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三十六章 太子西征

明天子 第三十六章 太子西征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三十六章 太子西征

明天子第三十六章太子西征第三十六章太子西征

刘大夏说道:“献俘。大战之后,平贼灭国,身为主将难道不改回京,告慰祖宗吗?”

太子心中一动,说道:“的确,这个理由实在是合情合理。”

虽然大明这几十年来,可以说是灭了好几个国家,麓川,朝鲜,安南,渤泥,满刺加,淡目国。

但是不管怎么说,灭国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

每一个灭国的将领都有很隆重的礼仪。

即便数年之前南洋之役,灭了渤泥,满刺加,淡目三国,主要将领也都回京告庙献俘,只是太子要坐镇南洋,也是朱祁镇有意让太子留下来了,主持迁移藩王的事务。

与之前不一样。

之前朱祁镇精力旺盛,没有半点衰老的意思。群臣虽然想让太子回京,但是并不迫切。

而今却不一样了。

朱祁镇一度昏迷近日,很可能就此去了。

大明帝系传承处于非常危险的地步,甚至很多一想到当日之事,都冷汗直流。

他们只要想到,太子不在京师,反而伊王在京师,一旦皇帝去了,登上大宝的究竟会是谁?就有几分魂不附体。

为了解决这个隐患。

所以,太子回京已经是朝野共识了。

只要太子有一个正当的不容拒绝的理由,满朝上下都有想办法让他通过的。

所以太子作为主将灭两国,开疆扩土,回京告庙,实在是太理所当然一些了。

即便是皇帝,也未必能想出什么阻拦太子回京的理由了。

太子一想明白这一点,顿时激动的脸色潮红,说道:“好,刘公不愧为国士。”

刘大夏说道:“臣不敢居功,臣有今日都是殿下提携。”

刘大夏作为太子阵营文臣之首,在天下人眼中已经预定一任内阁首辅之位了。

并不是因为刘大夏的官职多高。

其实就官职来说,刘大夏在大明文官序列几十名开外。说起来根本轮不到他。之所以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因为太子对刘大夏的看重。

太子既然做了决断,他就对英国公张懋说道:“我此去西洋,南洋就要靠你坐镇了。”

英国公张懋还是有些担心太子的身体,说道:“殿下”

太子与英国公张懋几十年的交情,不用说明白,就能明白英国公张懋是什么意思,他哈哈一笑,起身站立,从一遍的墙头上摘下一柄长剑,一剑斩向茶几,顿时一分为二,说道:“孤还没有到弱不禁风的地步。”

南洋多产上好的木料,而太子府

所用的木料更是上好的红木。质地坚硬。

太子所用的长剑固然是一等一的精良,可以称为宝剑。

但是宝剑毕竟不是刀,不利劈砍。而且这么多年的演化,剑大多是礼器,而不是兵器。

太子一剑而下,如此顺利,可见太子当年功底,不管是臂力,用劲之道,都还没有丢。要知道太子小的时候,在朱祁镇督促之下,可是练了好几年武艺。

只是英国公张懋比太子更了解太子,他能看出来,太子还是不如当年了。

恐怕能斩出四五剑之后,长剑就要卡在木料之中了。

不过,太子的决心,张懋却感受到了,他说道:“臣明白了,请殿下放心,有臣在南洋上下,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好。”太子说道:“事不宜迟,就此出兵吧。”

大军出动也不可能那么快。虽然有太子的督促,也是在三日之后,才汇集各路船队。

总共有数百艘大船浩浩荡荡从凌州港出海,一路向西而去了。

其中一旦半都不是军船,而是民船,乃是冼家的船只。

虽然在汪直打通从凌州港到狮子国的航道,但是这个航道并不是太太平的。

很多阿拉伯海商,发现生意做不下去了。

毕竟这些阿拉伯海商最多只能在凌州拿货,而大明海商却能用江南,乃至内地直接订货。降价的底线要高出太多了。

阿拉伯人是无法与大明商人竞争的。

他们干脆不做海商,做起了海盗。

虽然而今大明军舰已经完善了战列线,也就是大明水战战阵之中的一字长蛇阵。这种打法,让大明水师根本没有什么对手。

但大明水师没有对手,并不代表大明海商没有对手。

大明始终不让商船加载重炮。

虽然而今船只也渐渐分出专门的战舰与商船。但是这种分野并不是太清晰了,就好像冼景这样的大商贾,如果允许他们装备重炮,冼景就能一古脑拉出几百艘装了重炮的商船。即便每一艘不可能装载太多,就十门炮,那也是远远超过了当年满刺加,亚齐,淡目国三国水师联合的实力。

如此一来,大明商船即便有小炮,但是对阿拉伯商船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就限制了大明在西洋贸易的规模。

必须集结成大商船队,几十艘互相有照应,才敢下西洋。

甚至即便如此,再横渡西洋的时候,也要有几次交战不可。

这一次大军西进,在商人看来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特别是对阿拉干的战争,毕竟阿拉干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

就在恒河口。

只要占据了这里,就能将大明货物通过恒河航道,运到了北印度,也就是和硕特汗国。

这里面太有想象空间了。

即便没有这个,也可借助军队的保护,剩下了他们好大的成本。

当然了,军队允许他们跟着,也不仅仅是因为冼景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大军出动,有太多的后勤辎重了。

即便大沽刺宣慰司,暹罗,乃至于楚王都愿意承担一部分。但是依旧是不大够的。

这些商船都义务的承接了一些军用物资的运输。

这么大的船队,可以说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了当年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的沿着汪直北上的路线。

一路来到了仰光。

此刻的仰光还不叫仰光,只是一个缅甸南方的天然良港而已。本来太子准备直接去勃固的。

但是白古王对大明这么规模的船队到来,又喜又惊又惧。

欢喜的是,终于有了强力的臂助,能够反击阿瓦了。

惊惧的是,这个外援强力的有些过头的。

白古王不能说没有智慧。

他就是遇见到了缅甸宣慰司,也就是阿瓦王朝对他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征,对自己能够抵挡与否并没有自信。

才耍了一个花招,祸水北引,弄出而今的局面。

阿瓦王与大明激战麓川,其实已经给他减轻了不知道多少军事压力。

甚至这种阿瓦王在北方胶合难解的状态,最适应白古王朝了。

只是大明一口气投放了十几万人,虽然有不足七万战兵,其中陆战兵力不过四万上下,剩下的都是商人水手等等。

但是在白古看来,都是军队。

要知道勃固城虽然是白古王朝最繁华的城市,也不过几十万而已。

大明几乎一次性将一个缅甸眼中大城市送到了他们面前。

让白古王不得不想一个问题,阿瓦王如果覆灭之后,他该何去何从?

这种忌惮之心,让他做出其他安排,就是让大明军队远离白古王朝的国都。当然了也是有合适的理由。

那就是勃固的港口不够大,根本不足以承载这么多的船只。而仰光这里是一个天然良港,足够让这么多船只在这里停靠。

太子其实明白白古王的心思,只是不在意而已。

因为太子不准备在这里久留,但是大明军队却要在这里扎根的。毕竟太子对朱祁镇的心思再了解不过了。

大明藩王还而没有封完,灭了缅甸之后,定然要封过来几个。

他正想考察一下,哪里可以建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