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却没有改变的意思。怎么吃朝廷俸禄,就要为朝廷效力。

又不是让他们来养老的。

大明官场虽然事务繁多起来,但是总比不上后世九九六。

项忠继续说道:“漠北大定以来,天下承平,百业兴旺,京城尤其是如此,臣登外城眺望,四方皆是屋舍,绵延无垠。诚乃盛世,自从罢兵以来,粮价数年都在二百五十文左右,甚至丰收之年,斗米十钱也有过。贞观开元不过如此。”

朱祁镇听了项忠的夸奖,心中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听项忠话语一转,急转之下。说道:“然百业兴隆,京城之居,大为难也。”

“六部官员每年不过百两,然京城一房舍,皆数千两也。有价且无市。衣食住行,皆比他城贵出数成。纵然朝廷将所有俸禄,都折算金银,京师小官,一家数口,不过糊口而已。”

“然京城豪商,一掷万金,纸醉金迷。以至于而今有先立业,后为官的说法。唯有家中有产业,方可为官,否则难免贪污,为都察院所察。”

“臣也看过刑部卷宗。诚有有负圣恩者,但也有不少,其情可悯。”

“此其二也。”

朱祁镇心中微微一叹,这一件事情,他倒是知道。

京城居,大不易,不仅仅是后世,在古代同样是这样的。

而且这几十年来,大明经济的发展,让北京城变成更加繁华,但也同样让北京城越发大不易居。

在此之前,北京城不过是一座大兵城而已,是围绕着皇宫,百官,军卫建立起来的,但是在朱祁镇的推动之下,北京成为与塞外相接的贸易中心,大量的交易都以北京城北的羊马市为中心。而京城以南却是以少府军工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区。如是等等。

北京城是货真价实的北方第一城的同时,也将北京城之中各种物资的价格推高了。

当然了,如果细说的话,朱祁镇将俸禄全部折算成银币,将之前朝廷打折之后的俸禄全部补上了,很多官员并非不能在京师活下去。

只是,大明士农工商,当官的明显比其他人在地位上高出不少。但是在收入之上反而比不上那些发家的商人,这是他们最为心理不平衡的。

朱祁镇心中暗道:“果然如此。这一件事情不能拖下去了。”

朱祁镇其实很早,就有为大明官员提高俸禄的想法了。

只是善财难舍而已。

毕竟,这种提升俸禄,可不是一次性开销,而是今后每年都要有的。

看似不起眼,但是细细一算,一点也不少,甚至要比打一两场大仗所耗费的还多。

“陛下,独具慧眼,一举废除胥吏制度。扫清天下,只是这些年来吏员待遇不低,而且有不少吏员有了官身,官场之中,颇有不平之意。”

“此其三也。”

朱祁镇听了,微微冷哼一声。

在这一点上,朱祁镇是绝对不会退步的。

不要说官场之中一些怨言了。朱祁镇一定要让吏选官成为大明取士正途之一。从来牵着越来越庞大的士大夫集团。

为了这个目的,杀人都不惜,何况一点点怨气了。

朱祁镇问道:“还有没有了?”

项忠说道:“没有了,百官是陛下之臂膀,陛下欲为大事,就要注意此辈。不然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朱祁镇说道:“卿真知灼见,朕知道了。只是对于这些事情,卿有什么处置办法?”

朱祁镇对于能提出问题的人,是很重视。毕竟,很多问题,如果不被提出来,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

但是大明首辅所需要的人才,却不是一个能提出问题的官员,而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项忠如果仅仅能提出问题,那么大明首辅这个位置,朱祁镇重新斟酌一二了。

而项忠自然不是这样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