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十二章 长乐未央不夜城

明天子 第十二章 长乐未央不夜城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十二章 长乐未央不夜城

第十二章长乐未央不夜城

阅兵之后,整个北京城都陷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之中。

虽然北京是大明兵力最密集的地方。

但是还有很多百姓没有近距离观看过,大明的战争兵器。

这一次参与阅兵的军队,一共有一万多人,他们虽然在长安街接受校阅,但是要横穿整个北京城。

无数百姓沿街观看。

阅兵结束之后,更是无数欢颜的开始。

朱祁镇更是开放了半个宫城。紫禁城当然不能让百姓进入,但是三海子以西的西苑,却是可以的。

于是乎,在朱祁镇以身作则之下。

京城大家族纷纷开放了自己的园林,一时间整个北京城都处于欢腾之中,特别是宫城西门进入宫城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

要知道,这样的机会,一辈子未必有一次。

后世皇宫褪去了政治色彩,依旧是大部分中国人去北京的必去之地。而今的宫城更是所有百姓想去的地方之一。

大部分百姓扶老携幼,进宫城只为了沾沾皇帝的贵气。

大明中军,几乎全员出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沿着三海子将宫城东侧,包括紫禁城,南苑,万岁山等地方封锁起来。

不许百姓进入。

这样的欢腾,入夜时分才进入**之中。

天黑了之后,无数灯火明了起来。整个北京城,家家户户张腾结彩,在大街之上,还有大户人家建的大灯。

在长安街上,还有少府为主能工巧匠,营造出来的万寿灯山。无数灯火在一起,远远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座山都在发光一般。

而后有烟火冲天而起,九门齐放,整个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硝烟与烟火之中。

而团城之中,朱祁镇也与群臣痛饮。

团城在一个岛上。此刻以团城承光殿为中心,摆满了无数筵席,灯红酒绿,美味珍馐,次第罗列。

很多菜蔬都是少府用海运运到天津,用驰道飞驰而来。

而团城本身面积不大,承光殿之中,更是容纳不了这么多大臣,于是承光殿之中,都是国家重臣,也就是在承天城楼上的那一批,外围乃是普通大臣。

如果真正是小官,也只能在北海边上搭建帐篷,容他们用餐了。

虽然里面都安置了火炉了。但是在腊月初,在这种环境下吃饭,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体验。但是对很多七品小官来说,这都是非常难得的体会了。

就好像刘长托了他几个同学的帮助,也加入这一场大宴之中。他们只能遥遥听远处的歌舞,根本听不真切。

但是这对刘长来说,也是非常难忘的事情了。

不仅仅是刘长,正统三十年这一场千秋万寿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深刻的记忆。

太祖皇帝不慕奢华,太宗皇帝爱打仗,仁宗皇帝在北京时间太短,并没有在北京城之中留下太多自己的印记。

宣宗皇帝比起几位皇帝,是一个爱享受的。

但是他喜欢的不是欢宴,而是蟋蟀,书画。

朱祁镇登基以来,前期是太皇太后当政,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务。

什么夜宴从来没有过的。

朱祁镇亲政之后,有忙碌于各种事情之中,生活虽然不能说是自苦,但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要知道这一场千秋万寿宴下来,就要花几十万两银子。

足够朱祁镇打一仗了。

这也是朱祁镇不愿意办的原因之一,只是有时候国家庆典,也是国家大政的一部分。这一场狂欢。

与其说是庆祝朱祁镇四十大寿,还不如说庆祝大明北收漠北,西并西域,南有交趾,东灭朝鲜。远迈汉唐,直追前元的武功之盛。

不过,承光殿之中真正气氛欢腾,却是在朱祁镇避席之后。

朱祁镇在的时候,各方行礼如仪,一唱一饮,都是按照礼官的节拍来。虽然庄重,但是却失了夜宴之趣。

朱祁镇也明白这个道理。

有领导大家玩不嗨。

朱祁镇避席之后,倒是听见里面声音大了起来。

不过,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风格,大明即便这样的夜宴,也不会如唐代花萼相辉楼极乐之宴那么放荡形骸。

不要说皇帝下去跳舞了。

所以即便朱祁镇出来了,也不过是彼此劝酒多了起来,或许有几个人酒兴大发,写下几首后世所有没有的名篇。

朱祁镇出来之后,一摆手,怀恩为朱祁镇披上一件后后的披风,就远远退后了。

团城之所以被称为团城,却是有一段地方是修建城城池的模样。

于是乎,朱祁镇拍着女墙一步步走在城头之上,仰天一望,漫天星辰交相辉映,远处一看,却见一道道火树银花冲天而起,在这一片火树银花之下,却是满城的灯火,似乎要经夜不灭。

朱祁镇一时间觉得,似乎这天地倒转了,这地面上的灯火就是天上的星辰,而四周环绕的烟花,就是一簇簇流星。不,不仅仅是流星,分明是流星雨。

朱祁镇一瞬间,居然有些贪恋这样的繁华。

是的。

大明而今再热闹,也比不上后世一个城市的夜景,而这一场夜景,朱祁镇要用几十万两银子才能有一次。而在后世很多的大城市,却是每天都有的。

但是对这每一缕光,每一束烟花,都是有感情的。

这是他三十年来,励精图治才有的景象。

没有他无数可夜里,将无数问题贴满墙,面对清冷的月光与烛光,缓缓的踱步,去思考这一个个问题的联系,已经解决的办法。

不是他将大明财政情况制成报表,每天去看看到底什么地方才有继续挖掘的余地。

没有他如履薄冰又大刀阔斧的改革军事,选拔一个个将领,并各安其所。

没有这一切的一切,就没有而今的局面。

不敢想象,历史上的成化元年。也就是而今的正统三十年。

历史上那一个朱祁镇死的时候,却将各种边患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辽东女真,漠南,河套,乃至于青海的鞑子。

南方大藤峡,都掌蛮。

海上还有海盗。

而今朱祁镇手中的却是一番盛世景象。

美丽的让朱祁镇有些担心。彩云易散,琉璃易碎,世间的美好从不长久。

而今朱祁镇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身体虽然还没有太多感觉,但是他已经过了他一辈子最好的年华。

之前的路,还是有迹可寻的。

毕竟,朱祁镇虽然做得很多,但是本质上,并没有超过历史上很多明君做的。而今如果盖棺论定,朱祁镇并不觉得他的评价能高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本朝太祖太宗多少。

之后,他想要的事情。

成功了是千古一帝,绝对能超出这几位一个段位。如果失败了,估计要真正与汉武帝相提并论了。

毕竟汉武帝在古代评价是有亡秦之失,免亡秦之祸。

大明元气很足,即便他失败了,估计也不可能亡国的,但是会变成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

“陛下。”朱祁镇忽然看见一个人缓缓的过来了。

朱祁镇定睛一看,却是胡濙。他连忙上前,搀扶住胡濙说道:“先生,怎么出来了?”

胡濙说道:“我老了,怎么能与那些小子们疯疯癫癫的啊。”

胡濙这一句话说得底气十足,其实在筵席之中,年轻人很少,最年轻的也不会低于四十岁,更多是在五十六十岁。

这就是大明权力层的年龄结构。

但是对于今年九十一的胡濙来说,叫他们一句小子,绝对没有一点问题。谁让这位老先生是他们所有人的前辈,而且也是一位人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