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诏书新出未央宫

唐残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诏书新出未央宫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诏书新出未央宫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转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元会次宰臣之韵其三

黄裳〔宋代〕

——我是分割线——

而在登州蓬莱县的某处海滩上,已经在此盘桓道第三天的周淮安,也在一边把玩着几块颜色斑驳的石头,一边听取着当地就近来自新罗和倭国方面的前期工作汇报。

好消息是,除了登莱之间沿海的几处传统金矿,已经恢复并扩大开采之外;在倭国的前期准备和经营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其中最重大的收获,就是作为后是日本最大的金矿产地之一,也是这个时代相对最便于开采,而号称是德川幕府三百年财政支柱的佐渡岛金山,已经被找到了。

因此,目前已经成果在岛上完成了相应浅层开采的探方,并且在沿海河口处建立起来的建议的港口栈桥和临时聚居点。而周淮安手中把玩的这几块颜色斑驳石头,就是从当地多处开坑之后所获的生金样本;虽然看起来貌不起眼,但是粉碎研磨之后就有大大小小的天然金粒、金屑肉眼可见。

但是相对而言的坏消息是,这里从倭国的奈良时代开始就是流放之岛,因此除了沿海几个渔村之外,偌大的岛上居然是人烟绝迹,更别说是有像样的交通和自持能力、稳定劳力来源了;事实上,无论是佐渡岛所属的越州,还是这个时代的倭国都是相当贫穷落后的所在。

要知道,现今的倭国举国户口不过数百万,而以全国之力也只能维持和供养的了平安京,这么一座类别中土大唐的城市,以及居住其中公卿贵族、官吏僧侣们的体面生活而已;至于其他五畿七道地方国司、郡司所属治地;更是介于中土的坞堡和寨子之间的土围子之类所在。

因此,如今哪怕是作为倭国腹心的本州大岛上,尚且许多未曾被开发的荒野地带和莽荒不化的山林部落;甚至在作为都城的平城京附近和其他令制的国境内,依旧有着大批活跃在山林的野人聚落存在;就好比是上古春秋时代国人与野人的故事一般。

因此,想要获得后续开发佐渡金山的劳动力,光靠从大陆运输过去的技师和匠人是根本不够的;还必须就地取材的获取到更多的基础劳动力的补充,才能进一步展开后续的工作;同时就近开进行农业开垦以获得扩大开采规模后的自持能力,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因此作为这条线上的负责人,也因地制宜拿出了多管齐下的一揽子方案;一方面与倭国的朝廷进行交涉,以船团定期航线舶来物的贸易份额,换取倭国朝廷支配之下的奴隶和部民;另一方面,收买和雇佣越后国司所属的武装,从当地的野人和山民聚落中捕获壮丁以为补充。

因为佐渡岛孤悬海上的相对地理隔绝和封闭性;只要有足够的海上力量维持和封锁,就可以确保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的开采活动的保密;当然,同时也要做好发生与地方冲突之后,武力对抗和军事介入惩戒作战的准备,毕竟是财帛动人心,也不乏利令智昏之辈的。

而以当地落后的生产力和技术条件,也不需要太过高端的劳动力;只要又足够的劳动力将矿坑里开采出来的矿石,用水力机关粉碎研磨筛选之后的粗金矿砂,定期直接装船顺着风潮和海流直接抵达登州境内,再进行进一步的熔炼和铸造好了。

至于征服整个倭国什么的,抱歉,如今还不在太平都督府的基本考量当中。毕竟,除了为相对丰富的金银矿脉就近提供廉价劳动力之外,如今的扶桑列岛就是一个充斥着贫穷落后和蛮荒之地的边僻之国,就算是打下来的后续维持和占领成本,也完全是得不偿失的鸡肋所在。

还不如利用文明上游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落差优势,对其进行倾销式的收割和影响渗透,然后间接的扶持一些利益代理人,以当地政权的名义代为后续的压榨和剥削当地好了。而相比倭国的征拓过程当中相对的波澜不惊,如今打成一锅乱粥的新罗就更加热闹多了。

至少,在崔致远这个头号带路党为旗帜的号召和影响之下,如今已淮南兵为核心的所谓征南行营,已经将影响力横跨了新罗国九州五京的南部武、康、良三州大部;可以说除了新罗王京所在良州北部之外,二十多郡的大小百余城邑都在起直接或是间接控制下了。

而且他在这些新罗本土的直接控制区内,还巧立名目的变相推行起了诸多太平军早前实行过的方针政策,也自然遭到了形形色色的激烈反抗或是阳奉阴违的抵触;也导致了此起彼伏的军队骚变和地方动乱不止。但都未曾动摇他推行新政的决心。

因此,在这个对抗和博弈的过程当中,甚至连京城来的王使都在道路上失踪了两位;还有好几家真骨出身的大贵族和数十家六品头以上的中小贵族,被流窜的乱党和盗匪所破灭;数百计的庄头、村主、部民长等地方豪强,就此被镇平或是身死族灭。

因此,现如今除了没有公开发出讨伐的王命之外,崔致远所在的征南行营已经和王京方面彻底撕破了脸面,而只剩下最后一点遮羞布所维系的脆弱平衡;但是相对于北方愈演愈烈的叛乱和割据之势,同样一筹莫展的王京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只能在私底下斗而不破的角力当中,与这支横跨三州境内形同自立,却还在名义上归属朝廷的地方势力,形成了某种颇为微妙的动态平衡;因为,以当初淮南客军为骨干的征南行营已经扩充到上万之众,此外还有各地武装的民屯上百处,编管下的丁壮十数万计。

然而,这时候作为台面上首当其冲的崔致远,不但被出身的六品头崔氏本家除谱出籍,还因为发兵清查治下的清凉山海川寺不法事,并闯入搜拿鹫栖山通度寺中的藏匿盗贼;而在事后被新罗九山五院为首的僧团斥为不敬佛法的“当世邪佞”。

可以说那些崔致远昔日在中上层的贵族官吏中,所结交的密友、故旧,还有聚附在身边的下品头子弟、在野士子等追随者,除了少数人和大部分渴望翻身改籍的良人、平民和奴婢、隶民之外,其他都在众叛亲离当中承受不了压力相继背弃或是辞走了。

最后,反而是剩下来的那些少数旧识当中同样求学过大唐,而出自中事省、宣教省、崇文台等近侍署僚的崔彦撝、朴仁范、崔承祐等同族、同年,所构成的宾贡生群体,还有个别在野的大儒王居仁,相对坚定的站在了他这一边,而称之为“当世良心”“清流典范”。

因此,新罗国内为数不多的士林居然因此分裂成了保王、扶朝、守乡和辅南等数个派系,而大儒王居仁,前中事省校书正崔彦撝等人所推崇的崔致远,则以金海京为中心被称为辅南派或是改新派,而相互以告贴榜子,引经据典的口伐笔诛不休。

然而到了这一步,崔致远所在的征南行营也是到了某种瓶颈,而暂时无力继续扩展地盘和控制区域了,转而继续巩固地方和推行改新之政。这时候,新罗中部和北部各州的混乱局面,也终于在一番兼并和乱战当中,演变成为了跨州分布的几大割据势力。

其中除了声势最大已经占据北原京和朔州大部的豪帅梁吉之外;尚有出身新罗佛门九山之一的世达寺,自称新罗第四十八代景文王的庶子,而率党羽占据了铁原郡兼有汉州西南部的僧人善宗。

以及自称义军将军而率部占据了竹州郡,又兼并了溟州沿海的豪酋箕宣;还有土豪出身假称授命太守而窃据了沙弗郡和朔州北部的阿慈个;原本是松岳郡道使王隆自领为幢主所控制的汉州北部,及延边个军城、寨垒等五大势力而已;

而在新罗中部的熊州、尚州之间各自争夺地盘和兼并割据势力的同时,也在相互继续对抗和攻战不止;因此,事实上名义上尚且还属于新罗王京治下的地界,除了受到征南行营所影响的武州、康州和良州之外,也就剩下一个尚州大部,以及孤悬在外的汉州中原京和熊州的西原京了。

至于周淮安所特别交代下去,需要格外留心的甄萱、弓裔、王建等后高句丽、后百济的创始人,却是尚且不见丝毫踪迹;就像是就此泯灭在了历史当中一般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既然平卢军已定,河北境内也逐步平定后,跨海加大对于新罗攻略的投入也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这时候,一则来自河北境内的急报,却是再度打断了周淮安屈指可数的海边度假时光。而让他有些遗憾的看着正在帷幕背后,专门挖出来的大海水池子嬉戏的曼妙身形。

“出征松漠、饶乐二都督府的平卢军,居然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