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七十四章 重镇大宁

明天子 第七十四章 重镇大宁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七十四章 重镇大宁

明天子第七十四章重镇大宁第七十四章重镇大宁

大宁城垣并不是太高的。

这也是新的战争经验所至。

在火炮攻城的时代,城墙并不是需要太高的。甚至越高的城墙并不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甚至更容易攻破。但是并不高的城墙之上,大炮林立。

这些大炮,或许已经不是大明最新的火炮,但是放在城墙之上,还是可以用的。

大宁城镇守兵马有数万之多,其中隶属京营的有四万,隶属各地卫所的有三万多,隶属蒙古贵族归大宁城管理的,有两三万之多,这个数量并不是太准确的。

而漠南都指挥使,大宁总兵官正是杨珍。

就是当初托了杨洪的面子才能参与日本之战的杨洪的孙子杨珍。这些年过去了,杨珍已经成为一个四十多岁的宿将。也成为昌国公的继承人之一。只是杨珍的父亲,却只能在枢密院中挂了一个闲职。

杨珍也是正统勋贵们寄希望的后起之秀。

希望将来能与张懋一争短长的人选。

不过杨珍比张懋的年岁要小上不少。杨珍更可能是接张懋的班。

朱祁镇远远看见大宁城之中的时候。杨珍已经带这大宁城中的官员将领以至于蒙古贵族远迎数十里,拜见朱祁镇。

杨珍一身甲,走路之间,铿锵有声,声音也是粗糙之中带着一种磨砂之感,有一种让人信任的感觉,他在朱祁镇身前行礼,说道:“臣漠南都指挥使,大宁总兵官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镇听了杨珍的声音,忽然有一种错觉。他似乎感觉到了杨洪复生。

这种庄重严肃,不言苟笑的风格,的确是杨洪的风格。

只是斯人长决,江山依旧在,而人物常新。

朱祁镇将自己的错觉给压了下去,缓缓的说道:“起来吧。”

杨珍说道:“谢陛下。”之后才缓缓的起身,说道:“陛下巡幸大宁,是臣等的荣光,也是大宁城的荣光,还请陛下允许臣为陛下引路。”

朱祁镇说道:“好,正要你这个东道主,来尽地主之谊。”

杨珍听了,立即说道:“陛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虽大,乃是陛下之土,大宁城也是如此,臣又怎么能被成为东道主?还请陛下收回此言,臣断然不敢受。”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昌国公后继有人,你的性子与当年昌国公一般无二。这句话算是朕失言,好了,你带朕看看着大宁城吧。”

杨珍说道:“是。”

随即杨珍在朱祁镇身侧,落后朱祁镇半个马位,而朱祁镇另外一边,就是丘浚。

如果杨珍没有昌国公世子的身份,那么他是漠南都指挥,大宁总兵官,也不可能在这个位置的。

朱祁镇进入大宁城之后,发现了大片大片的空地,心中这才感觉到了。

这大宁城池的范围有些太大了一些。虽然大宁城是漠南都司的驻地,但本质上漠南都司都不是一个太富裕的地方,大宁城也撑不起太大盘子。当时朱祁镇并没有细想,看了而今的局面,有些奇怪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杨珍说道:“陛下,漠南地区一到冬季,很多时候就会有大雪普降,一眼望去,都是茫茫一片苍白,号称白灾。与冬日不降雨雪的黑灾并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伤及百姓。更有暴风雪一出,人畜帐篷都被大雪掩埋,人就如此生生的百活埋了。”

“故而大宁城建城之初,就想道了这个问题。”

“在城中开辟了大片土地,每到冬天,就有大量的百姓来到大宁城中躲避大雪。”

“而今这些人都已经离开了,才有这样空荡荡的空地。”

朱祁镇听了,问道:“我记得青贮法之后,就由放牧改为定居了。他们怎么还会迁徙?”

杨珍说道:“青贮法,乃是良法,青贮法之后,百姓生畜冬季死亡不多,蒙古各部也不游牧了,而是各划地界,大宁城附近,乃是漠南最好的草场。而在大宁之中躲避风雪的人,都是大宁附近的百姓,不会太远的。”

“在漠南其他各城之中,请打大体也是如此。”

朱祁镇这才点点头。

而这一片空地,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屯驻大军。

朝廷如果北征的话,大宁城之中空地,足够驻扎十几万大军。

走过这些空地之外,又是一道城墙,这是大宁的内城,这里面才是真正的大宁城。日常有人生活的大宁城。

只是此刻大宁城中的百姓,也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了。

他们的正常生活被朱祁镇的到来给打乱了。

却见车架从大宁城中主干道上经过,两侧都是百姓,不论蒙汉,都拜倒在地,望风焚香,以至于朱祁镇闻着这种大片大片的劣质香烛的味道,有些呛鼻。

声势如此之大,让朱祁镇不由的有些不好意思。

说实话,这是朱祁镇出巡以来,第一个大城市。

遵化并非不大,但是遵化城朱祁镇没有过,他仅仅是在遵化铁厂参观了一下而已。

朱祁镇对身边的人说道:“传令下去,免除大宁城今年赋税,一切赋税由少府出。”

杨珍立即说道:“臣待大宁蒙汉百姓谢过陛下。”

朱祁镇看着大宁长街两侧,都是两层三层的木制建筑,上面还有各种的招牌,不论是皮草行,药材行,布匹,粮食等等商铺。甚至还有大明银行的面铺,说道:“你不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朕的子民,朕自然要体谅一二。”

其实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朱祁镇在出巡之前就有准备了。

毕竟他不能向满清皇帝学习,出巡的费用要地方报效。而是要向汉唐皇帝学习,汉武帝出巡所过的府县,一般都是减免一年或者数年的赋税。遵化地方财政很强势,是北方少有的富县。根本不用减免。遵化地方承受得起。而大宁就不一样了。

不仅仅大宁,乃至整个漠南蒙古,都是一个穷地方。减免赋税这一件事情,怀恩那边都准备了,不过朱祁镇这个时候就说出来而已。

而且朱祁镇这一次出巡,为了让文官妥协,也做出了一点的妥协,一般减免赋税,都是从户部帐上给一笔勾销便是了,而朱祁镇却户部将这些减免赋税的府县所减免的赋税一并报给内库,又内库出钱。

反正内库有的是钱。

朱祁镇进驻大宁都指挥府。作为朱祁镇的临时行辕。

毕竟大明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皇帝皇子出巡,只能住在官府或者宗室府邸,不能住民居。

而漠南都司规格最高府邸,就是大宁总兵府。

朱祁镇住进大宁总兵府之后,也不消停。

如果朱祁镇到了其他地方,或许不会有这么麻烦,但是这里毕竟不是其他地方。而是漠南。

漠南漠北的蒙古贵族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不能不让人另眼相看。

朱祁镇上一次出巡漠南,就是为了安抚蒙古贵族,而今朱祁镇到了这个义务,还是要有的。

以孛儿只斤家族为主的几十个蒙古家族的贵族,纷纷的来拜见。

朱祁镇一一接见了,不过以旅途劳累为名,仅仅是见了一面而已,并没有说些什么。

等朱祁镇将这些蒙古贵族打发之后,就拿来蒙古贵族的资料细细揣摩。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怀恩,你觉得这些蒙古贵族该怎么处置?”

朱祁镇一边问,一边将心思聚集孛儿只斤家族的资料之上。

只能说孛儿只斤家族的人丁不旺。

不知道是不是铁木真当年杀戮过重,报应在他的子孙头上了。

孛儿只斤家族被瓦刺杀的几乎一根独苗都没有了。在投降大明之后,好容易保全了一丝丝血脉。毛里孩在漠北又搞出了一些事情,成就了伊王知兵的名声。也给孛儿只斤家族带来惨重的损失。

这个过程之中,伊王与蒙古贵族们渐行渐远,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的,伊王与蒙古贵族之间的裂痕,所造成的损失,决计不仅仅是伊王单方面的损失,同样也是蒙古贵族的损失,而损失最大的就是孛儿只斤家族。

毛里孩之事,让孛儿只斤家族在大明朝廷之中被打入另册。而孛儿只斤家族的光环也在蒙古贵族圈子里面一点点的褪色。

毛里孩一脉自然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孛儿只斤家族被瓦刺弄得人丁稀少,本来最多的一脉,毛里孩一脉也被连根拔起了,剩下甚至找不到一个血统纯正的孛儿只斤家族的传人。

于是孛儿只斤家族在大明的地位,更类似于吉祥物一般。各种权利与影响力渐渐的消散了。

怀恩在一边伺候朱祁镇看文件,听了朱祁镇的问话,轻轻一笑道:“陛下,这种国家大事哪里有奴婢说话的份上。不过,以奴婢看来,这些蒙古贵族都挺老实的。”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他们老实吗?未必。不过的确不能大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