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五十二章 追与不追

明天子 第五十二章 追与不追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五十二章 追与不追

明天子第五十二章追与不追第五十二章追与不追

等所有人情绪稳定下来。

刘长立即说道:“诸位,逆贼大逆不道,伤及宗藩,岂能不报,虽然贼人临行之前水淹麓川,但是并非没有追击的可能。”

“本将以为当以水路追击。诸位以为如何?”

麓川就是后世的瑞丽河。

这一条河是从中国境内流入缅甸。

因为麓川在狭长的河谷盆地之中,所以阿瓦王自己所造的这一场人造洪水,危害性被地势所限制了。

仅仅限于麓川盆地之中。

而麓川盆地最西南的地方,就是麓川冲出麓川盆地的地方。

也就是说这些洪水最后都会汇集在麓川河道之中,从而跟随麓川河道进入下游。

缅甸的河与中原的河不一样。

整个大明,几乎所有的临河平原都被开垦出来了,如果河水流量增大,就会出问题。比如冲出河道。

但是缅甸是不一样的。

缅甸大部分地方都是原始地貌,整个中南半岛除却越南地区之外,这个时代大抵上也就几百万人。

所以对于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地带下游,麓川这一点人造洪水,很容易被沼泽湿地,还有各种河道湖泊给消化掉。

只要乘船顺着麓川,通过这一段几十里宽的淤泥地带,就能继续前行了。

唯一的问题是,缅甸人也知道这一点,一点船只都没有留下来。

黔国公对于追击与否,不置可否。

能救下襄王世子,将他从朝廷处罚之下解救出来,他已经很满意了。

黔国公对战功的渴望,远远不及刘长对战功的渴望。

黔国公已经是国公了,富贵已极,即便再有战功,又能如何?最多加恩给庶子一个爵位。让黔国公家族传承不止一个爵位。

但是这些东西,对黔国公家族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但是对于刘长却是不一样了。

刘长做梦都想有一个爵位,哪怕是一个伯爵。

毕竟而今北方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了,几十万京营将士,日日待在北京城外,磨砺爪牙,就等建功立业的时候。

唯一能打仗的唯有南洋,而今南洋一脉都是太子的班底,是很难混进去了。

对于刘长来说,这一战事天降之喜,如何能放弃。

黔国公沉吟片刻,说道:“刘总兵所言甚是,只是而今朝廷在麓川之上并没有船。”

刘长说道:“怒江上的船能不能运过来?”

麓川

与怒江距离并不远,但是很遗憾并不是一个水系的,彼此之间也没有连通的地方,麓川东侧的群山就是麓川与怒江之间的分水岭。

如果怒江能与麓川相连,明军早就通过水师打过来了,也不至于面对一个个山口,迎面仰攻,伤亡不小。

也正是因为,麓川与怒江相距很近。所以刘长才提出这个问题,能不能将怒江的船只从陆路运到麓川之中。

黔国公在渡怒江的时候,造了很大一批船只,如果这些船只能调入麓川之中,顺流而下,决计不是问题。

襄王咳嗽两声,说道:“不行,先王在时,就想过这个办法,勘探沿途,都是崇山峻岭,马车通行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运船了。”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襄王能封到麓川的原因。

看上去麓川距离云南内地也不是太远的,但是实际上,关山南渡,麓川与怒江最近的地方,不过,几十里。

仅仅是一山之隔。

但是这个山不是别的山。而是大明鼎鼎的高黎贡山。以高坡陡切割深闻名,据说有些地方,垂直高度落差达到四千米,就是杨过跳下去这里的悬崖,估计都要摔死。

即便是绕道其他地方,也都要翻越一座座山岭,实在不可能运输船只这种大物件。

襄王其实也想南下。

他虽然伤心,但也很明白。

这是他的襄王一脉的大际遇。

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明白人都知道,缅甸已经完了。无非是怎么样一个结局,这个结局在明军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数万士卒送到仰光的时候,已经注定了。

无非阿瓦王不肯承认现实,也无法承认现实。阿瓦王还做着击退明军,或者退一步,想办法保住阿瓦城,再与明军议和的想法。

但是襄王很清楚北京城那位的心思。

那位在领土上贪婪的如同汉武帝,凡是打下来的地方,都没有想过吐出来的,除非而今北方有一场大战事爆发,就好像当初麓川战争之后,爆发与瓦刺的战争,让云南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守势。

否则这个局势都不可能改变。

这就是襄王窥到的机会。

一旦缅甸被灭了。

以大明而今的分封之策,要么在阿瓦这里再封一个藩王,要么让最近的藩王代管。

最近的藩王是谁?

是麓川襄王一脉。

襄王一脉三代人都在与缅甸抗衡,襄王对缅甸最熟悉不过了。从襄宪王开始,他们都垂涎缅甸的土地。

倒不是襄王一脉得了红眼兵,实在是缅甸地

形的问题。

整个缅甸地势就是北高南低,缅甸最好的平原,最好的耕地都在南方。而西部,北部都是山地丘陵。

就拿麓川来说。

整个麓川发展最好的地方,就是麓川河谷盆地地区。但是些耕地,与缅甸所拥有的缅甸中部平原地区,根本没有办法比。

要想在下面瓜分缅甸的行动之中,占据先手,最好的办法,是深度参与进入对缅甸的最后一战之中,这样一来在瓜分缅甸的时候,才有更多的发言权。

只是襄王一想起麓川的惨状,就心如刀绞。

襄王一脉的实力遭到极大的损失,想要恢复旧观,少说也在一二十年之后了,实在没有能力继续进军了。

不过襄王仍旧想在这一件事情上分一杯羹,只能走上层路线了,他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刘总兵心思是好的,却不要忘记了南边是谁?”

刘长听了之后,心中咯噔一下,暗道:“我怎么忘记了,那是太子。”

刘长争功之心,顿时熄灭了大半。

而今谁都能看出来,缅甸已经是瓮中之鳖,就看怎么下手了。

刘长能看出来,太子麾下的将领也能看出来。

刘长这么积极,到底是嫉恶如仇,除恶务尽,还是别的心思?别人也会判断。

即便而今刘长得了尺寸之功,如果惹怒了未来的皇帝陛下,也未必是什么好事,甚至可以说得不偿失。

虽然看着军功,在眼前错过,刘长觉得内心之中有无数小猫在跳跃,但还是硬生生的按捺下去了。

黔国公说道:“王爷所言极是。而今两军将要汇合,有些事情还是事先说清楚的好,以本公之间,是应该派精锐夜不收,去拜见太子殿下,说明我等的现状,倒是时候该如何做,就请太子殿下示下了。”

黔国公目光扫过刘长,微微一笑,说道:“当然了,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的,先拔军粮赈济麓川百姓,修缮麓川城,并派人就地取材,修建船只,并令人清理淤泥,开出一条道路来,总之,各种事情都要准备,等候殿下令旨便是了。”

“诸位以为如何?”

黔国公打仗的本事,有几成不知道,但是一道活稀泥上,就显露出十分本事,让刘长也没有什么话说,只能行礼说道:“末将听令。”

于是乎,十几万明军在暂时在麓川河谷盆地之中安营扎寨,派出信使去见太子殿下。

缅甸与大明最后一战,估计是缅甸主力与大明南路军之间的战斗,北路军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要看太子手段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