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九十八章 大明孔雀王

明天子 第九十八章 大明孔雀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九十八章 大明孔雀王

第九十八章大明孔雀王

就在朱祁镇在西安的时候,他在兰州时候下达旨意,通过北京的附署,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从云南到缅甸,从缅甸到了阿拉干。

太子看了看孔雀王的圣旨。并没有什么惊讶,倒是看到了让他回京的圣旨,反而吃了一惊。

太子身边的人纷纷道喜,太子微微一笑,看上去高兴,根底之中,却没有多少欢喜之意。等一番庆祝过后。太子细细问过来人,太子渠上一些事情,也就传到了太子的耳朵之中。

太子但是没有说什么,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咬着牙齿咯咯作响。

“父皇,你还是这样啊。好像放风筝一样,一松一紧,一紧一松。”太子心中暗道:“真是一巴掌一甜枣。”

南京太子并非没有去过。

不过去了又回来而已。

在太子看来,这一次回南京,不过是上一次的重复而已。

但是,这是太子想要的事情吗?

完全不是。

太子对朱祁镇已经完全失望了。

他相信朱祁镇身体还行的情况下,会将皇位传给他。而他也担心朱祁镇忽然生病,就好像宣宗皇帝一样,前后不过十几日,就一命呜呼了,到时候,他这个在外的太子,是重耳而是扶苏,就不好说了。

太子沉默了很久,整个脸都陷入阴影之中。

这个决定,他虽然已经反复确定,又反复推翻。而今发现,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了。

“殿下,杨大人求见。”太子正在沉思之中,忽然听外面有人说道。

太子知道,这个杨大人乃是杨廷和。

太子说道:“传。”

杨廷和进来之后,立即将情况一一禀报了,说道:“臣已经将事情传给孔雀王,不过孔雀王想请太子亲自册封。”

和硕特汗国,而今已经是大明孔雀王了。杨廷和作为大明臣子,自然是第一时间改口。

太子说道:“亲自?他什么意思?”

杨廷和说道:“以臣之见。孔雀王想与殿下攀关系,并答应在恒河南岸修建营地,由我军驻扎,他亲自来拜见太子殿下。并有供奉。”

杨廷和将一个单子奉上。

大明只要不谋求继续向恒河流域扩张,对于孔雀王来说,就是一个必须好好拉拢的对象,自然要用心拉拢,更不要说大明太子了。他们毕竟是蒙古人,对大明一些内情还是很了解的。一般来说,大明的太子只要不是病死的,都会登基。

大明太子自然值得,孔雀王下重注拉拢了。

太子一看,顿时有些心动。因为孔雀王下的本钱太多了,大量黄金制品,毕竟印度从来是多有黄金。太子只是粗粗一算,按黄金的重量来算,这也有几十万两了,更不要说还有很多珠宝琥珀美女骏马什么的。

太子甚至有些后悔,这个孔雀王送人都能有这么多金银,他本身应该有多少。后悔没有与孔雀王打上一仗,说不定能有更多的钱财。

不要觉得太子似乎没有见过钱一样。

太子虽然过手的金银超过千万之数,即便是冼景供奉的银两也不少,但是太子花钱也多啊,且不过经手的银两都是朝廷的,是有名目的银子,花在国家大事上,即便是浪费一点,也没有问题,但是想拿到自己腰包之中,却不可能。

太子毕竟是大明储君,做这样的事情,太过没有品了。

至于冼景家大业大,家产有数千两白银之多,但是这是固定资产。每年的出息也不过几百万两,也不可能都给太子。太子私下里要养这样那样的人手,更不要而今要养了三千私军,更是抛费不少。

几十万两已经非常不少了。

太子说道:“好。我就去看看着位孔雀王。”

数日之后,良辰吉日。

太子带领数万大军在恒河南岸安营扎寨。对面正是恒河与香江交汇之处,九派横流,一泄汪洋,果然是景色殊绝。

为了显示天朝天威,数万将士,衣甲鲜明,旗帜飞舞。

大明新鲜出炉的孔雀王,一身大明王爵的服色,仅仅带了百余随从进入明军大营之中。

太子见了,也不禁有些佩服,说道:“好胆色。”

虽然而今大明与和硕特汗国,不,孔雀王国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但是毕竟数万大军还是在对峙之中,孔雀王进入明军营地之后,性命可就由不的自己了,敢如此孤身赴约,怎么看都是胆气过人。

太子并没有去迎接。

却是杨廷和去迎接孔雀王,随即在营地的高台之上,太子代表大明,将也颗王印递给了孔雀王。从此刻开始,孔雀王国就是大明新增的一个藩属国了。

孔雀王当即要派遣数千人的使团,朝贡京师。

太子立即明白。

册封孔雀王的礼仪就不用多说了。在之后,又是一番欢宴,孔雀王酒宴之上,处处以臣子自居,百般逢迎,不知道人还以为这孔雀王并非独立藩国,而是大明的印度总督一般,太子试探了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孔雀王照单全收。

可以说让大明上下都非常满意。

第二日,太子也亲自去送孔雀王过恒河。

太子望着孔雀王离去的船影,笑脸忽然沉寂下来,说道:“此人必我朝在天竺之大敌。”

杨廷和立即说道:“殿下英明,臣还担心,殿下被孔雀王所惑。”

太子说道:“怎么会?以我这等身份的人,又怎么甘心逢迎别人,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而礼愈下,情愈卑,所求就越大,正如勾践之对夫差。却不知道这位孔雀王说求的到底是什么。”

杨廷和说道:“殿下果然目光如炬,臣有孔雀王一件旧事。殿下可愿意听听。”

太子说道:“说。”

杨廷和说道:“臣听闻自从拉萨之战后,和硕特部曾经两易首领,本来是孔雀王之父昆图,病故之后,传其弟,也就是孔雀王的叔父。不过,孔雀王这位叔父却是有儿子的,自然不愿意将位置传给孔雀王。”

“臣问孔雀王各臣属,对于这一件事情,都是语焉不详。但是却也说,先大汗在的时候,孔雀王也是持礼甚恭,比亲儿子都好,或许真是孝感天地吧。”

太子冷笑一声。

玩政治的人,数相信什么孝感天地,更相信孔雀王在叔父死后,将叔父一脉斩尽杀绝,才将权力重新收拢在他这一脉之中,这也是草原民族的惯例了。不值得多惊奇。

不过却引起了太子心中震动。

杨廷和本意是说孔雀王善于作伪,却被太子做了另外的理解,他心中暗道:“这样的事情,一蛮夷都可以成功,我为什么不能成功啊?”

且不说,杨廷和与太子之间的心绪。

单单说,孔雀王在恒河之上,看着南岸的营地,忽然叹息一声,对左右说道:“大明有此太子,当能保全三十年之国运,当我一生,不可东向。”

孔雀王要冒着这么大的险,来明军营地之中受册封,以至于卑躬屈膝之极,却是出于好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方面就是现实的需要,与大明搞好关系。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孔雀王的不甘心。

孔雀王如果是庸碌之辈,也就罢了。宁肯卑躬屈膝也求一日安枕。但是孔雀王不是。

这样的人,哪里甘心如此。

他去明军营地之中,就是为了见太子,以及太子身边的班底如何。

因为太子乃至太子身边的人,将来一定是大明之中枢。

见这些人如何,就能确定的大明将来几十年之内,朝廷掌权的人都是何等样人。

结果,让孔雀王深深的失望。

他与太子之间虽然是简单的谈话,但是品出了对方是同类的感觉。两人之间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都是合格的政治家。

当然了,孔雀王并不觉得自己不如对方。

但是即便自己能胜过对方,又能如何啊?

大明与和硕特部的实力在这里放着。两人只要是同一水准,胜负就已经定下来了。

这才是孔雀王为什么说,他有生之年,一定不东向的原因,而今和硕特汗国正是兵锋初盛的时候,孔雀王这一辈子的和硕特贵族,都是从生死之间杀出来的,将才一抓大把,就好像金朝,与清朝初兴的时候,宗室将领一抓一大把,而且都有过人之处。

而今不管用什么办法,稳定了东方,与大明有物资交流,今后孔雀王国可以向西,向南发展,不知道会有何等之霸业。

这都是后话。

恒河之盟,确定正统年间扩张的顶点,大明再一次扩张,就要几十年之后了。也是孔雀王国西征与南征的起始点。一方是征战的开始,一方是征战的结束。

太子在此之后,就开始收拾行李,安排大军从西洋地区退出去,只是驻扎大概三万陆军,两万水师建立西洋都司,由平江侯陈锐掌管。大军徐徐退回云南,南洋等地。而太子更是从海路回京,一路先去南洋,然后再去南京,行程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