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

明天子 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

第三十八章李瑈之死

王越进入汉城,似乎能将军纪维持在最低标准,不至于搞成大杀戮。但是一些抢劫之类的事情,王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随着大队明军进入汉城之中。

朝鲜军崩溃,李瑈一路败退到了景福宫之中。

对此,李瑈早有准备。一把大火,将他的身躯与景福宫一并烧成灰烬。

滚滚烟尘冲天而起。

当朝鲜士卒,看到了景福宫的滚滚狼烟,最后坚持抵抗的士卒,也放下了武器。

大局已定。

王越立即稳定住了汉城局面。

整个战场过程,谈不上,秋毫无犯。但是总体上来说,还算太平。

进城之后,大军立即扑灭了景福宫的火场,却没有发现李瑈妻子儿子的尸体。

这一件事情,成为了王越心中的谜团。

随着李瑈之死,朝鲜的战事告一段落。不过真正决定,大明能不能吞并朝鲜下半场到来。

而徐有贞代替曹义成为朝鲜战场之上,最重要的人。

辽东镇的军队,此刻正在陆陆续续的撤军。

而徐有贞心中却满怀激情,正在给朱祁镇写奏折。他所写的,就是朝鲜善后处理事宜。

徐有贞认为,而今安抚朝鲜,应该示之以宽。

安抚朝鲜各方,以郕王代替入主朝鲜之事,需要缓一缓。

这个缓的时间,就要看辽东与海西的战事。

当大军腾出手来之后,就是就朝鲜下狠手的时候。

首先,徐有贞觉得,不能让鸭绿江成为两国之间的分界,而是确定在清川江,也就将朝鲜平安道,咸镜道,两道划到大明。

在徐有贞的想法之中,这两道最好归到海西镇。

因为如果从大明从平壤上岸,然后横穿朝鲜半岛,然后再从朝鲜北边渡海到海西,这一条道路,水陆皆可,给了海西镇很大的支援。

而且鸭绿江天险成为大明内附。如果朝鲜再生变,朝廷从平安道出兵,比从辽东出兵,要迅速的多。

大明进军的后勤线就可以推进数百里。

毕竟鸭绿江西岸一片荒凉,大军的后勤线,是从辽阳,或者金州开始的。

这是行政区域的划分。

下面就是清查逆案。

就是李瑈案。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好像是反派的标准。

但是实际上,却是至理名言。

就好像现在,在大战之中,左右摇摆,没有全心全力的支持李瑈的人,都得到了奖赏。但是如果不发起惩罚,让他们知道,对抗天朝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建立起朝廷在朝鲜的危险。

甚至这件事情,就可以让已经投靠大明的朝鲜人来做。

甚至允许打击报复,矿大的打击面。

只有让这一批投靠大明的朝鲜人,通过这一系列大案,尝到了甜头,他们就离不开大明了。

毕竟,没有大明在背后支持。

他们根本不可能维持住他们现在的地位。

如此就培养出一大批大明的忠实效忠者。甚至可以让几年科举中,出几个朝鲜进士,以示皇恩之广大。

如果反对力量太大的话,也可以杀了这些人,以缓解朝鲜各方面的怒气。

但是不管怎么样,徐有贞都准备了,今明两年之间,发配几十万人到海西去。有力的填充海西人口。

有朝鲜大量朝鲜人口的填充。海西几年之后,不下于辽东。

随即徐有贞可清点了一些收获。

从朝鲜国库之中,只有十几万两白银。

想想也是,仗打到这里,朝鲜国库之中,还能有十几万两,已经称得上富庶了。但是查抄朝鲜李氏,却得到了大量的田产,粮食,宅院,等等。

匆匆折算一下,也在千万两左右。

毕竟,而今的朝鲜正是世宗余晖,乃是朝鲜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候。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都是不动产,比如几十万亩土地,还有一些山泽湖泊,说起来,价值在百万以上,但是这些都不好出手。

甚至根本不能出手。

但是即便如此,徐有贞也能保证以朝鲜的国力,支撑前军与六营,已经水师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还可以大规模调入辽东。

徐有贞也保证,在明年后年,能从朝鲜刮出每年数百万两的财货。

有这笔财货在,大明国库要被狠狠的奶上一口。

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徐有贞能做的出来。徐有贞可不是那种正人君子,这一些行动之中,有多少政治阴谋,鬼蜮伎俩,自然不会对朱祁镇详细说明。

同样这样的鬼蜮伎俩,朱祁镇也不需要了解,他只需了解后果就行了。

而此刻战斗的关键,已经在海西与辽东。

但是比起辽东有完整的边防线,已经多达六万的守备军队,海西兵马就薄弱多了。

所以,在伯颜帖木儿来攻的时候,施聚不能不先放弃,外围的据点,将大队人都聚集在四座城池之中,分别是双城,海西,毛怜,建州。

这四座卫城。乃是海西的根本所在。

不过,真正直挡敌锋的,还是双城。因为毛怜与建州,都在海西以南,唯有双城在海西以北,而且是欲攻海西,先克双城。

只是伯颜帖木儿大军却顿兵于双城之下,一时间却没有南下的意思,只是分兵四掠,将周围的村庄,部落全部扫荡干净。

毕竟当初海西之战,给这些部落带来很大的阴影。还有就是朝鲜战场的坏消息传来,也让伯颜帖木儿有些担心。

虽然他还没有得到汉城失陷的消息,但是伯颜帖木儿也明白,朝鲜将战事打成了这个样子,不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故而,伯颜帖木儿不想南下。

同样,他也不想轻易退兵。

毕竟,这是第一次带领近十万大军。伯颜帖木儿自然想打出一个好成绩,好让能代替阿刺知院的地位。

当然了,伯颜帖木儿也舍不得撤退。

就是夹金勾金矿,被伯颜帖木儿发现了。

当时金矿之中,存货并不多,但是依然有三千两黄金。

三千两黄金,换算白银,在三万两白银之上。而瓦刺每年的收入,也不过几十万两,根本达不到百万级别。

也就是说,单单这个金矿,一年的价值,就能抵得上瓦刺一年十分之一的收入。

瓦刺收入还是如此,伯颜帖木儿固然是大汗之地,他一年的进项,估计也没有三万两白银。

而在征战之中,获得的战利品,主将是能分上很大一分。

所以,伯颜帖木儿自然想拖延时间,好多采一段时间金矿,甚至伯颜帖木儿甚至有在夹金沟这里驻守。

只是伯颜帖木儿并不知道,石亨已经到了。

石亨比金凡察来到海西的时间都早,只是他并没有进入海西城,而是隐藏在长白山之中,只是派人了解海西的消息而已。

连金凡登从朝鲜回来之后,也被石亨半路拦截下来了。

为了不让瓦刺发现一点端倪,石亨藏在山中这一段时间,从来没有生过火,都是吃干粮,喝冷水。

隐藏在山峦之间。如果不是对这一带特别熟悉的人,根本发现不了。

金凡登来到这里的时候,却见大量将士都脸色有些难看,一边闲着发慌,一边不许生活,不许喧哗,不许下山。

石亨的命令,决计没有人敢犯兵法,但是对将士们来说,听瓦刺骑兵肆虐,不知道多少忠于大明的部落,还有新迁移过的庄子,被摧毁,很多人都义愤填膺。却只能听令而已。

金凡察忽然发现了自己的侄子,说道:“董山,你怎么在这里?”

董山说道:“小叔,我知道是跟着黑山伯而来,伯爷正在等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