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

明天子 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

第一百零八章倭寇疑云

恐怕这也是杨溥一力符合朱祁镇的原因,杨溥是看出来了,朱祁镇是一定要修水利的,既然如此。

就要快。不能拖太长时间。哪怕是大张旗鼓,多花一些钱,也不是问题。就怕是断断续续修好几年,等瓦刺与大明大战在即的时候,还没有修建好。

这才是误了大事。而今朱祁镇再想杨士奇的举动,杨士奇一心将治水限制于一定范围之内,就可以理解了。

北京距离塞外不过几百里,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不考虑北方局势的变化。

朱祁镇说道:“先生之意,朕知道了。等于谦进京,朕与他说这一件事。”

杨溥见朱祁镇的绪有一点消沉,岔开话题说道:“胶东运河一事,臣已经查清楚了,前元的时候,大兴海运,就有人提过这一件事。就是起从登莱到麻湾,从中间修一条新河,两边设船闸,可以省船只远洋之风波。只是这一件事,当初前元已经否了。”

朱祁镇听了,在心中想起这一道运河的路线,虽然具体的不大清楚,但是所谓的麻湾,就是青岛湾,也就是正将山东半岛从中间截断了。

为了海运,朱祁镇也了解过海运风险最大的航段,不是别的地方,就是绕过山东半岛这一段,远离大陆,波浪滔天。

这个运河开辟,就是为了避开,这最危险的航道。

朱祁镇听杨溥说,整顿了一下心,不能因为刚刚的绪,影响了下面处理事务。问道:“理由?”

杨溥说道:“原因有二,其一水量不足,虽然这一条运河之中有一个湖,叫做潴泽,但是水量还是不足以通行大船,其二就是下面的地质问题,下面是石岗,开辟困难,所以就放弃了。”

“以臣之见,海运之难,一难在倭寇,二难在监守自盗,至于风波,却是难不倒朝廷的,所以耗资数万,开辟一条,运输量不大的运河,得不偿失。”

朱祁镇听了,却不在意杨溥将这一件事否定了。他在后世也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将山东半岛给截断的运河。

所以,这一条运河定然是没有完成。

朱祁镇就知道,其中有弊端。而且就本意来说,这一条运河就不符合朱祁镇的心思。

朱祁镇是想海运,但是如果这一条运河真能开辟出来,能通过这里的船只体型必然大受限制,就好像而今,为了通过运河,运输漕粮的船只体型都是特制的。

大航海时代,所有船只都向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但是有了这一条运河,却很有可能限制了大明海船的吨位。

不要觉得不可能,有时候很多事就这么荒谬,火车的宽度还是由马股决定的。

而朱祁镇更知道,大明朝廷最有可能不思进取。面对未来大航海时代,即便这运河多宽,所深都是不够的,而且看地形限制,也不像是能开多宽多深的样子。

不过,朱祁镇更在意的是杨溥主动提起海运之事。

他意思到了,杨士奇与杨溥最大的不同。

杨士奇年老体衰,暮气深重,凡是以稳妥为上。四平八稳,很多事,都是朱祁镇主动向杨士奇提。

而今杨溥却不一样。

似乎是杨溥一口忍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此刻喷涌而出,他有强烈的主动做事的想法。所以很多事,朱祁镇不用说。

杨溥自己也是要提的。

朱祁镇问道:“先生以为海运之是,能不能成?”

杨溥说道:“陛下,其实朝廷海运之事,从来不没有断过,何来不行?山东转运到辽东的粮草,从来是在辽南上岸,每年有三四十万石之多。所以陛下以为海运不行,不过是漕粮入京,不由海运而已。”

很多人都以为大明不用海运,却不知道一直到了明末毛文龙所部,都是山东供应粮草的,也都是水师总兵黄龙负责运输的。

杨溥说道:“如果陛下真想开海运,首要之事,不是问臣,而是问沿海卫所,能不能力克倭寇,倭寇不除,臣是决计不会容大量粮草从海上走的。”

“偶尔为之,自然是行的,但是长期却是万万不行的。”

朱祁镇说道:“先生,倭寇很严重吗?”

杨溥说道:“陛下,不知道吗?陛下以为在新安开关,招来的都是什么人?是什么良善之辈吗?”

“他们能为朝廷所用,臣自然不计较什么,但是这些人大多是活跃在南洋,只是倭寇却多活跃于东海。而今朝廷出海太少,故而少遇倭寇而已,臣是问过琉球使臣的,琉球使臣来往过海,从来是求我朝兵舰护送,所谓何事?”

朱祁镇一直以为倭寇的猖狂,是嘉靖年间的事,也就是戚继光的时代,此刻听杨溥说起来。

万万没有想到,不用海运运输漕粮还有这个原因。;

的确从山东运输到辽东,只需要航海几百里,中间还有小岛。一路不敢说风平浪静,但也没有什么大风浪。

保护这一段航道,花不了太大力量。

但是要保护从长江往北到京师,这一段航道,却有一些难了。一次两次派大兵护送而可以,但是又不能次次都如此。

即便是次次如此,时间长了,也会被摸清楚规律,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要知道从江南运输到京师的漕粮,不仅仅是粮食,还有金银。几百万石粮食,几百万两白银。

虽然这些钱对一个如大明这般大的国家来说,虽然也是一个大数字,但并不是太大,但是对海盗来说,却是让人疯狂之极的饵了。

看加勒比海盗,是如何面对西班牙运宝船的,就知道惑有多大。

怎想,也是从运河运输要保险多了。

只有千做贼,没有千防贼的。

朱祁镇说道:“朕开海到而今,也没有遇见什么海盗?先生是不是过滤了。”

杨溥说道:“以臣之见,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一定会有倭寇的消息,而且是大消息。”

朱祁镇说道:“好,先生的话,朕记下来了。到时候就看应验不应验了。”

杨溥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不会妄言的。”

杨溥对自己的推断,有十足的把握。

倭寇真正活跃的乃是洪武年间,洪武年间的海令,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倭寇,但并不是说,倭寇在永乐年间就消失了。

只需看兵部的文档就明白,辽东很多人将官,都因击倭寇立功。

也就是这一段时间倭寇消停了。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大明海上活动的减少,倭寇不敢上岸,另外一个原因,却要谢谢当今的朝鲜王,后世称为世宗大王的李祹。他东征倭寇,攻入对马岛。虽然没有杀多少人,但也将倭寇很多吸引力都牵制过去了。

毕竟倭寇虽然与本大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毕竟不是大名本。

但是而今朱祁镇如此大规矩的开放海,一两年之间,就要开放这么多港口,想想就知道,不出事是不可能的。

不过杨溥也不觉得会出什么大事。倭寇只要不上岸,至于那些海商的安全,他们还需要朝廷保护吗?

杨溥从来没有将他们当做朝廷的顺民,就好像是西南土司一般,时降时叛是很正常的事现在能为朝廷所用,并非一直能为朝廷所用。

这么多银子,不吸引倭寇,简直是不可能的。至于这些海商的死活,杨溥不能说不放在心上,但是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但是海运却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