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章 西洋探索的开始

明天子 第八章 西洋探索的开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八章 西洋探索的开始

明天子第八章西洋探索的开始第八章西洋探索的开始

不过南洋本地的消费,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主要的。

是的,南洋本地一直是中国商品销售地,但是南洋之所以重要,并不是他们消费了多少,而是通过南洋,将大量商品西去。

印度,波斯湾,甚至更远的威尼斯,等等等,这些地方,才是大明这么多商品的最终归属。

之前数年,朝廷对南洋用兵,之后又有几十万人跟随藩王来到了南洋。

这都占据了大量的运力。

大明商人商品运输量被压缩了。

但是这几年,不仅仅官府在造船,大明很多商人也在造船,他们想填补南洋回回商人的空间。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

大明出口到南洋的商品,比征伐南洋之前还要少。

这种预期反馈到大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冼景虽然不知道经济危机这个名词,但是这个后果,他却是明白的。

诚然,现在的大明并不是后世的中国,对于大明的商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海外的市场,而是国内的市场。

海外的市场虽然利润高,但是风险大。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最重要的。

但是大明内部情况也不是太妙的。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商税的推行。

丘浚在这几年之内,已经将商税改革大体完成了。

总体上来说,盐,布匹,丝绸,金,银,铜,铁,锡,煤,糖,马,茶,等十几样大宗商品,每年总共给朝廷提高了四千多万两的赋税,再加上重新清丈过,并将藩王的土地重新调配之后,大明耕地面积又多了不少。

大明田税也有向三千万两进逼趋势,再加上海关税,还有其他杂项收入,大明朝廷几乎每年有八千万两上下的收入。

如此一来,大明财政收入提高,让大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提高官员俸禄,比如启动对淮河流域的治理,比如将藩王南迁,比如铁路的修建,比如驰道的修建,等等等。

但是这么大一笔钱,其实也给大明商人很大负担。

大明虽然将胥吏改为吏员,将大明政府贪污的程度降低了很多。但是并不是说,商人在税收之外,就没有其他开支。

到一地拜码头,这是黑道上的支出,至于给官员一点好处,这也是有的。

所以商人的负担很重。

当然了,这些商人负担很重。朱祁镇或许知道一点,但并不是太在意。

无他,大明商人负担重,有大明农民

的负担重吗?

朱祁镇虽然大力发展工商业,但是根本不能动摇,那就是以农为本。这个以农为本,并不是以农业为本,而是以农民为本。

毕竟大明百分之九十五的百姓,都是农民。这才是大明的根基所在。

朱祁镇一系列政策,很明显减轻农民的负担,将压力放在商人身上。只是朱祁镇也没有想让商人大规模破产。

只是很多情况都是很滞后的。

朱祁镇又不经商,对第一线商业情报并不是太敏感。

但是冼景却不一样,他有一种预感,如果南洋是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一代在南洋下了重注的士绅或许承受不起这个损失。

只是有些情况,仅仅是猜测而已。

冼景却不敢将这些话对太子说,仅仅是将商道不通,货物淤积的情况告诉了太子。

太子听了,说道:“你觉得该怎么办?要孤怎么出手?”

冼景说道:“臣以为当征西洋。最少大明在天竺一带有一两个落脚点。”

虽然暂时来说,大明在南洋还没有得到商业上的好处,但是冼景却很清楚,不出五年,随着各地藩王站稳脚跟,南方移民大规模涌入,南洋一带迟早要比之前要繁华多了。

这对商业也是的大有好处的。

所以冼景对这个模式是很赞同的。

不过,太子却不这样想。

太子听了,立即想起了朱祁镇写给了他的几封密旨。让他感觉头大之极。

无他,大明藩王有将近三十个。即便不算已经封好的,伊王,瀛王,藏王,也有二十多个藩王需要安置。

大明而今在南洋占据的也不过是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或许再有吕宋岛。至于爪哇岛向东的那些岛屿,包括香料群岛在内。而今人烟都很少,连移民的基础都没有。

要知道大明移民到了南洋,在有土著聚居的地方,还好一点,最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有一点的。

即便如此,染上疫病的情况,也是很多。

如果在那些还没有开荒的热带岛屿,让他们在哪里定居,这不是移民,这是要人的命。

将二十多个藩王分到这些地方,即便仅仅给这些藩王一城一县之地,也不是太够的。

其实朱祁镇已经暗示,让太子向西进取了。

但是太子心中想得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回京,回京,回京。他才不想再次掀起一场战争。

数日天竺一盘散沙,但是开战容易,收尾就难了。

太子才不愿意做这一件

事情。

他想起刚刚刘大夏给他说的话,他说道:“大军不可轻动,这样吧,我让汪直从军中挑些人手,加入商队之中,陪你的人走一趟西洋,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即便是动兵,也要有的放矢。”

冼景大喜过望,他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他对太子的心思,也能揣摩出来几分,他知道他提出的这个要求,被否定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冼景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万万没有想到,太子居然松了一个口子。

汪直可是太子第一爱将,能征善战之名,早就传遍了南洋。更是太子身边汪妃的弟弟,皇亲国戚。

让汪直去西洋,岂能不配精兵强将?

对于西洋的情况,冼景也不是毫不知情的,其实中国早就有商人到了印度,乃至于阿拉伯。

只是大明商队想在这里大规模交易,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要能让军队护送商队到天竺,冼景就有办法打开局面。

毕竟商业上的问题,可以用钱了解决,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会不爱钱,但是用钱的前提,是能平等的站在对方面前。

而今这个时代,大海之上,根本没有什么法度可言,刀枪火炮,就是一切法律。

每一个进入某片海域的新人,都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方才有入场券。当当地人发现抢劫你,比与你做买卖更容易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决断。

要知道,即便是郑和船队这么大的规模,也经过几次小战,才让西洋人知道,大明的船,不仅仅是大。

有了汪直加入,或许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能打开一道缝隙。

只是冼景并不知道太子的想法。

太子派汪直去,正是因为汪直是他的心腹。他要汪直带过去的,绝对不是大明的经制之兵,对外可以说,哪里有大明经制是师为商人护航的?

但是私下里,太子需要的是一支能完完全全听他命令的,太子私军。

在南洋训练的话,北京有太多的眼线,即便太子能够节制锦衣卫南洋千户所,但是太子并不会相信,他能知道大明锦衣卫在南洋的全部暗桩。

但是在西洋就不一样了。他就不相信了。

北京对西洋的情况,能够一清二楚。这一支军队人数不用太多,一两千就行了。因为关键时候,真正要用的也不过一两千就够了。

毕竟这支军队不会是用来打仗的。

唐太宗在玄武门,也没有用多少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