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

明天子 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

明天子第三十二章王越的机会第三十二章王越的机会

李贤见朱祁镇似乎已经被杨洪说服了,立即说道:“陛下不是已经令项忠为两广总督了,可令项忠总领此事。”

杨洪说道:“陛下,臣以为项忠不大合适。”

“项忠固然是能臣,但是与安南谈判之人,最好有军中经历,否则是不可能让军中信服,而项忠虽然平定李天保之乱,但是李天保不过数千愚夫愚妇,令一千户领兵,足以破之。故而项忠负责后勤即可,但是插手军中,却未必是善策。”

杨洪作为勋贵,决计要维护武将一方的利益。

如果说平定大藤峡之乱,乃是文事为主,武事为辅,这才有了毛胜在两广总督之下。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攻安南乃是国战,如果由一个文臣主持,那么大明勋贵的权力,就又被切割了一部分。这是杨洪决计不愿意看到的。

李贤说道:“昌国公,你难道不知道下面的骄兵悍将是什么样子,让他们与安南谈,最后能谈出来个什么样子,还不如直接就打,还爽利些。”

如果是内阁会议的时候,李贤还要留一些体面。

但是而今私下时候,李贤的语气也是咄咄逼人。一点情面都不留。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文官可不是柔弱武夫,历史上当殿锤死人的局面,也就是正统十四年。

如果一个文官比一个武将还能打,朱祁镇并不是太吃惊的。

朱祁镇说道:“好了好了,李先生所言极是,昌国公可有合适的人选?”

杨洪说道:“有,就是王越。”

朱祁镇听了王越这个名字,心中一动,说道:“不错,王越是一个合适的。”

王越虽然在军中,但是一直在断事官体系之中工作,其实他做的事情,更多可以算在文职军官之中。

当然了,这个时代并没有这个说法。

而且王越也是举人出身,如果不是正统十四年,他投笔从戎,而今考一个进士也不是什么事情,乃是军中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

朱祁镇也是很器重的。

别的将领,或许会因为战功故意挑起战事,但是王越却是不会的。

而且王越在京营之中也颇有威望,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在军中威信不可小窥,也是能镇住军中的。

如此一来,能文能武,识得大义,也有口舌之利,正是与安南交涉的绝佳人选。

这个人选,李贤也很欣赏。

毕竟举人已经是文官的后备军了。李贤将王越当成半个自己人。故而说道:“臣无异议。”

就这样王越新得了差事,乃是征南军总断事官。

虽然南方军之中的断事官体系还没有多少效力,整个断事官体系虽然在全军之中推行开来了,但是真正有实际效果的,还是京营与边军,南方各省的军中的断事官,更多是一个摆设而已。

不过,既然王越要担任这个位置,就决计不会让这个位置成为一个摆设。

朱祁镇召见了王越面授机宜。

王越受命之后,带着数百随从,乘船南下。从天津出海,顺着刚刚起来的西北风,一路到了广州,随即来到桂林之中。

首先宣旨。

令毛胜为征南将军总兵官,总领两广乃至于京营一部人马。并命令他征召各部。准备进攻安南。

算上土司各部,乃至于本地大军,与京营,总计有十五万之多,虽然其中良莠不齐,但是足以与安南大军打上一仗了。

王越自然细细将皇帝的意思给毛胜说了一遍。

毛胜听了,说道:“也就是说,打与不打,却要看一使臣了?”

王越说道:“征南将军,这是陛下的意思,难道你想违背陛下的意思吗?”

“不敢。”毛胜立即正色说道:“只是大军如此之盛,难道就是为了虚张声势?安南区区弹丸之国,弹指可灭,何至于此?”

王越说道:“安南不比寻常小国,将军还是慎重一点好了。”

毛胜心中如何嘀咕,别人是不知道的。他好久才张口说道:“好,就依断事官之意,你不说打,我决计不会汪加一指于安南,只是太子当如何安置?”

王越说道:“陛下的意思,令太子随军坐镇后方即可。”

这也算是除掉了毛胜一个心思,太子在麾下,对将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毛胜忽然想起什么问道:“使臣可曾出发了?”

王越说道:“已经出发了。”

毛胜说道:“如此大军也开拔吧。”

随即毛胜带着十万大军,西进太平府,兵临两国边境,而西边云南方向,也重兵囤积临安,也是等着广西这边的消息。

一旦开战,就是广西方面先进发,而后是云南大军后出发,两路大军二十多万进攻安南,其中有近十万土司兵,以云南,广西土司为主。当然了,还有一些贵州土司。

总之,几乎整个西南大土司都被征召了。

毕竟这些土司兵在当地也未必是什么稳定因素。

而大明使臣礼部给事中王豫而今已经进入安南境内了。他身负数个使命,就是讨要两州之地,以及两国边境一切为安南所侵占的土地。如果安南答应,就册封安南国王。并观察安南局势如何。

纵然大明安排了不少眼线在安南之内,但是真正上层的动静,下层百姓未必清楚。很多也是以讹传讹,唯有深入其中,才知道其中真假虚实。

只是王豫并没有想到,他一进升龙城,就被晾起来了。

因为,他的到来反而激发了君臣的矛盾。

而今安南国王,大明所封的安南都统使,原来的宜山王。黎宜民。此刻也在与老臣一派激烈的斗争之中。

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安南国王杀死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先帝登基之后,似乎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到处杀戮旧臣。令内外相疑,升龙城内外都弥漫着一种恐怖的气氛。

但是放在他的位置上,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些功勋老臣,都是谁的老臣?

乃是阮氏英的老臣,阮氏英扶持两岁的黎邦基,秉政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来,安南朝政蒸蒸日上,如此情况之下,如果说阮氏英没有留下大量的老臣旧部,那才是咄咄怪事。

想想就知道。

黎宜民抽冷子,趁着阮氏英没有准备,杀了他与后黎仁宗登基,并不代表他的政治势力能比得上阮氏英。

阮氏英虽然死了,但是黎宜民还是再与阮氏英的鬼魂斗争。

只是在这一点上,黎宜民却有一点不大聪明了。

他似乎在封地几十年,对当初太子之位,依旧耿耿于怀,故而大加杀戮,根本没有给这些老臣一点活路。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哉。

黎宜民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不大对了。

而这个时候,大明使臣就好像是一块石头砸进了暗潮汹涌的水潭之中。一下子引起了链锁反应。

黎宜民在夺取王位之后,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使臣,请求大明册封他。想依靠大明的权威来稳定自己的王位。

只是他也没有想到大明会忽然来这么一手。

在大明看来,这两个州的土地,乃是安南侵占大明的土地,但是对安南来说却不是这样的,这是他们当初打下来的土地,怎么可能单单凭借几句口话,就还给大明。

黎宜民本来就感受到自己的位置有些摇摇欲坠,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他的位置定然不稳了。

但是他如果不这样做,大明的军队就在数百里之外了。到时候他就能抗住大明的大军吗?

这也是他担心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