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

明天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

明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改革的预想

朱祁镇说道:“如此就给瓦刺一个面子,让礼部与他们谈吧。”

陈循说道:“陛下,哈密王,亦力把里王,都已经派人来朝了。陛下可有什么示下?”

朱祁镇眼睛瞄了一眼陈循,心中感慨,觉得陈循对他的揣摩至深。既然瓦刺败退到了西域,即便而今不能动兵,朱祁镇也不会想让瓦刺安安分分的休养生息,自然会给他们找些麻烦了。

这个麻烦从什么地方来,自然是哈密王,亦力把里这些西域土著部落了。

特别是哈密王与瓦刺之间恩怨情仇,可以厚厚写一本传记了。

而今哈密王是也先的外甥。

也正是如此,他才能成为哈密王,但是这个哈密王决计没有与瓦刺同坐一条沉船的意思。

至于亦力把里。朱祁镇当初就数次遣使与亦力把里谋求联合,但是当时亦力把里的实力,根本不能撼动瓦刺大军。

总就无疾而终了。

而这样战略环境,天崩地坼般的改变。这两国意见,总是要有一点改变吧。

朱祁镇说道:“先生当明我意,朕不希望西域只有一家势力。”

陈循说道:“臣明白,会安排礼部去做的。”

朱祁镇说道:“正好先生来了,朕也是一些话要与先生说的。”

陈循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大好的预感。说道:“陛下请讲。”

朱祁镇说道:“丘浚在西宁做的不错,朕有意将丘浚调入京师重用。丘浚乃是你的门生,你觉得如何?”

陈循说道:“陛下说笑了,天下进士都是天子门生,岂能是老臣的门生。”陈循心中不住在转,无数念头纷杂。

有些事情做的说不的。

大明进士以乡党座师为纽带,彼此联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却没有人敢在朱祁镇面前承认。

陈循倒不是担心这个。

毕竟,陈循跟随朱祁镇时间久了,也明白,当今这个皇帝或许不能说是一等一聪明,却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

很多事情都瞒不过他的。

而且如果他能处置的事情,皇帝决计不会放过,但是有些根深蒂固,不可轻易动摇的问题,皇帝也会学着看不见。

陈循他在想丘浚。

丘浚虽然是一科状元,专司茶马御史,坐镇西宁,在西宁一地,他虽然不是知州,但是权力在知州之上。

就好像在扬州,巡盐御史虽然不是地方官,但是扬州地方

官又有谁看小看一眼?

但是这个官职放在西宁,是顶顶重要,放在陕西也是有权力的,但是放在天下,却根本不值一提。

皇帝为什么偏偏要提起他了。

而且皇帝真的要欣赏提拔丘浚,根本不用询问他,一封圣旨下来,内阁还能驳回不成。

陈循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眼睑微微一沉,心中暗道:“莫非”

不过片刻之间,陈循已经理清楚的思路说道:“丘浚在西宁做事的确不错。陛下看得上他,乃是他的服气,却不知道陛下准备让他担任什么缺?”

朱祁镇说道:“担任什么缺,你下去安排一下就行了,只是他当时殿试所写的文章,可谓字字珠玑,真国策也,朕思来想去,总是觉得看不明白,想让他回京,开经筵。讲讲生聚之道。”

陈循脸色再也维持不住了。

陈循此刻如果还不清楚朱祁镇说话的潜台词,那他就不配在大明首辅的位置上,做了这么多年了。

朱祁镇看似说一个简单的官员调动。

其实说的是两个字:“变法。”

朱祁镇之所以看中丘浚,就是丘浚文章之中,能被朱祁镇提炼出变法的思想。

朱祁镇让丘浚在身边一段时间之内,就丘浚殿试的文章为题目,多次与丘浚讨论。在丘浚的文章之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君居圣人大宝之位,当体天地生生之大德,以育天地所生之人民,使之得所生聚,然后有以保守其莫大之位焉。然人之所以生,必有所以养而后可以聚之,又在乎生天下之财,使百物足以给其用,有以为聚居衣食之资而无离散失所之患,则吾大宝之位可以长保而有之矣。然有财而不能理,则-民亦不得而有之。所谓理财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各有其有而不相侵夺,各用其用而无有亏欠,则财得其理而聚矣。”

看似这一段话,类似于道德文章,乃是正确的废话。

但是在朱祁镇看来,虽然并不完全,但却也可以作为变法的总纲之一。

在这一段话之中,朱祁镇分析出几个提纲。

第一,否定了天下财政有定数,不在官则在民。这一点是用来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赤帜。

第二,那就是提出积极的财政主张,就是人君,或者政府,必须用办法养民,使之有所生聚。看似很简单,其实如果发散开来,就是而今政府一定要保持就业率的政策延伸。

第三,就是否定了百姓求利是不对的理论,甚至以各有其有不相侵,朱祁镇可以延伸出

一部民法典来,专门处理一些商业上的纠纷。

如此一句一句一条一条。

都能给朱祁镇发挥的余地,而且很多地方与朱祁镇之前的政策,也是暗合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朱祁镇登基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吗?

在打败瓦刺之前,朱祁镇不敢深入大明体制的改革。

一切一切的改革都是为了打败瓦刺。

在大明百官之中,不过是因为战事的权宜之策而已。

而今瓦刺已经不是大明最大威胁了。

朱祁镇的君权已经树立了。

朱祁镇忠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推出自己的想法了。这是他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愿望,也是一件比征伐瓦刺,列郡漠北更加重要的事情。

当然了,想要做一件事情,他还是要技巧的。

他首先要做的是,得到首辅的支持。

陈循未必理解朱祁镇要做的事情,但是对朱祁镇想要变法的事情,却是最明白不过了,此刻陈循心中猛地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不如归去。

陈循也贪恋权位,但是更明白自古以来变法从来是一件大事,是一件残酷的政治纷争的开始,而陈循在首辅这个位置上,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当四面八方之风,就内外夹击之处。

一个不好,千载之下,就与王安石并列了。

要知道,王安石的评价是到了近现代才翻案了,再此之前,大部分古代史家都将王安石当成了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一瞬间,他觉得首辅的位置,简直滚烫的烙铁。

而且他如果这个时候退下来,不管他在内阁首辅任上权力几何,做过多少事,单单是在他任期之内,大明打出了燕然大捷,足够他吹上一辈子牛了,后世也不得不将他列为大明的名臣之列。

退一步名利双收,进一步很可能四分五裂。里外不是人。

一瞬间,陈循心中暗道:“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不过,他虽然这样想,但是也不敢直接与皇帝顶,说道:“既然如此,就让他入翰林院吧。”

朱祁镇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心中暗道:“陈循果然听话。”

朱祁镇也知道这事关重大,有首辅的支持与没有首辅的支持,推行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局面。见陈循如此听话,说道:“如此甚好,这一次北伐大胜,先生主持内阁功劳之大,无人可比,只是朝廷法度,不好破坏,朕暂且为先生计下,当先生致仕之时,必为先生封爵,世袭枉顾,与我家共享富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