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纷纷 下

唐残 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纷纷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纷纷(下

天亮之前,太平军就已经肃清了桂州州城中的大部分区域,就只剩下还在负隅顽抗的零星几个据点了。事实上,这些不明的敌人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夺回城门的那一刻起,城陷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他们就是本地的土团……”

看着成串被押过街道的俘虏,周淮安略有些惊讶的道。

“那驻防本地的义军又算什么,都到哪里去了……”

“大多已经被牂害了,已经在内城城壕內觅得尸骸至少上千……”

负责大索全城的葛从周却是有些表情沉重的道

“只是有少数躲入民家而得幸存……而出来告求……”

“把所有未在当值的人都给叫过来吧……”

周淮安不由的重重叹了口气。

“我要当众办一场祭礼了……”

“真是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

随后,在哪怕覆盖上石灰也满是尸臭的壕沟边上,周淮安对着一众聚集起来的部下们高声现身说法道

“现在还有人对那些士绅、豪强之流抱有侥幸和宽纵的心思,想要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的话,这就是最直观的下场啊……”

“我们做的乃是要打破这世间不公的义之所在,但却也是要掘了这些贪婪无度之辈,趴在穷苦人尸体上敲骨吸髓之辈的根本……又怎么能令这些豺狼之辈真心悔过和赎罪,放下成见和过往来与义军合作、妥协呢……”

“在义军的刀口威逼下,他们或可虚以逶迤的欺骗瞒混一时,装出一副良善无害予取予求的柔弱无害姿态来……但是一有机会就要反攻倒算和变本加厉的残害回来的……”

“广大义军将士们或许无畏拿刀枪的敌手,但是对于这种慢慢无形割肉的软刀子,或是麻痹大意之后的背后暗算,就未免有些防不胜防的缺少戒心了……”

“而躺在这里的义军兄弟,就是那些放松警惕和戒心之后,死无葬身之地的最好写照;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深以为鉴……”

“决不妥协,。”

“势不两立。”

“报仇雪恨……”

“绝不饶恕……”

“杀尽狗大户……”

“铲除一切土豪劣绅……”

底下已是一片挥臂如林而吼声如潮了。然后就是那些被俘获的土团头领及其帮凶,还有城中大户、缙绅的所有男性,被押解过来而逐一按倒在了这篇沟渠边上;

又在一片同仇敌忾的呼声震天之中,无论他们怎么痛苦流涕或是叫骂、哀求,都毫无例外的被砍下人头再抛进沟渠里作为祭礼,最后是在场的额每一名将士都要端一铲土过来,轮番将这段沟渠给彻底掩埋起来,并在立碑刻字以为某种纪念。

而这显然就是义军过之后,未能除恶务尽的结果和后遗症了;虽然他们清洗了城中的大户、富人,但是那些散布在乡野里的士绅、大户、豪强,却是乘机在短时之内重新填补了城中上城留下空白;

作为岭西节度使挥下第一大经略使桂管经略的治地,桂州十县算是群山之中难得一片物产颇丰的富熟之地,因此也是当年来自湖南、江西、剑川的各道长征健儿,所重点戍防之地。

再加上当地的民风彪悍而好狠斗勇,所以长久以来朝廷招募当地的青壮往戍安南,也成为一个惯例;当初的管桂经略使,如今正在太平军掌握当中编写回忆录的官军老将李攒,就是藉此为根本而在柳州到贺州一线,将尚让为首的义军大部足足抵抗了数月不得寸近。

直到当地的那些客籍戍军,因为粮饷不继和久戍思归的情绪,而哗变和闹将起来将其驱逐出奔;桂州为首的桂管各州才得以相继落入到了义军的掌控当中;但是黄巢麾下的义军也只是分兵控制了;州城在内的部分城池而已。

而在桂州十县的乡野之中,则是由这些自发兴起的土团势力所变相掌控了;再义军主力还算是势大的情况下,他们伏低做小的姑且蛰伏起来一时,但是当义军大部相继北上而后方空虚之后,就不免会胜出各种别样的念头来了。

桂阳大豪陈彦谦式的例子显然不会是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在这里也是无独有偶的不乏其人。只是他们都暂时联合在了一起而以更加隐蔽的手段来针对性行事。

然后,在逐渐发生的各种日常各种琐碎事件的拱卒式试探当中,利用熟悉地方渠道和人脉的优势,将本地驻防地义军别部给逐渐的孤立和架空起来;

原本他们还需要这些驻留义军来保持明面上的掩护,并且从转运的人货物资当中获利的需要;所以还以相当热情合作对象和协力者面貌进一步麻痹了驻留义军的将领。

而进一步将这些人给更多引入到城中各个,出身微贱的义军士卒既不熟悉也不擅长的岗位上去。等他有所醒悟过来事情已经是晚了,只能在部下纷纷被拉拢和腐蚀,坚持义军宗旨的人被排挤和残害的七七八八,又舍不得身家性命的利害威胁之下,继续与之保持明面上的合作,而实为受其摆布的傀儡尔。

然而最后他显然来做个公推的傀儡都求之不得了。这些地方豪强、乡绅所发起土团势力,得到北面义军两路主力相继大败的消息,再加上广府的驻留义军也因为内讧死伤惨重的变故之后,也开始动上了就此自立和称据一时的心思了。

但是因为内部许多意见不一,又舍不得过路输送船团的好处,想要就此拦截做上一笔大生意,这才在迟疑不决当中拖到了十几天前,确定了江汉上游的江陵方面也是危在旦夕之后,才决心发动起来;

把那名作为傀儡和招牌的义军王别将,连同在当地的亲眷一起给拖出来砍了祭旗,就此宣布光复和归还朝廷的治下,然后相互委任了一大堆的刺史、长史、司马、别驾、主簿、典史、参军之流。

但是未曾想到的是,他们随后陷入内部利益瓜分的扯皮和撕逼,各种串联和拉帮结派尚还没有得出一个基本的结果来,就已经被从广府远征江陵的太平军给重新找上门了。而他们甚至连公推的领头人和明面上的交涉代表都没有决出来。

然后发生的事情就自然而然了。各家拼凑出来孤注一掷的夜间袭击失利之后,就免不了被乘机夺城的太平军给逐一的抄拿出来杀全家了。

因为是军情火急而不能耽搁太久,所以没有太多时间停留下来来进行甄别和调查,再推行那公审之事;所以是快刀斩乱麻式的先把所有豪门大户一扫而空了;这也是在安南之地所实行过

先惩罚性的处决掉其中能够找到的成年男性,再把妇孺连同土团军的俘虏押解到广州去另作处置。后者分配到矿山当中去充作劳役补充,前者就近安置在工厂附近的特殊劳动营里,而在女营代表的监管下从学习最简单的自食其力做起。

这样做虽然不能彻底决绝真正的问题根源和反抗苗头,但是却可以让这些对方残余和旧势力,在一年半载的短时内不再成为义军所要面对的问题;

就算是乡间剩余的地主豪强们,依旧普遍抱有不合作和对抗的态度,但是在失去这些实力较强的领头人及其武装力量之后;想要重新串联和沟通形成新的合力,并且重新组织武装和决定出新的土团头领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此期间有相应的时间和缓冲,来让广府方面派出更多合用的官吏和基层办事人员来,配合着探报、普查、工作三支队发动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更进一步的处理和消灭掉那些,躲过初期的清算却民愤较大的余孽,或是暗自隐藏起来待机而动的不满分子。

然后把新的屯田所和编管安置地给建立起来之后,就在当地真正打下了一根契子,而通过圈地和安置手段,正式拥有一批本土既得利益的拥护者;然后就可以以这些人为依托推行更进一步的土地清丈和人口搜检、登籍的工作;

在周淮安的后续计画当中,最终目的就是把那些乡里基层,世代被垄断和把持的人身关系和舆论主导权,从那些受打击的乡绅、豪强大户手中给逐步的夺取过来;只要有足够外来新事物的对比和参照样板,他们对于乡里所坚持的封锁和垄断终究只会变得不堪一击起来。

然后,以桂州境内初步成型的核心模范示范区和成熟经验,再进一步推及到岭西北部桂管十三州的主要平原地带和农业产区当中去;最终在经济命脉和政权组织上加强对当地的管控和后续影响力。

当然了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周期。其中并非没有反复和波折,也不乏长时间的对抗、拉锯和矛盾冲突。但是只要执行的人能够持之以恒的坚决贯彻下去,那不怕出过谬误也不怕走过弯路,最终的胜利者依旧还会是太平军所主导的一方。

因此,桂州州城固始县既下,接下来位于上游的灵川县、临源县,还有作为古灵渠南端起始点兼关塞的秦城戍,也是相继鼓荡、望风而下,而毫无抵抗和波折的落入到了义军手中。

当地的士民百姓更是有相聚“壶浆箪食”之举,就好像是发生在州城当中的那场变乱和背叛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一般。也让义军在此行沿途的种种作为,充满了某种“畏威不怀德”的讽刺意味了。而获得这些地方的另一种好处也由此慢慢体现了出来。

就是通过沿途征收仓禀库存和查抄大户、士绅所得,不但让义军手中携带的钱粮翻上一番,还有大量的剩余来用作后续招徕和赈济贫苦民众的各种安置项目。

因此仅仅在桂州境内耽搁了三天之后,出征的大军就已经行进在了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高如刀削的深峡古运河之上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