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

明天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

第一百一十一章四年

于谦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下官一时难以核算清楚。”

杨溥说道:“于大人过谦了,之前看于大人奏疏,河北虽大,也不过是于大人指掌之间。然朝廷决策,刻不容缓,你也看见了,最近朝廷人心不稳,正需早定大计以安人心。所以一刻也拖不得。”

“而今只有于大人定下计划。朝廷才好着手,是万万不拖了。”

“而且本堂的意思,也并非说这几年之后,朝廷就不管直隶水利了,只是到时候拨款少了而已,于大人也可以先修一些,等将来瓦刺平定了。再重修河北水利不迟。”

朱祁镇听了,也没有说话。

因为杨溥所言,其实正合朱祁镇的心思。

毕竟瓦刺在北,朱祁镇睡觉都睡不安稳。

大修河北水利,自然有因为河北旱情一年比一年严重,即便不修水利。赈灾也要费好大的力气。

而且这本身也是北击瓦刺计划的一部分。

没有足够的粮草,如何与瓦刺在草原之上决胜负。

只有河北成为北京的粮仓,才能够给大军足够的后勤支持。

所以,朱祁镇表面不说,但是心中其实有一点焦急的,特别是看见也先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势力。

朱祁镇就好几次梦见自己站在一个小城之上,眼前却是无数大明将士横尸遍野,瓦刺骑兵向他直冲过来。

而这个小城的名字,就是土木堡。

朱祁镇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还相当鄙视历史上的正统。但是随着时间流转,距离正统十四年越近,朱祁镇心中反而越是不安。

所以,他也想让于谦河北水利上,给出一个时间表,好让他将精力投放在军事方面。

于谦心中很明白,杨溥所言,等大败瓦刺之后,再重修河北水利,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这样大规模投入重金修建河北水利,本就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明代上一波修水利的狂潮,还是在洪武年间。

但是洪武年间修建水利,大多是以恢复为主的。恢复因为战争而损坏的水利设施。而这种集中力量,修建某一地方的水利,在大明只有修建运河可以与之相比。

但是这种投入,可不可持续?

于谦并不知道,他是当过地方官的,自然知道,如果是寻常时间从工部要来修河的银子,有多难。大多数地方官只能修建一些自己的辖区之中的水利工程,这种跨府县,大规模修建,根本不可能做到。他自然是想趁着这个时间,为河北百姓多谋一些福祉。他所想到不是能修水利需要花多长时间,而是算算瓦刺有多长时间做好南下的准备。

“瓦刺想要南下,而今已经与兀良哈联姻,朝廷预计他将要西进,大军西进,不管打谁,打成什么样子。他今明两年,就不可能安稳下来。”

“瓦刺要与朝廷作战,定然要好好准备,即便他西征大胜,回师漠北,也要修整一两年才能南下。”

“四年,距离朝廷与瓦刺的大战,最少有四年。”

于谦说道:“臣以为想修建五河三湖,还有入海主干道最少需要四年。”

“好。”杨溥说道:“正统五年算起,正统九年,朝廷对河北水利的倾斜就结束了。你心中有一个准备。”

于谦一愣,他算得是以今年开始,到正统十年,却不想被杨溥生生的砍了一年。

杨溥也不管于谦是怎么想的,向朱祁镇行礼说道:“班军出京,也需要一员重将镇守,协助于大人治水。”

于谦说道:“臣也有此意。”

在京畿不远的地方,直接统领十万大军,于谦也不想沾染这个麻烦。

朱祁镇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说道:“先生以为当选何人?”

杨溥说道:“此事本问英国公最合适,不过陛下问老臣。老臣以为镇远侯顾兴祖最合适。”

朱祁镇想起顾兴祖,立即皱眉,说道:“为何选此人?”

顾兴祖在朱祁镇眼中不过是老纨绔而已,指望他打仗,真是不知所谓,不过看在老镇远侯有功于国,他的荣华富贵,朱祁镇自然会给,但是他一辈子就当一个闲散勋贵吧。

杨溥说道:“臣选镇远侯,不过是为了事权统一而已。”

朱祁镇一听顿时明白了。也是,如果派了保定侯去,孟瑛估计不甘心被于谦指挥。但是镇远侯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他无能,他才没有底气反抗于谦。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就领平江伯陈豫副之吧。”

对于勋贵之中的人才,朱祁镇也是不吝提拔的,平江伯陈豫在于谦麾下治水,不敢说表现多出众,但也是可圈可点的。

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有些人做到极致未必能得到一个机会,而有些人只需做到及格线,就能步步高升。

无他,朱祁镇虽然不敢轻易多军中下手,但是这个计划酝酿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了。所以他特别留心勋贵之中的人才。

这也是为了降低勋贵集团的反对。所以勋贵之中,但凡有一点成才之相的人,朱祁镇都拿出来摔打一下,如果能用,自然要提拔,至于不能用的,就哪里来的往哪里去。

平江伯陈豫不敢说多好吧,但也最少在及格线之上,比一些混账东西强上太多了。

朱祁镇又与杨溥,于谦谈论了不少。最后见日色西移,这才放两人离开。

于谦出了皇宫,没有先回家。

见过皇帝之后,于谦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他直接先去了杨士奇家中。

他刚刚到了杨士奇家胡同口,就大感诧异,片刻之间也想明白,只能轻轻一叹。

杨士奇家之前,往往停了不知道多少马车,绵延出几百步去,好好的胡同,只剩下一半能过人了。

这么多人都来拜访杨士奇的。

杨士奇自然不会都接待,但是杨士奇可以不见,这些人不敢不来,往往是等上一天,也不见杨士奇露面。

这种车水马龙的场面,于谦见惯了。而今却见杨士奇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样子,反而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

他上前叫门,杨家的老管家见于谦来了,大喜过望,连忙将于谦引了进去,一路上絮絮叨叨说了一些为杨士奇不平的话,比如说养了这么白眼狼,等等。

一路上引于谦去了书房。

于谦到了书房,却见杨士奇正襟危坐的读书,手中一本春秋,诵读有声。脸上气色却好了许多了。

于谦站在门外,等杨士奇将一篇读完,才入门行礼,说道:“学生拜见老师,还请老师节哀顺变。”

杨士奇缓缓起身,坐在一侧泡着茶,却见一套手法,就好像是行云流水,泰然自若,一点不见伤心之色。

根本不是一个即将死儿子的人。

杨士奇淡淡的说道:“于谦,在你眼中我杨士奇就是一个徇私舞弊之人吗?”

于谦说道:“学生不敢。”

杨士奇说道:“我那小畜生,做下此等恶事的时候,我就已经当他死了。只是有些事情,却由不得你,有时候连大义灭亲都不能,我杨士奇一辈子清名都毁在这上面,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于谦一听,再想起杨稷杀人的时间。一瞬间想明白了什么。因为杨稷杀人案的时间,与宣宗皇帝驾崩的时间太过接近了。

想来杨士奇所言这个君恩,并非朱祁镇,而是太皇太后。

为了大局朝廷少不了杨士奇,这事情只能按下来,杨士奇本身怎么想,并不重要,想来杨士奇未必没有保自己儿子的心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