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

明天子 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

第三十五章精简少府

也先的动作没有任何遮掩。

甚至也遮掩不了。

毕竟他麾下各部落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着各样的心思。故而在也先在肇州表露出要南下意图的时候,就要不知道多少锦衣卫,日夜兼程,狂奔向北京报告这个消息。

就在三日之后,朱祁镇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朱祁镇大吃一惊。

其实也先对明军的进度感到吃惊的同时,朱祁镇何尝不对也先的速度感到吃惊。

也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在脱脱不花的所有儿子都斩尽杀绝,包括他姐姐的儿子,黄金家族嫡系已经没有一个男丁存活了。

这个速度,已经让人感到吃惊了。

不过想想,在草原之上,没有那么艰难的攻防战。追逐战虽然辛苦了一些,但始终有尽头的。

明军在草原上是人生地不熟的,故而蒙古人是有地方躲的,但是对于蒙古人本身,草原虽然广阔,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容身之地。

甚至最后这些人是准备南下,投奔大明,最后被也先杀死在河套。

这还在情理之中。

但是也先大战过后,不顾疲惫,立即发动东征,就让朱祁镇更加吃惊了。

从平叛开始,到现在也先本部已经转战数千里了。从春天打到夏天,虽然不敢说人困马乏,但是状态决计不好。

常人的决断,就应该是修整一番。最少一两个月之后,再次征战。

但是也先却根本不敢这些,径直南下辽东。

真不知道,他那里来的自信。

朱祁镇立即召集内阁与五军都督府在武英殿商议。

这情报一传给下面大臣,陈循心中一动,立即出列说道:“陛下果然英明神武,如此看来,朝鲜李逆与瓦刺之间,必有勾结,如果不是陛下当机立断,大军讨伐,一旦李逆联合瓦刺,辽东与海西就危险了。”

“吾皇英明。”

朱祁镇听了。心中暗暗苦笑。

虽然这马屁拍的朱祁镇很舒服的。

但是其中有大量倒因为果的事情。比如到底是,因为大明讨伐朝鲜,让朝鲜不得不与瓦刺勾连,还是朝鲜先与瓦刺勾连,才被大明讨伐。

朱祁镇觉得,事实是前者。

李瑈没有那么蠢,毕竟海西镇建立之后,朝鲜与瓦刺之间根本不接壤了。更多时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陈循这一通马屁,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他是在定调。

定什么调,定下来,这一次瓦刺大举南下,决计不是陛下力主东征搞出来的,并非陛下决策失误。

所以,写在史书之中,写在朝廷公文之中的,只能是后者,也就是朝鲜与瓦刺勾连,李瑈不忠不孝不悌不臣,十恶不赦,令人发指,才使得陛下大怒,下诏征讨。

虽然,朱祁镇不觉得在灭朝鲜这个决策上,他有什么失误的地方,但是他对陈循这番忠心,也只能笑纳了。

只是觉得首辅大臣,不要将心思搞到这些小道上才是。

朱祁镇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瓦刺大军数日就要到辽东,我们当如何应对?”

“陛下。”石亨说道:“臣多年在海西,知道海西与辽东的根底。”

“海西镇乃是新建,总共有战兵三万上下,虽然临战可以征召民兵,但举海西之壮丁,也不过不是十万人。”

“其中最为精锐的,就是金将军所部。”

“而今海西的确空虚。”

“辽东镇也相当空虚,辽东镇战兵,有六万五千人上下,而今大多都从征朝鲜,除却战兵,尚有同等数量的屯兵,驻守边墙一线。”

“这些士卒都是在各城堡驻守,虽然战斗力不如战兵,但是也足有谨守城池。”

“只是如此一来,辽东镇就陷入全面被动局面之中。”

“臣请战。带本部人马驰援辽东,海西。”

“从京师到山海关,并不远,十日之内,臣就到辽阳。”

石亨目光炯炯的看着朱祁镇,眼睛之中,散发着光芒。就好像是野兽看见了猎物一般。

京营各位将领纷纷请战,除却孟瑛之外。

朱祁镇轻轻咳嗽一声,众人立即安静下来,随即朱祁镇问王骥,说道:“王老先生,而今这局面,你是什么意见?”

王骥说道:“圣明不过陛下,而今朝鲜之战,连战连捷,为山九仞,万不可功亏一篑。所以不管什么办法,也不能从朝鲜撤军。如此增兵辽东,已经成为必然。”

朱祁镇心中也明白,征东军的主力,就是京营与辽东镇,而辽东镇的士卒家都在辽东,一旦辽东大乱的消息传到军前,说不定会弄出什么大乱事来。

所以,而今的局面,辽东也要保,朝鲜征东之战也要进行。

而今经过了鸭绿江一战,平壤之战,两次大战,还有咸镜之战,水师南下清扫朝鲜水师残部的战斗,大大小小的战斗之下。

大军已经兵临汉城了。

与汉城已经只有一江之隔了。

而朝鲜南方,也风起云涌,有支援汉城的军队,也有各地方长官拥兵自重。

此刻朝鲜已经到了解体的边缘。

如果就此退兵,且不说之前的胜利成果都付之东流,只说一点,大明第一次没有灭了朝鲜,李瑈的声望就会触底反弹。

大明想第二次东征,决计没有今日这么容易了。

所以,万万是不能退的。

所以,支援辽东海西已经成为必然。

王骥说道:“只是而今有一处难处,那就是朝廷钱粮不足。”

朱祁镇听到这一点,立即皱眉,他似乎发现,在打仗上面,他从来没有钱粮充裕过,他为北伐准备的钱粮,大部分都消耗在赈灾,水利之上了。

一说起钱粮的事情,武英殿之中的大官们,也纷纷沉默起来。

朱祁镇忍不住长叹一声,说道:“难不成,用周先生旧策,先将河北,山西,湖广,河南,的府库存银挪用一下?”

周忱当初坚持,要将挪用的款项发还地方,这是一笔数目在数百万两的银子。再加上征税其实也是一直在进行之中,夏税是放宽到秋季,秋税放宽到来年三月,一般上地方上始终都存着一笔,准备向朝廷转运的钱粮。

刘定之说道:“臣有一计,可解陛下之困。”

朱祁镇说道:“先生请讲。”

刘定之说道:“臣长期主持少府,毕竟将各地工坊都划给少府负责,但是以臣看来,有些工坊的确如同鸡肋一般。派人主持,缺乏人才,不过不派人主持,又是浪费。消减掉,但是朝廷的确是会用的。”

“臣一直想将这些工坊扑卖掉。一切顺利的好,估计能够凑足三五百万两银子。”

朱祁镇大喜过望,说道:“卿细细说来。”

虽然拍卖国有资产,是一个败家子的行为,但是在这个时候,朱祁镇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而且在历史上,这也不是第一回来,如果细细数来,汉代,宋代都有类似的行为。

而今朱祁镇,只想要搞到一笔钱。

刘定之立即细细说来。

其实刘定之对这些鸡肋早就不顺眼了。

少府是刘定之一手打造出来的,合兵宫中,兵部,工部,等很多作坊。兵部,工部的作坊,还好一点,宫中很多作坊,让刘定之早就不顺眼了。

特别是刘定之一心要搞大生产,大分工。但是宫中有很多作坊,都是供大内使用,也仅仅供大内使用。每年产量就那么一点点,提高产量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占据大量的人员。

特别是在刘定之扩充钢铁,纺织,采矿,瓷器,兵器,等几个大产业时候,常常感到人手不够,看这些作坊,就更加不顺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