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

明天子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

第一百五十三章出塞

石亨看似粗犷之极,但是却在三言两语之间笼络住了范广。

范广没有去见识一下大同婆娘。

倒不是范广是吃素的,而且范广出身将门,更知道,在打仗之前,有些事情不能太过了。

倒是范广与石彪之间的关系大有长进。

入夜之后,范广自然是回到自己营帐之中休息。

石亨才教训自己侄子,说道:“今后你收敛一下你的脾气,与你武学出身的同窗搞好关系。”

石彪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为什么?”

石亨说道:“你不管了,记住你们今后相互扶持的时间长了。”

石亨心中却是有丘壑的。朱祁镇对武学的看重,很多人看得出来。石亨也不例外。虽然石彪本人,都列名第五,一直愤愤不平,一直想与杨信,韩青,吴瑾,范广,等人一较高下。

也是因为石彪屡屡挑衅,范广才与石彪当做角抵。

只是现在的他,还不明白叔叔的深意。

数日之后。杨洪汇集大同镇万余骑兵,从独石堡出塞了。

说起大明边境形式,就不得不说,宣德年间大规模后撤。将开平与大宁这个两个深入草原的坚固据点放弃了。

之前独石堡,不过是通往开平的一处要地,因为这里有一座石头山,据说是一块大石头,号称独石成山。

本来是一处后勤基地,但是因为开平的废弃,而此地也变成了最前线。

杨洪也是在这里驻守了好些年了。

对这里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虽然号称万骑出塞,但实际上有一万五千多人之多,其中五千步卒就是看押粮草的。杨洪派石亨带领三千骑作为前军,杨洪带本部作为中军,后面就是五千步卒看押辎重。

如此一来,行军速度就不算快。

这也是必然。从独石堡北上到开平三百余里,然后从开平到大宁也要六七百里,从大宁回到宣府,也要有三百多里。

延绵一千多里,这还是顺顺利利走上一圈回来。

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遭遇了大队瓦刺骑兵,或者兀良哈骑兵,大军被围困。僵持不下,所需要的辎重就更多了。

故而杨洪宁可多带一些,不想少带一些。

出了独石口外,还能看见一些良田。这里算算也是边外了,却依然有军户舍不得这里的农田,这样的情况,一年比一年少了。

毕竟瓦刺,兀良哈表面上臣服,但是私下南下劫掠的频率,一次比一次多了。这里也从二线变成了最前线。

边将虽然常常报捷,说今日斩首几十级,明日斩首几十级,但是整个边疆形式的恶化,却是显而易见的。

永乐年间,根本没有一个蒙古人敢出现在这里,怕被当成首级功。

最后一片良田过去之后,大地的颜色就变得奇怪起来。

漫漫的黑土地上面透着一丝丝碧绿之色。

不过,草原上的黑土地,并非与东三省的黑土地一般,是非常肥沃的土地,不过土地被上面一层黑灰覆盖住了。

这就是大明边军烧荒的下场,从这里就是一片宽约一百多里的黑色地带,全部是夜不收放得火。

只是生命之顽强,即便是野火一遍又一遍的焚烧,在每一次野火之后,依然顽强的穿出地面。

这一天,大军以战斗队形走了一天。倒也没有遇见什么人。

在这里,还是大明边军的震慑地带。蒙古人不会轻易来到这里。他们沿着几十年前遗留下的道路,继续走。这都是永乐年间大军北伐时候,重要的后勤线,当初是遍布粮站,几乎运粮队行进一天的时间,就有一座土堡。

就是靠着层层转运,才供应了大军粮草。

只是多年之后,物是人非。

当初的粮站早就变成一片废墟,房屋倒塌,土墙成片片的到底,植物顽强的将他们覆盖住了。

甚至有一些动物,如此草原狼,将这里当成了巢穴。

杨洪看得也有一些莫名的感叹。

因为杨洪当年就是护卫这一段粮道的将领,不知道多少次来往于这里。

就在这废弃的粮站为核心,安营扎寨。休息一晚,第二天,他们继续前行。

杨洪为人庄重严肃,行军之时,上下都沉闷之极,不敢高声说话,只是按照安排好的队形,层层掩护,夜不收放出去不知道多少。一直有传令兵前后奔波。一刻不停。

只是忽然除却这马蹄声,行军之声外,有其他的声音传了过来。

是水声。

元朝所称之御河,上都河。后人称之为滦河的河流,到了。

大军也传来一阵欢呼之声。

杨洪传令全军在白海子与滦河之间休息。

杨洪站在高处俯瞰这一带,心中却有一声可惜,没有说出口。

原因很简单,这一带,乃是边外少有的可以耕种的土地。有人以降水量来确定耕种地区与游牧地区,这个大方向是不错的,但是放在具体情况,却未必准备期。

最少这一带土地依赖滦河的存在,是可以耕种的。

只是能耕种的不过滦河河谷一带,总体来说,狭长的滦河河谷,也供应不过多少军粮,但是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凡是能耕种的土地,却抛荒。几乎每一个人见了都会说一声可惜了。

只是杨洪并非说出口而已。

随即杨洪督促大军继续北上。

这路就好走多了。

毕竟沿着滦河西岸行走,一路上水源是不用担心的,这就省了杨洪一块心病了。

沿着滦河走了两天。石亨就传来捷报,遇见土寇,斩杀二十级。

杨洪听了,传令道:“石将军见了贼人,只需生擒,无须大开杀戒,此处奉上喻巡边,而不是出征。”

杨洪一听就知道,石亨分明是将一些落单的牧民开刀,赚军功而已。

这一次巡边,杨洪可是没有一点隐瞒。早就放出风声了。

原因很简单,杨洪并不希望与瓦刺在草原上打上一仗。而附近的部落,消息灵通的早就逃之夭夭了。

剩下都是一些耳目迟钝的。

当然了,杨洪并非为蒙古人抱不平,镇守独石堡这么多年。杨洪早就知道,只有死掉的蒙古人,才是最好的蒙古人。

他不过是担心,节外生枝。

毕竟,而今不是永乐年间了。

杨洪担心石亨闹出事情来,就加快了行军。花了数日时间,沿着滦河河道从向北转向向东,也从滦河以西,变成了滦河以北。

而在这个时候,大明开平故卫,前元的上都城到了。

大明开平卫,就是用了元朝的上都城,总体上来说,明朝并没有增建多少。随着宣德年间放弃这里,已经有十年有余了。

十年的时间能改变太多了。

上都城墙依旧很坚固,但是多一些风霜的痕迹,在上都城中也有不少人员活动的痕迹,看看就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留下的,是蒙古人。

甚至杨洪看痕迹,就知道,这些蒙古人走了不过一个多月而已。

蒙古人是游牧的,不会定居,但是这里也是蒙古时常停留的地方,毕竟十年之间,很多房子还没有全部坏掉,足够他们躲避风雨。

杨洪一进上都城之后,就立即将大军全部聚集在开平城之中,并且严苛的检查开平城墙。

因为他知道一件事情。

如果按照巡边的计划,这里就是他们北上最远之处,如果瓦刺有异动,想来这个时候也要开始了。

这一段时间,乃是大军最危险的时间。杨洪不得不做最完全的准备。

当然了,杨洪敢来,就用勇气从这里杀回长城以内。只是谨慎与勇气,是并不矛盾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