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一千章一百一十三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下)

第一千章一百一十三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下)

而在太原府城内,被裹挟到了当地的王如意亦是有些沉默的,随着队伍走过显得格外肮脏而纷乱的街市;而各种面如菜色的人群几乎充斥在街坊,所能够见到的每一处房檐和墙下。

自从入冬之后,因为躲避战火猬集在北都城里的难民和流离失所者本来就多,这些天来又从太原府境内相继被裹挟进来十几万人,没处收容,有很多人睡在街两旁的屋檐底下,为着害怕冻死,挤做一堆。

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颤抖着,呻吟着,抱怨着,叹息着。女人们小声地呼着老天爷,哀哀哭泣。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哭着喊冷叫饿,一声声撕裂着大人的心。

但当北都巡城司派出的巡逻兵丁走近时,他们就暂时忍耐着不敢吭声。然而从北都开始戒严以来,每天都有成批成批的难民死亡,而且随着滴水成冰的越发酷寒天气与日俱增。

虽然,朝廷在外郭三城都设有粥厂放赈,但无法改变死亡率愈来愈高,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死得最多的事实。昨夜刮东北风,冷得特别可怕,谁知道明天早晨又会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尸体被抬送走呢?

很快王如意的队伍就来就一处僻巷口停下了脚步;因为就在巷子深处的断头墙下,已然被抱团冻死的人堆给挤得满满的;已经凝固的青灰脸上还带着某种诡异的笑容,就像是在醒不过来的睡梦中获得了某种解脱。

下一刻,这支临时组成的夫役队伍中,顿然再度传来了某种条件反射式呕吐声,那都是刚被抽调加入进来的年轻民夫,而显然已经司空见惯的老民夫而是迟钝而麻木的走上前去,开始扒拉这些僵硬的冻尸。

然后再一具具的堆叠上手推的大板车,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些已经做惯了这种事情的民夫,甚至还会好不怕晦气的伸手在死人身上摸索起来,以搜罗可能存在的小物件。

虽然获得值钱物件的这种概率很小,但好歹也是他们这些清理队的一个潜在进项。然后,再送到专门的场所之后,这些尸体上的衣物还会被扒个精光,而重新交给剩下的活人使用下去。

而在这些被冻死的街头人群当中,也不仅仅是外来的流民和难民,更有被赶出家门而流离失所的本地百姓。道理很简单,为了安置那些退入城内避难的代北藩部,准许他们占居民家以为栖身就成为了一种常态。

因此,这些被迫赶出自己家门而饥寒中嚎哭于街头的百姓,还不是最凄惨的;因为,还有许多人在抗拒这个过程当中,不但就此丢掉了性命还被顺势霸占了妻女和家当,却无处申冤。

当然了,作为被裹挟而来的外来者之一王如意,能够免于沦落为这些街头其中的一员,还可以作为清道队的小头目。却还是要多亏了他身为王氏子弟的最后一点家门遗泽,然而,他却根本不想要这啥劳子遗泽。

因为,就算是昔日祁县王门的显赫名声和家世,所凭持的偌大郡望和人脉影响,在沙陀人暴躁的刀枪面前,也不过会比一层纸糊的窗楹更加结实多久。

因此,仅仅是来自晋王的一句清野坚壁,盘踞在太原府境内偌大的王氏宗族,大大小小二十余房就要面临家门破败的结果;虽然宗长们想要抗拒和避免,而努力奔走和斡旋的进行挽回,但换来的是一气被砍掉了数十颗人头的结果。

然后,在被就地征用走了家族各房所集藏的粮食财货畜马禽类之后,又足足有数千名王氏的青壮,伴随着数量更多的家眷亲族,也在刀枪的驱使下踏上了前往北都之路;

然而他们还不是最凄惨的。相比又家人伴随的诸多门第中人,沿途城邑当中的其他普通百姓之家,被掳走了所有青壮年之后,已经毫无用处的老弱妇孺,则是尽数被留给了可能去而复还的太平贼。

因此,仅仅是战后的数日之间,曾经在太原府境内呼风唤雨、显赫一时不堕,而与晋阳王氏比肩的郡望之家,就这么失去了田土、附口和家产,而呈现出崩解离析之态。

然而王如意比其他族中子弟运气稍好一些的,他终究是有做过几个月县尉的官身资历;再加上大明城内那些高居朝堂之中的晋阳王门同宗们,并不想沾染上这些庶务俗事,所以倒是便宜了他们这些祁县本家的子弟。

作为曾经的显赫郡望之家一员,除极少数有关系庇护的上层人物之外;大多数人居然沦落到要仰仗远宗同族的鼻息和余泽,才能聊以贱业糊口和苟活下去;这无疑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结果。

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又不得不需要这个机会,才能确保被迁移到城内的家眷所属,不至于和街头这些流民一般的哀嚎哭号于冻绥之间。

王仁寿如此思量着,就看见一名满脸褶子的民夫,为了深入寻获更多的物件;径直用镐头翘着将一对致死都紧抱一处取暖的母女手臂给硬生生的掰断开来;他实在是忍不住开声喝止道:

“住手,死者为大,体面些。。”

“小郎君倒是好心的紧,要给这些冻绥留些体面;可是万一我辈也倒在饥寒中,谁人又能给我个体面?逝者已逝,还不若用着身外物,为我等苟活之人求取一点生计的是?”

那名民夫闻言却是与左右面面向觎,然后手中不停的呲声一笑:

因此,接下来根本就再没有人理会王仁寿,而径直三下五除二将搜刮干净的尸体,抛到平板大车上去;然后又走街过巷的汇聚在府城一侧的墙头上,扒光了所有可以利用的东西之后,就白条条的投入流经城内的汾水中。

而负责见证和参与了如此之多的人伦惨事之后,王如意也整个人变得晦暗无比而彻底沉默寡言下来了;然而当他们回到了临时安生的营地当中时,却听到了许多人满脸愤色而又被压抑的敢怒不敢言的氛围:

“营里给的饭食又减量了,”

“本来只有朝、暮两顿,还参了许多糠皮沙土;。”

“现在是稀的让人只能肚里空响了么。”

“不是还有鼠雀和鸦肉么?”

“那早就被人给罗掘光了,现在鬼市里的无名肉,可是卖到了斤值五百钱了。。”

王如意听着这些话语,又看着左近面黄肌瘦而眼神漂浮的民夫,然后再想想自己已经发到手,两块同样杂质多得硌牙的干饼,突然就没有什么食欲和饥饿感了。

随后,他寻个由头离开了营地,来到了东城的一处大宅前。然而大宅正在声乐伴奏下饮宴中的主人家,却是再没有要见他的意思,就只是使人送了几包吃剩的糕饼出来就打发了他去。

然后,提着这几包残缺破碎的糕饼,王仁寿却没有直接回去;却又顺势走访了好几位同辈生病的族人;将这些东西顺势给送了出去,也算是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

只是当他在几个塞得满嘴都是渣子的孩童,满眼期盼神色中走出陋巷来,却突然见到前方街头越过个有些熟悉的身影,不由得心中大惊起来。

而在距离太原城数十里外,作为太平军前沿的太谷城内,则是另一番气氛和心情。因为,几乎从来不离大都督左右的虞候长米宝此番作为使者,专门给新败的河东讨击军上下,带来周淮安的口信:

因此,除了身负重伤而不能起身的没开之外,自面目方正的葛从周、杨师厚一下百余名将官,也济济一堂而屈膝半跪礼受之,就听手持训令的米宝目不斜视的侃侃而谈道:

“王上曰,请罪的扎子已阅;能够进行足够的自省和总结教训,如此甚好,也是本军一贯以持的优良传统。。”

“但这还不够,督府只见到你们后续补救和应对的措施、方针,却没有见到更多如何继续对敌攻略和针对性反制、反击的章程和策划。”

“古人有云,从哪里跌倒便从那里再站起来;只要内心足够坚强并且善于学习和进步,承认不足和吸取教训、及时改进;那怎样的挫折和失利,都只会让下一次变得更强大的养料。”

“因此,只要你等能够敢于任事而愈挫愈勇,那太平八道十五路,数千万计的军民百姓,自可成为尔辈最坚实的后盾和凭仗。。”

当被这些训令,将原本有些压抑和沉闷的士气给重新振奋起来的众将,再三拜谢之后;米宝才拿出另一份火封的文书来,交到了正将葛从周手中而平声道:

“此番为了支援河东后续的攻略,主上特命我随队带来了一些后援人马和助力的器械;务求让北都城内的晋军整个冬日都不得安生,也不能好好的休养生息。。”

而随着米宝的介绍,在太谷城外的汾水码头上,随着河面即将彻底冻结前,最后一批冲开大片浮冰而送抵的部队和装备,也在陆续登岸当中。

其中既有成群结队连人带马全身披挂的骑士,也有需要好几头牛马才能拉的动粗而短的大架炮车;更有许多穿着轻便的布甲和石棉罩袍,而在胸口上交叉着雷霆与短镐的战斗工程兵序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