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十九章 欢喜各不同

明天子 第十九章 欢喜各不同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十九章 欢喜各不同

明天子第十九章欢喜各不同第十九章欢喜各不同

汪直从西方而来,立即引起了大量汉商的欢呼之意。

汪直仅仅是亚齐稍稍停留,这消息就从亚齐开始,几乎一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南洋。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大量聚集在亚齐的汉商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虽然西洋的航道,并没有完全打通,但是最少已经走出重要的一步。

即便是在狮子国交易,也比在亚齐多赚上不少,更不要说,狮子国是一个跳板,可以深入印度之中。

前文说过,回回海商不是善茬,但是大明海商也不是什么好人。

只是在马六甲以西,大明海商的力量根本不占据优势。汪直有这么强大的力量,还差一点就回不来了。

更不要说,其他海商了。

其实,并不是没有汉商敢冒险,只是这些海商的装备武力,自然与大明经制之师没有什么可比性。

有了狮子国这个落脚点自然不一样。

狮子国也就是斯里兰卡,在地理上已经属于印度了,与印度各港口的距离,并不比南洋内部各港口远。

大明海商有了这个基地,自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什么斯里兰卡有很多回回贵族?

大部分回回贵族都是海贸而盛,汉人海商就没有办法让自己成为贵族?

只要狮子国不动摇,大明海商一根筷子,就深深的插入印度,第一根筷子来了,第二根筷子还会远吗?

大明海商的力量一直在成长之中,早已成为一支海洋上决定性力量。

不过,亚齐的回回商人却如丧考妣。

在大明占据南洋之后,虽然秉承太祖待诸胡之意,只要诚心来投,就没有什么限制。只是大明并不是没有对回回海商一点限制都没有。

太子在宗教政策之上,一直秉承一件事情,就是新教代替旧教。以汉文古兰经,代替回回文古兰经。

说实话,东南亚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任何文化到了这里都会与本土文化融合,连回回教也是一样。

东南亚回回教本来就有别于天方一带,自有特色,大明对回回教的改造,并没有太多的反对。

另外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回回海商,与回回教徒分开来。

这两见事情本来就不应该是一回事,从而降低回回海商的影响力。

回回教是由海路传入南洋,这正是如此,海商才能各地回回教徒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让大明都有一些头疼的集团。

但是在而今,太子各种手段之下,之前回回海商各种特权都在一项一项的收回。回回海商

在面对大明海商全面竞争之下,一直处于溃败之中,只能靠着大明海商并不熟悉西洋,才能在亚齐这里占据一些份额。

也仅仅是亚齐而已。

而今大明海商熟悉从亚齐直接到狮子国的航道,想来今后,亚齐也不是他们的乐土了。要么归化为汉人,要么就此回到天方。

总之那一种,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只是现实就这样无奈。

汪直却没有在意这些事情。

他在亚齐稍稍停留。就回到了凌州。

回到凌州之后,还不等汪直下船,胖乎乎的冼景已经来迎接了。

几步迎着汪直而来,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伯爷可是帮了我大忙了?非伯爷之功,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汪直客气几句,也不敢得罪这个财神爷。

几乎话之后,汪直说道:“驸马来的正好,这账目什么的也要清点一下。”

哪知道冼景大手一挥,说道:“什么账目?这些钱我丝毫不取,只要西洋商道开通,就帮了我大忙了。”

汪直说道:“不,我不能收。”

其实汪直知道,冼景一定会有一些意思的。

冼景之所以被成为财神爷,一方面固然是冼景非常有钱,另外一方面就是冼景这种非常四海的性格。

为人豪爽大方,挥金如土。

但也万万没有想到,冼景能做到如此地步。

要知道这船上并那么快有什么西洋货物,都是硬通货,黄金白银宝石,即便是很粗略的估价,也有三十万两上下。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汪直虽然是一个伯爷,也被太子宠信,但是他毕竟是新贵,底子薄。

数万两家底是有的,但是三十万两更是汪直家产的数倍。汪直如何敢收?

冼景说道:“怎么能让兄弟们白吃亏,这人是朝廷的人,我自然不敢逾越赏赐。不过却愿意将这些货物贡献出来,感谢太子帮助我等商民啊。”

汪直依然觉得头是嗡嗡的。

他自然是感受到冼景的言外之意,他虽然将这些货物献给太子了,但是却没有管任何账目,几乎都在汪直一张口中了。

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其中有太多上下其手的空间了。

这就是冼景给汪直的好处。

汪直想要多少,就可以自己拿了。而且以太子对汪直的宠信,也不用担心什么后事。

一下子有这么多钱放在汪直面前,汪直也有几分心中恍惚。连冼景是什么时候走的都不大清楚。

等汪直回过神来,冼景已经不在了。

汪直随即去北望山,拜见太子殿下。

来到北望山上,却见很多官员都在等着了。

纵然汪直有特权,可以加塞,但也要在外面等着里面商议结束,才能进去。

只是汪直发现还有一个人在外面等着,不是别人,就是凌州知府杨廷和。

杨廷和心神不属,不知道再想什么。

只是简单与汪直打了一个招呼,就潜入沉思之中。

汪直也就没有与杨廷和多说话。

杨廷和其实正在担心离开的施南雄。

杨廷和在施家父子困顿于孤城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是生死之交。此刻里面的会谈,却决定着施家的命运。

杨廷和怎能不担心。

只是他太担心也无能为力。

虽然大明之有南洋,施家是有功之臣,施南雄也被封为南洋伯。

在大明刚刚抵定南洋的时间里面,很受重用。

只是时间一长,施家在南洋的存在,就有几分碍眼了。

之前,施家乃是南洋汉人领袖,但是大明朝廷既然到了,能领袖南洋汉人的只能是朝廷。

在有就是旧港这一块土地,太吸引人了。

与凌州府不一样。

凌州府根本是一个移民建立起来的府县。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移民而来的,杨廷和在这一件事情上可以操碎了心。

但是旧港不一样。

旧港施家在施长安夺回旧港宣慰使之位后,就有意的将汉人迁徙过来,在大明进入南洋之前,旧港是少有一个汉人占据多数的城池。

甚至从旧港的规划之上,也是中国式的。

也就是这样的基础上,直接将旧港宣慰司,改为旧港府,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说实话,太子对旧港的还没有多好贪意,毕竟在他心中天下将来都是他的,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个时候就将旧港改土归流,有一些太急了。

有些影响他的名声。

但是太子有这样的定力,其他人就不一样了,特别是要被迁徙来的藩王。

不知道多少藩王,都看重了旧港。

毕竟旧港是三佛齐旧都,底蕴深厚,又加上施家的经营,比起内地的府县,或许有些不足,但是对于分给他们的封地来说,却不知道好到什么地方去了。

很多藩王在确定南迁已经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就打定主意要有一块好封地了,只是在他们的标准之中,南洋哪里有什么好封地?

看来看去,他们觉得也只有旧港了。

特别是他们发现旧港居然在一个土司名下,更是心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