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六章 非常之准备

明天子 第六章 非常之准备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六章 非常之准备

明天子第六章非常之准备第六章非常之准备

太子细细想过朱祁镇登基以来的所有风格。

总体上来说,朱祁镇行事虽然有些平稳,有一个特点,就是大。

说他是好大喜功也好,说他是目光长远,所定之政策,都是目标长远,影响巨大,推行的时候也是声势浩大。

但是而今项忠成为首辅之后,在执政上有所变化。

虽然朱祁镇所推行的政策,还在继续,但是多是丘浚负责的。而项忠所负责的很多事情,却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事情。

而是对很多事情的调整。

比如官员俸禄,从京官开始,一点一点的调整。比如各地的赋税,因为各地产业的不同,或增加,或减少,比如建立各地巡检,小县几十个人,大府甚至有数百人,每一个省都有千余,甚至有些省有数千。维护秩序,甚至几个府联合起来,就能围剿土匪之类的行动。

这种武装,归地方官调动。

如此一来,又与枢密院联合,对内地卫所的再次进行了一次清理。大大小小裁撤了十来万卫所军队。这些裁撤的军队,一部分称为了巡检,一部分放还为民,一部分称为南洋诸王的护卫人选。

如此一来,大明军队压缩了一些,反而让大明对内部的一些乱事,更加快速。

当是让地方人以这一点点兵力,来对抗大明京营,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总之,项忠的做事风格,就是务实。

谈不上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是也没有什么大刀阔斧的想法。

总体来说,这两种风格,朱祁镇的执政风格,就好像修建房子一样,框架,钢筋,垒墙,虽然横平竖直,但是如果看建筑工地,就觉得太粗糙了。但是项忠的风格,就好像做装修,抹泥填粉的。

这种风格的不同,其实与两人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朱祁镇从来是高居九重。大明天下很多细节细微之处,他是体会不到的,他所提出的框架,都是后世验证高的好办法。

但是后世的办法,未必适合大明。他提出的政策只能做到大体上正确,但是很多地方到了具体实行上,有没有伤民害民的地方,朱祁镇也不能打包票。

项忠却是从下面爬上来的,在创建政策的方面,他是拍马也比不上朱祁镇。但是对下面情况的了解,却是朱祁镇远远比不上的。

所以项忠更多关注在具体政策细小的调节之上。

对于国家来说,这或许是小事,但具体每一家每一户,却是不可承受之重。

这种风格上的变化,一般人是感受不到的。

但是刘大夏与太子都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是深深的嵌入大明政治活动中的一员,怎么可能不明白其中问题。

而且韩雍与项忠一般无二。也是从下面爬上来的,也是比较强势,但是在韩雍执政期间,大事上从来没有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从来是遵从大明皇帝的想法。

而今这种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

太子心跳忽然快了起来,他随即想到一件事情,他说道:“老五,这几年数次回京,即便父皇有别的意思,那么老五会不会是人选?”

刘大夏说道:“京中传闻,伊王殿下乃是因为庄妃数次生病才回京的,不过庄妃生病是假,想要更换封地是真的。”

“伊犁,伊王是不想待下去了。”

太子冷笑一声,说道:“这些流言有什么用处?”

刘大夏说道:“没有什么用处,也未必是真的。但是殿下,您的注意力不应该放在伊王身上,固然因为庄妃的关系,伊王被很多鞑官重视,但是大部分士大夫,是不愿意看见一个有蒙古血脉的皇子登基。”

“他非嫡非长,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

“在礼法之中,他不是您的对手,您的对手是越王才对。”

“当伊王殿下成为您的对手的时候,那就是非常之时,陛下要有非常之准备才是。”

太子听了这一句话,他微微一愣。

他内心深处未必没有这个想法,只是第一次在别人口中听到这个想法。

什么非常之准备,不就当年太宗皇帝之举吗?

在大明礼法之中,嫡长子继承制度,坚不可催。

即便太子自己有什么万一,真正能在礼法上与太孙争一争的,也只有越王,太子的亲弟弟。

而不是伊王。

庄妃虽然地位特殊,但是掩盖不了,她只是妃,不是皇后的事实。

太子心中蠢蠢欲动,但是他说出口的却是:“何至于此?”

刘大夏说道:“陛下手握天下之大义,四十多年的储君,天下皆知。陛下将南洋数十万兵马托付给殿下,可见陛下对殿下也厌弃之心。”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陛下有一个万一。殿下来不及赶回北京。”

“到时候,殿下就被动了,所能依靠的也唯有南洋诸军而已。”

“而今殿下心神不属,一心放在如何回去上,却不知道这已经误入歧途。如果陛下想让殿下回去,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如果陛下不准

备让殿下回去,那么殿下怎么想,也不可能回去的,唯一勤修兵马,以待有变。”

“此臣千万不敢言之事,万死言于殿下,请殿下万千小心。”

太子双眼放光,刘大夏这一番话,是说到了太子心坎之中。

其实太子对朱祁镇不是没有怨念的,但是儿子对父亲的怨念再深,也不好说出来。太子更明白,他身边定然是有锦衣卫的。

不过,刘大夏绝对不会。

毕竟锦衣卫再怎么厉害,也不可将一个前程似锦的士大夫拉拢过去。而刘大夏这一番话,看似让太子为将来陛下驾崩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

但是根本上,其实就有是对朱祁镇的不信任。

太子早就有些忍不住了,这岂不是正中下怀。太子问道:“先生计将何出?”

刘大夏说道:“南洋经制之军,久在殿下麾下,自然是拥护殿下的。不可轻动,免得生出不必要的说法。”

“这是明面的,殿下所需要的是一支暗中的军队。”

太子说道:“先生所言没错。只是这个暗中的军队,该怎么建?”

刘大夏对南洋经制之军的说法,简直是漏洞百出。毕竟一旦真出现朱祁镇驾崩的情况之下,这些军队作为太子的旧部,根本不可能投靠别人,根本不用拉拢。

想想就明白,他们跟着太子这么长时间。就是投降给新主,新主会相信吗?

所以,不能动的原因,防范的只有朝廷。

大明对军中的情报监督,是很严格的。不管是东厂锦衣卫乃至兵部还有枢密院,在军中都有明面的人,或者暗中的棋子。

真要是对这些军队做出一些非正常的事情。是瞒不过人的。

纵然以太子的能力,也未必能让军中滴水不漏。

太子只有另起炉灶才能瞒天过海,不让别人,尤其是皇宫之中那一位所知道。

刘大夏说道:“殿下,你本来就有啊?”

太子说道:“本来就有吗?”

刘大夏提醒了一下太子道:“冼家的船队。”

太子一听,心中顿时透亮,暗道:“我怎么将冼景给忘记了。”

冼景作为太子的钱袋子,在南洋之战中,以官商的身份随军,甚至连本业铁业都生疏了,一心扑到了航海贸易上,冼景的船队更是大规模扩张,收纳了不少军中俘获的船只。

冼景下属的船只估计有小千条了,乃是南海一霸。

船上所有人员也有数万了,只要好好训练,就是一支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