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九十五章 太子渠上

明天子 第九十五章 太子渠上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九十五章 太子渠上

第九十五章太子渠上

朱祁镇在兰州休整数日。

一来,朱祁镇是出来出游的,而不是赶路的,本身就不用走那么急,二来却是从肇州府,到兰州,这一路行程数万里,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走的是大明北方最偏僻的地方,谈不上爬冰卧血,但也是顶风冒沙。即便有数次休整,但是很多人的疲惫之感,却是挥之不去的。

特别是一些文官,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的苦。

朱祁镇对他这些臣工,总是要照顾一二。

朱祁镇就带着大臣去巡视太子渠了。

太子渠在兰州西北方向,也就是兰州到宁夏的方向。是一条暗渠。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巡视,这样的暗渠,在整个西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是一个很普通的河渠。唯一不一样的是太子当年主持人工修建的。

韩文自然知道朱祁镇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

于是在当地找到一些老人,是当年跟随太子修渠的人。

让他们说太子当年修渠的情况。

自然是说的天花乱坠,将太子夸成了一朵花。

朱祁镇自然知道其中的水分,但是听了也是很高兴的。高兴之余,也是有一些心疼的。当年朱祁镇唯恐太子不明人间疾苦,要让太子在最艰苦的地方多吃一些苦头,只是而今在想起太子在这里挖掘暗渠的时候,是隐藏身份,亲自下渠挖土。

整日灰头土脸的。

这也就罢了。

但是朱祁镇却知道,这种暗渠的挖掘其实有危险性,因为很容易就塌方,虽然只有数米高土层,但是闷死一个人,却是足够了。

朱祁镇一想到这里,忽然说道:“放绳子。我下去看看。”

丘浚与韩文一听,齐声说道:“陛下不可。”

韩文听了,立即不说话了,让丘浚先说。毕竟丘浚是他的上官。丘浚说道:“陛下,不可深入险地。”

朱祁镇说道:“有什么危险不危险的,难道百姓每年都不修缮此渠吗?”

任何水利工程都不是一建成什么都行了,而是要年年维护的,如果不维护的话,年久失修的情况之下,很快就不能用了。

韩文听了,立即说道:“陛下,这渠有问题。”

朱祁镇立即皱眉说道:“有什么问题?”

这是太子所修的河渠,其实大明这么多水利工程,有一点问题,也不碍事的。但是正因为是太子修的,就有了很特别的政治意味,韩文一说出口,朱祁镇就觉得不对劲。如果朱祁镇知道韩文,有大臣之体,不会胡言乱语。

当时就以为韩文有意以此攻击太子。

韩文自然也知道这情况,但是他在朱祁镇有意来巡视太子渠的时候,韩文就派人来勘探太子渠的情况,这不看则罢,一看就给自己的弄出一个大难题。他一直祈祷,皇帝在外面看看就行了,千万别想下渠。

只是他没有想到,躲是躲不了的。还是要摊开说。

他并非不知道这里面的政治意味,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他说道:“这数年来,宁夏连年地震,有一年二震乃至三震者,太子渠中,有不少裂缝,最宽的能容人一臂,深不见底,臣万死不敢让陛下入此险地。”

朱祁镇听了,转头看了怀恩一眼。怀恩有些心虚,立即派人去查看。

片刻之后,几个锦衣卫从太子渠下面爬上来,向怀恩点点头。

朱祁镇气不打一处出。

如果他知道,有这样的事情,他是万万不会来看着太子渠的。

一般来说,古人都不会用人名为河渠城池的名字的。这个习惯来自于一则故事。

智伯用来淹赵之晋阳的河渠,被名之为智伯渠。而渠毁而人亡,而今这个河道,正式的名字并不是太子渠,但是太子渠这个名字太过响亮,反而压过了本名。

本来,太子渠因为地震而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去关注,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但是朱祁镇乃是大明政坛上上下下关注的重点,今天弄出这样一出,不知道会传多少风言风语的。朱祁镇冷笑道:“怀恩,你老了。”

怀恩吓的跪在地面之上,冷汗直冒,但一句话也不敢说。他知道此刻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唯有装可怜,方才有一线生机。

果然,朱祁镇见怀恩白发苍苍的样子,微微叹了一口气,心中暗道:“老了,也就老了吧,因为我也老了。”

朱祁镇正想办法收场的时候,却听外面有人喊道:“西洋急报。”

朱祁镇立即说道:“传。”

随即一个风尘仆仆的驿卒被搀扶了进来,见了皇帝,他才敢将背上的匣子取下来,双手呈上。

驿卒传递这种急报,可是将身家性命都担上去的,不敢不重视。

一旦有失,不仅仅自己的性命,乃至于全家的性命也要完玩,故而他千余里路骑马跑下来,而今双腿早就弯曲不能动弹了,也不能将急报交给别人,哪怕是被拖进来,也要亲手交给有司。

朱祁镇让怀恩赏赐驿卒不提。

怀恩打开匣子,将里面的一卷文书打开,双手奉上,朱祁镇打开一看,一目十行,看完之后,轻轻一笑说道:“孛儿只斤家族倒是有些气数。”

随即将这奏疏递给身边的大臣看。

这里面所说的不是别的,就是太子与和硕特汗国之间种种,浓墨重彩的说明了和硕特汗的来龙去脉。

等身边的人都看完,朱祁镇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丘浚第一个说话,道:“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对南洋动兵以来,已经有十数年了,朝廷虽然国库还能支撑,但也该缓一缓了,恒河之地,纵然富庶,也不是我大明而今所需的。”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臣请陛下三思。”

朱祁镇转过头问石彪说道:“石卿以为当如何?”

石彪说道:“臣感激,这和硕特汗国的位置,好像瓦刺。”

朱祁镇暗中点头。

任何时候都要节奏,写文章需要,治国需要,即便是开疆扩土也是需要的。

其实在大明占据南洋之后,已经是将力量使够了。想要再次扩张,最好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缅甸之战,其实并不在朱祁镇整体规划之内。也就是说,整个缅甸之战,其实已经是对大明国力的一种透支了。

当然了,而今大明的底子厚,力量强大,不在乎这些透支,但却也是可一而不可二。

不要以为之前一直胜利,接下来也能一支胜利。

这仅仅是错觉而已。

大明力量的投射的边界已经差不多了。

石彪或许不能详细的说明其中的道理,但是单单通过地图,他就能感受到,打和硕特汗国,恐怕并不比打瓦刺容易多少。大明留瓦刺不打,有必要远涉重洋去打和硕特汗国吗?

朱祁镇说道:“好,就封和硕特汗,为”朱祁镇顿了顿,似乎在想什么样的王号,说道“孔雀王。”

朱祁镇封和硕特汗为孔雀王,并不是胡乱封的,却是因为古印度有一个孔雀王朝,也是信奉佛教的王朝,与而今和硕特汗国的土地相差仿佛,这种以古国名封之,是一种很正式的册封方法。

不过,今后和硕特汗国,就要被称作孔雀王国了。

丘浚说道:“陛下,太子回京之事。”

朱祁镇看了一眼丘浚,说道:“准了,让他去南京吧,算算时间,他了结了西洋的事情,我大概也到南京了。”

出京那个时候,朱祁镇心中已经放下不少,而这一路走过来,他见草原,见天山,见沙漠,心胸开阔了许多,已经调整好心态,准备将皇帝位置让给太子。虽然说内禅之事,还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估计一年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朱祁镇决心已下,太子也需要回京了。

作为太子,朱见濬是合格的,但是地方大员与中枢大员还是不一样的,作为太子与皇帝还是有所区别的。朱祁镇也需要将太子叫回京师,好好调教一番,才能最后将权力交给太子。

希望太子能够做一个好皇帝。

而今今日出了这样一件事情。朱祁镇本身就要有所表示。

否则太子渠坏,这一件事情,不知道被外面的人传成什么样子,解读出多少政治隐喻。即便没有今日这一件事情,朱祁镇也会做几件事情,他无心换太子。既然太子再请,就顺势答应下来吧。

丘浚听了朱祁镇的话,第一时间不敢相信。

毕竟朱祁镇在这一件事情上的固执,是很多人都看得见的。丘浚本来没有想到朱祁镇会答应。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稍稍一愣,立即出列,行礼说道:“陛下英明。”

丘浚如此做了,丘浚身后大部分文官纷纷出列,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轻轻一笑,说道:“我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虽然朱祁镇早就知道文官这个态度,也明白他败给仅仅是时间而已,但是内心之中,依然不大好受,再加上刚刚的事情,实在懒的多说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