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

明天子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

第一百四十四章是天灾非**

朱祁镇忽然觉得,吃了饭之后,他的心思慢慢镇定下来了。心中焦虑之意,有一些舒缓。他看了胡濙一眼,心中忽然觉得,似乎胡濙的本意不在于早膳,却是在委婉的规劝朱祁镇。

作为皇帝,不管遇见什么事情,任何无谓的情绪都不会有任何益处,反而是有害的。

“陛下,”曹鼐出列行礼说道:“臣有罪,遇此天灾,不能协调各方,共度时艰,反而出了如此纰漏,祸及百姓,臣罪该万死。”

曹鼐此言一出,内阁其他成员,微微一顿,也纷纷起身请罪。

朱祁镇心中明了。曹鼐这一段话,虽然像是废话,但是却是定调子的废话。他定的什么调子,这一件事情是天灾。

既然是天灾,就不需要有人负责,即便有人负责,也是救治不利,而不是其他的。

朱祁镇很明白。

黄河之事,固然有七分天灾,但是依然有三分**,这三分**之中,朱祁镇自己的决策失误,占了两分。

固然,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他事先知道黄河居然真能决堤,他或许就会想办法,力排众议,先修了黄河在与瓦刺大战。

只是不管朱祁镇本意是好是坏,从结果上来看,就是朱祁镇坏了事。

曹鼐此言将事情钉死在天灾之上,这就是朝廷处理这一件事情的口径了,与皇帝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这倒不是曹鼐多爱护朱祁镇。却是儒家的政治原则,为尊者讳。

任何人都不能说皇帝是有错的,除却皇帝自己。

朱祁镇很想将这一件事情承担下来。但是这话在口中打了一个转,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因为这一件事情太严重了。

如果朱祁镇承认在黄河上的决策失误,承担后果。结果会出现什么事情?

曹鼐决计要罢相的。

因为就如同李时勉当初教朱祁镇读书一样,朱祁镇的问题,李时勉却打王振的屁股。皇帝出了错,定然是辅佐的人没有辅佐好。

所以曹鼐一定要承担责任

甚至承担责任的不仅仅是曹鼐一个人。

这是一场大风暴。

而今黄河决堤,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真正的损失还没有报上来在。但朱祁镇也知道,这定然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这个时候,保证朝廷正常运转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去掀起一场政治风暴。

更不要说,承认这一件事情,也会给朱祁镇的威信带来极大的污点。而且人们对人性的揣测,从来饱含深意的。

朱祁镇这一件事情决策失误,仅仅是一个处理政事上的前后顺序的问题,但是,朱祁镇如果就此认了,传出去,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子的。

想来想去,朱祁镇决计不能让这一件事情与自己有半分关系。这是最理智的做法。但是朱祁镇内心之中,并不能轻松一点,反而更加沉重。

他说道:“先生请起,天意如此,怪不得先生。”

曹鼐等人才起身再次落座。

朱祁镇问道范弘道:“阮安到了没有?”

范弘说道:“已经在殿外求见了。”

朱祁镇说道:“让他进来吧。”

朱祁镇对曹鼐等人说道:“具体灾情,还没有报上来,就让阮安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阮安来的很快。

而今阮安身上最重要的官职,不是别的,就是大明水利学院祭酒,水利待诏。

他身上已经没有一个太监官职了。

进来之后,行礼道:“臣阮安拜见陛下。”

他现在不是以太监的身份拜见朱祁镇,而是大明臣工的身份,在全部大明太监之中,有此荣耀的没有几个。

比如亦失哈,刘永诚。

朱祁镇说道:“坐吧,臣让你看的东西,你都看过了吧。”

阮安说道:“已经看过了。”

朱祁镇派人传唤阮安的时候,就是让人带着河南方面急报副本一起去的。

朱祁镇说道:“朕对水利不熟悉,这八柳村在何处?黄河在这里决口,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阮安脸色有些难看,说道:“陛下有所部知,河决此地,已经不是河决了,臣以为是改道了。”

朱祁镇皱眉说道:“改道?”

内阁大臣们也悚然而惊。

决口与改道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他们都有这个担心,毕竟黄河决南岸与决北岸的不同,从地方到中枢都是很明白的。但是知道归知道,却还抱着一丝希望。

阮安经过了河北水利工程,已经确定了自己在水利方面的权威。如果说河北水利工程,在执行上,组织上最大的工程乃是于谦。

但是在细节上,乃是技术层面,最大功臣就是阮安了。

只是阮安毕竟是一个太监。

如此大的功臣,如果归功于一个太监。很多人的脸上就不好看了。

所以,于谦的名声日隆,但是知道阮安的人却没有多少,当然,这也不是于谦抢了阮安的功劳。毕竟在古代技术人员,本身就容易被埋没。

真正留名青史大建筑家,也没有多少个。只能说是社会偏见问题。

或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内阁成员都是掌控大明各方消息的人,自然知道阮安的分量。

此刻阮安也如此说,所有人的心都凉了半截。

朱祁镇说道:“改道何处?”

既然已经是最坏的结果,朱祁镇也不做幻想了。

阮安说道:“陛下请赐一张舆图。”

朱祁镇没有说话,仅仅是看了范弘一眼,范弘立即从一边的卷宗之中,拿来一张地图,却是北方的舆图。

阮安说道:“从八柳村到卫河,广济渠,不过几十里远,臣以为黄河之水,必定夺广济渠河道,顺着地势东去,从广济渠一路过卫辉府,大名府,到东昌府,张秋镇。”

周忱忍不住插嘴说道:“可是运河上的张秋。”

阮安的说道:“正是。”

周忱脸色瞬间白了。说道:“会影响漕运吗?”

阮安说道:“回周大人,而今说不清楚,下官在这里不过是纸上谈兵,不看现场情况,是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朱祁镇微微闭上眼睛,随即猛地睁开说道:“阮安,你继续说。”

张秋虽然运河上的一个镇,朱祁镇也是知道的。而且这个镇非常重要,比寻常一个县都繁华,是运河的重要节点之一。

张秋被冲垮,运河一定是会受到影响的,至于影响大小,就不好说了。

虽然朱祁镇已经建立起海运体系。

但是原则上,还是秉承杨溥当初的提议,就是漕运与海运两者兼备,不可偏废。

以至于现在,运河上还保持着每年四百万石粮食的运输量。

去岁大旱,北京天津的粮仓空了不少,最近朱祁镇正在补充粮食。所以漕运对现在非常重要。

当然,朱祁镇也暗自庆幸,庆幸他没有将一根绳子拴在运河上,最少海运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了。

否则面对这样局面,朱祁镇决计不能如此镇定。

阮安微微沉吟说道:“陛下,而今臣知道的太少了,只能靠猜,如果有错的地方,还请陛下见谅。”

朱祁镇也知道,有些强人所难了。毕竟现在阮安知道的,仅仅是一个决口的地方而已。说道:“你说便是了,即便有错,朕也不怪你。但是有时候让朝廷早准备一分,就能救人无数。”

阮安说道:“臣谢过陛下。”他目光之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就地势而论,黄河水冲到这里,无非三条路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