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十五章 香港

明天子 第十五章 香港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十五章 香港

第十五章香港

朱祁镇还是等到了王振。

朱祁镇问道:“内库还有多少银子?”

王振说道:“去年金花银免除了。宫中虽然各种进项,但是依然入不敷出,而今只有二千九百三十万两了。”

朱祁镇默默一算,各种赏赐,宫中的消耗。特别是三大殿修建。

朱祁镇刚刚亲政,自然是要拉拢人心。

怎么拉拢,空口干说,是没有用处的。自然是要真金白银的,别的不说,对征麓川将士的赏赐,就是好大一笔钱。

可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库的钱,只能见少,不会见多了。

朱祁镇一时间愣住了。王振小心翼翼的问道:“皇爷,可有什么事情吗?”

朱祁镇似乎忽然惊醒过来,说道:“今后户部的奏折,一律直入乾清宫。”

王振立即说道:“奴婢遵旨。”

朱祁镇决定将提高关于财政问题的重要性。

他心中细细揣摩解决现在的粮食危机的办法,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海外的粮食。于是问王振道:“王景弘还在吗?”

王振说道:“陛下,王公公去岁下半年已经去了。”

朱祁镇听了,心中一叹。暗道:“跟随郑和出海的老人又少了一个。”继续问道:“王景弘可有什么儿子,义子之类的?”

王振说道:“王景弘公公是有过继的儿子,只是似乎已经去了,只有一个孙儿刚刚担任锦衣卫千户。就在南京。”

朱祁镇说道:“让他上京一趟。”

朱祁镇又问道:“李时勉到京师没有?”

王振听了嘴角微微一抖,但是声音不变说道:“已经到了十几日了。”

朱祁镇听了,厉声说道:“何不早言之。”随即他想起了王振与李时勉之间的过节,王振压一压李时勉的奏疏,也就太简单不过了。

反正李时勉到京,也不算是重,急之务,说不得几天李时勉已经上任了,朱祁镇还没有得到消息了。

朱祁镇心中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是也没有怎么怪王振。令王振立即去请李时勉进宫。

王振有些难色,说道:“陛下,天色已经很晚了。”

而今已经将近傍晚时分了。

朱祁镇每日早上上朝,速度很快,不过例行公事,上午就开始批阅奏折,同时召见大臣。

这个时候召见的大臣都是小官。

大部分知县知府上任之前,都会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一起,接受朱祁镇的召见。

这样的情况之下,朱祁镇也不过说几句,勤政爱民或者说民心难欺的话,就让他们下去了。当然了,如果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向朱祁镇告发谁,朱祁镇也会细细查的。

只是这大半年,没有这种愣头青。

到了下午就是接见大臣的时间。

有很多问题,朱祁镇单看奏折,弄不清楚,就要请与之相关的大臣过来了。

不过,这几天朱祁镇主要是与内阁中的人详谈。

王直所言的财政危机,太过恐怖,朱祁镇与他谈论时间都超长了。现在请李时勉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估计李时勉过来之后,就到了晚膳时间了。

朱祁镇说道:“让你去,你就去。”

王振这才急匆匆的出去了。

固然当天擦黑的时候,李时勉到了。

朱祁镇一见李时勉,就说道:“先生见老了。”

李时勉在岭南数年,似乎见老的特别快,头发都白光了。脸色也变黑多了,连当初刚强的硬脾气也软了下来。行动之中也无力不少。

李时勉行礼说道:“秉陛下,老臣老了。今年六十有六。已经不堪朝廷驱使了。”

朱祁镇听了,说道:“先生是要弃朕而去吗?朕年幼,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辅佐。先生即便舍得朕,也要看在太宗,仁宗,宣宗的面子上。”

李时勉听了,说道:“陛下之意,臣知道了,请陛下放心,臣从今之后,再也不提致仕之事。”

朱祁镇这才松了一口气,请李时勉坐下,说道:“先生从新安来,新安近况如何?”

提起新安,李时勉表情复杂,似乎有些高兴又有些无奈,说道:“陛下下令在新安开海之后,从旧港来的南洋船只,一日多过一日,特别是季风时节,一日数百艘,几乎要堵塞江面。而且南洋来的人,各色人员混杂之极,有作奸犯科之辈,混迹其中,甚至有本朝致仕士绅为盗贼所持。实在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臣以为整顿新安港,已经刻不容缓了。”

“陛下即便不召见臣,臣有些话也是要说的,屯门港已经不堪重负,而且与新安太近,甚至有百姓混迹在船只之中,逃亡南洋。”

“臣以为当在偏远之地,另择新港,与百姓隔开。以塞百姓逃亡之途。”

朱祁镇一听,还以为新安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不过是治安混乱。朱祁镇想想就知道,新安县的人口,一时间增加了数万。

这么多人员聚集,以这个时代管理水平,出事才是正常的,不出事才不正常。朱祁镇虽然对这一件事情并不是太在意。

他并不在乎所谓的百姓逃亡海外。

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吃海,既然海上能带来财物,那么百姓对大海的向往是抵挡不住的。

但是对李时勉这些人来说,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太祖皇帝构建就是一个稳定农业国,所以开海弄得这么多钱粮,在李时勉看来,还不如新安县百姓逃亡之事重要。

朱祁镇也不好否认。

因为不仅仅是李时勉的观点,还是大部分保守文官的观点,而这大部分保守的文官,却是大明皇朝的死忠。

比如这位,历史他已经告老还乡。但是听说土木堡之变后,还派儿子向朝廷上书,请求选兵择将,出征瓦刺,迎回皇帝。甚至悲伤过度,没有几天就去世了。

朱祁镇只能顺着他说道:“却不知道先生选了何地?”

李时勉说道:“新安县南有小岛,名为香港,因为产出香木而得名,臣上岛看过,岛屿不小,而且有天然良港,臣以为让客商在岛上交易在,来往就要用船。既方便征税,也能阻止百姓出海。”

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香港这么名字,居然在这个时代由别人告诉了他。

不过细细想想也是自然。

因为新安距离香港太近了。在新安县范围之内,另外选择港口,李时勉的选择范围本来就不大。

选中香港,自然也是大概率时间。

或者这一件事情的本因也在于朱祁镇。

如果朱祁镇当初不选新安,而是其他县,估计而今报上来的,一定不是香港。

“也算是缘分了,反正这一辈子决计不会有什么维多利亚湾了。”朱祁镇说道:“既然先生想如此,朕哪里有不准的。”

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不上奏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新安海关毕竟与中央挂着勾,总要向上禀报一声。

朱祁镇说道:“却不知道新安市井如何,朕可是听说,而今新安有小广州之称。”

李时勉不得不承认道:“新安百业旺盛,每到南风来后,城中数日之内,集结数万人,新安城几乎不堪重负,已经准备另建新城了。每年关税都在五十多万两之上。以臣之见,这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假以时日,新安海关银过百万两,也不足为怪,堪称天子南库。而今臣来之前,新安库存银两,已经有百万之多了。只是臣以为天子富有四海,不当与朝廷争利,海关当归为朝廷户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