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闻通鬼魅 下

唐残 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闻通鬼魅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闻通鬼魅(下

再次为义军所轻易收复的饶州鄱阳城中,为了庆祝这场艰苦卓绝来之不易的巨大胜利,冲天大将军府已经在这儿连续大摆流水筵席足足两天两夜了。

因此,到处都免不了大筐大筐的蒸饼、米饭,与酒肉、汗臭味混杂在一起的气息,以及形形色色喝的醉醺醺或是或是醉倒如泥的身影。

而端着一小壶老黄春的杨师古,也端坐在冰冷的城头上,有些无奈且无力的看着这一幕;要是官军回头杀过来的话,只怕义军上下是要浮出惨痛的代价的。

然而,现在他说的话已经不再管用了;或者说就算他愿意开口提醒和交代的话,也没有多少愿意听得他了。哪怕是那些与他亲善和相熟的人,也只剩下明面上的客套和例行的礼敬而已,眼神和表情中却多了点说不明道不清的味道。

尤其是在这个一波三折的巨大胜利之后,他发现自己成为了大将军府当中最是尴尬的那个人了;哪怕他在战斗的最后关头主动走出自己的软禁之所,而说动了那些看守的士卒跟随自己,收拢了城中溃败下来的残兵,又几度打退了占据了大半个城池的官军,保住了城外本阵后方的城墙不失。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跟随自己与官军死战不休坚持到最后的士卒们;在黄王和军府重新回归之后,就迫不及待重新与他拉开距离或是撇清了干系。是以大多数人都得以叙功当前,而为由他这个反而没有了任何的说法。

想到这里,杨师古不由有些怅然的饮了一大口老黄春;他虽然不在乎这些许功名上的利害得失,但更在意的是黄王是否在这件事情上因此对自己有了芥蒂,这才迟迟未又有所决定啊。

味道绵长的老黄春入口之后,持续的后劲随着涌动的血液,慢慢在他泛红的脸色上显透出来,也让他纷乱如麻的心思愈发的百转千回的惆怅与。所以他一杯接一杯的很快就把自己给灌醉了七八分,然后有些浑沌而麻木的头脑里,却是像走马灯一般的闪过过往许多事情的点点滴滴。

“杨师古呀杨师古,你怎么能如此荒废和颓丧,你不是发誓要追随黄王廊清宇内,看到义军上下都过上好日子的那天么……”

待到冰冷雪花再度纷纷扬扬而下,又飘落在他额头、鬓角、脖颈之间的激灵刺激,让他终于鼓起了勇气来。决心对黄王好好跑坦诚一番心怀,把话儿都给说开了,自己也就问心无愧了;也许还能继续为义军的筹谋和打算下去。

毕竟自己的一切的初衷还是为了义军的前程和存续之道,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私心或是其他不可见人之处啊。而他在义军的事业上投入的心血和寄往,可是有目共睹之下的啊。

然而,他脸色微醺的来到了临时军府所在的府衙前,却径直在大门外被有些陌生的巡哨士卒给拦阻了下来:“来人止步,军府重地,擅闯者死……”

他不由错愕了下自己出入军府什么时候要受到这种限制了;也许这是战后的衣食戒严吧,他如此告诉着自己而而拿出右军师的身牌,給示对方。

然后又在大门前等了一小会,才有一位有些醉意醺然还带着些许脂粉味的军校脚步不稳的走了过来,看见他不由一愣而切声道。

“是杨军师啊,劳您久候了,我这就给您进去通报一二……还请先到门内避风处烤烤火吧……”

然后又等了一阵子,就才见这位还算熟悉的军校转身回来,却是满脸无奈的道:

“真是对不住了,黄王今天在招待新来头领的大宴上,多饮了几杯已经酒力不胜的歇下了……您可有十分要紧的事情,要叫起他老人家呼……”

“那我就明日再来好了……”

杨师古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方才酒力上头之下有些孟浪和唐突了,不由有些黯然的转过身去。

然而当他绕过府衙的围墙,打算回到街对面自己的临时居所时,却看见一连串满载这各种鸡鸭猪羊和其他食材的大车,在许多赭衣士卒的押送下径直前往府衙的偏门而去。

而在风声送来的隐约叫喊中还可以听到“别拉下了这是黄王亲自交代的还得继续开宴……”,杨师古却是心头一冷,只觉得这府衙墙后的灯火璀璨变得有些迷离、怪诞起来,而脚步沉重的踏进了自己所居住的院落当中。

当第二天正午,他再次带着随从和连夜写下的章略和建言,前往军府所在之地提出面见黄王之时。总算就被迎入了內院的左厢等候,而不用挤在门洞里受风吹雪落了,还有滚烫的茶汤不断续着。

然而,与他一起在这里等候的还有七八个明显陌生的义军将领,他们都不免一边大口灌着茶汤,一边用好奇而敬而远之的目光,打量着明显与大多数人有些格格不入的杨师古。

然后才有另一名杨师古认识的属官冲忙过来致歉道:

“这些不长眼的东西,怎么能杨军师安排在这处呢……还不赶快给我开了花厅好生招待……”

然后他又宛声道

“眼下可真是不巧了……黄王今个儿起得早,已经往城外去巡营了……保不准儿啥时回来……只怕要您久等了……”

“无妨的,那我就且耐心等下来好了……”

杨师古且不以为意的摆手道。

然而他在心中还是不免叹了口气。自从打了这场大胜战之后,军府之内各种繁文缛节的排场和不知所谓的体面,却是故态重萌的越发讲究起来了。

结果他在花厅里翻着书册这一等,就是等到了天色泛黑也没有消息。然后是另一名与他相熟的属员送来了小案上的饭食,而悄声对他道:

“军师啊,你没有必要再等了,黄王不久前已经传了话回来,要留在外驻的营中过夜了……”

等到了第三天,他犹自有些执拗的前往大将军府等候,却得到了另外一个消息:黄王已经带领部分所属引兵前往衢州了。

杨师古的心情却是一下子当场黯然了下来,与黄王相关这些事情居然就没有任何人向他通报,也没有提及要招传得他跟随效力,就像是一下子把他给冷落和遗忘了一般。

然后他满肚子心思走出来的时候,却又无意在花厅后的廊道里,听到了两个脸生的将校在抱怨着什么。

“这姓杨的真是厚颜的很,亏他妄称个军师的名头,可曾在这场大胜当中有过出力的寸功么……”

“据说先前局势危难时,也只会说些动摇军心的丧气话;现今却不死心的想要找黄王讨个说法,世上又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呢……”

“黄王待他还真是仁至义尽了,这厮怎生还那么的不知趣呢……累的我们也不得消停啊……”

“就是,就是,世上那有这么容易过去的便宜事情啊……”

这一刻的杨师古,就像是被挑破了心中的某层坚持和执拗,当场情绪涌动如潮的重重叹了一口气;自己也许真就是那个多余的人。他一下子像是老了许多岁一般的,挺拔的腰背也有些佝偻下来,而转身慢腾腾的独自消失在雪花飞舞的灯火阑珊之中。

而在府衙的鼓楼之上,曾经与他交好的掌书记黄睿黄睿也在叹息着

“总算是走了啊……还真实令人困扰了……再这么下去,只怕军府都要有些非言和议论了……”

“这杨子系终究还是要晾上一晾为好,”

而在远方军营当中,黄巢对着提到他的左支使赵璋道

“不然怎么能够明白我的一番苦衷和用心呢……可是有好些人在我面前提议过,要追究私自抗命和动摇军心之过呢,我至少还保全了他的军师职衔啊……所以还是让事情冷一冷,过些时日了再说吧……”

然而赵璋虽然不再言语和继续劝说了,却是在心中重重叹了口气。黄王的这番用心和态度看起来挑不出毛病,但也要看底下人时怎么想怎么做的啊。

尤其是以另一位军师李君儒为首的义军元老派,还有崔缪为首的新投附官吏群体,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推波助澜或是排挤打压对方的机会啊。他还打算拉杨师古一把作为自己的潜在盟助呢,现在显然也指望不上了。

这时候,外间突然传来一阵激荡的欢呼声:

“找到了……”

“找到了……”

“找到张要命,张狗贼的首级了……”

随即,一个烟熏火燎过却尤可看清楚依稀面容的头颅,被装在盘子呈现在了黄巢为首的义军高层面前。而让他们在各种激动的表情和神态之中,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哗然和喧声来。

甚至有人当场嚎啕大哭起来,口中喃喃哭喊着那些曾经死在这位官军名将手中,许多亲朋故旧和同袍战友的名字;还有人难以置信的上前端详了又端详,反复就是不敢相信这位曾经把义军赶尽杀绝,或是逼入绝境的恶贼,就这么死得只剩个脑袋了。

而作为其中最是从容淡定的黄巢,却是深喑这个首级的来源并非义军士卒直接所获。事实上以这位的雄勇善战和狡诈机变,就算是取胜之后的义军也未能成功的留下他来,而被打穿了至少十多道的拦截和警哨的人马突出而去。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杀机,却是来自那些不容他逃回去,而在高骈面前追究兵败之责的那些人。所以他们给设置了一个简单粗暴的陷阱,追随他的扈从当中有人暗自留下沿途的记号,出卖逃亡的路线和方位;

然后,在张璘成功逃回到一处旧部占据的据点时意外就发生了。数千名不明来历的“义军”问询迅速包围了他所藏身的据点,而用事先准备好的火烧烟熏手段,将这位一代名将连同上百名的残余将校,以数倍的死伤为代价给活活的困死在其中。

随后,这个首级就被以相应价值不菲的代价,通过某种渠道交付到了黄巢为首的义军手中,算是担下了这个斩杀张璘的偌大名声与干系。想到这里,黄巢亦有有些自矜的下令道

“把这狗贼首级挂到旗杆上去,随我的大纛一起巡游各处……”

又在数日之后,一直闭门不出的杨师古再次接到了来自外地军府的传令。

籍着斩杀官军名将张璘的势头,让他以新任命的大将军府善后处置副使的身份,前往东面的湖南各州,收拢那些地方上的义军残余;并藉此将滞留在江陵的军库使刘塘给交涉回来……

而在淮南扬州的江都城中,痛彻心扉的嚎哭声从淮南节度使兼使相、渤海君王高骈所修炼的紫云阁上爆发出来。

“痛杀我也啊……”

“梓铭你怎么会就此弃我而去了呢……”

“十万大军就这么败了,数万本阵的行营精兵,怎么就随你顷刻覆亡了呢……”

“真是失我肺腑,断我肝肠啊……”

而许多具被暴怒之下肆意打杀的奴婢和道童的尸体,就这么横错散落在了廊道与阶梯之上,而哪怕四溅的血水和污物早已经冷风中凝固发黑,却根本没有人敢于上前去收拾。

无论是在场的诸多高氏子弟,或又是一众幕府属僚、行营将帅,地方官吏,都是一副噤若寒蝉而

最后,还是被共推出来与高骈最为亲近的方士吕用之,在众目所望之下举步维艰的踏上了阁楼之中。然后又在漫长等待当中过了许久之后,声嘶力竭的嚎哭声终于消失了。

随之而来的是年轻方士吕用之所带下来的,关于这位高使君要就此闭阁不出好些日子,为阵没的张讨击超度和祈祷的手令。因此所有事情,都将通过这位年轻的“吕先生”来转呈和递送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十几个相应的委任和一连串人事变动;比如吕用之就此当任幕府筹办使,一应所需淮南上下皆须仰供之不得有误;左右莫邪都就此大举扩军马为左右厢各五千人,而以名不见经传的裨将张处一等人,为左右四厢中郎将,

其他高骈麾下的大将除在外任事的梁缵外,陈珙、冯绶、董瑾、俞公楚、姚归礼等人,以备敌为由皆有相应的新任命和安排;府中的十多位高氏子弟或是族人,也都得到了外放各州的职位……

然而在此种情形之下,在场竟然未有人能对此提出异议和反对,或者说是来不及反应过来,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位刚刚出炉的新贵,自然在身边聚附起来的人群簇拥之下扬长而去。

“这可不行,我须得面见令公陈情”

这时候才有一个声音响起来,却是在幕府当中充为记室的新罗人崔致远。

“正巧我有消息禀告,且随你一同前去……”

新从外地赶回来的梁载谋,亦是出声附和道。

“同去”

“同去……”

“断然不能让人蒙蔽了令公啊……”

其他人也像是恍然大悟过来,而附和着叫嚣起来。

然而,第二天扬州城中就流传着新的消息,以记室崔致远为首的一批幕属触怒了高令公、高郡王,自此被下狱戴罪又经筹办使吕用之的额求情,才得以免于刑罚而贬斥他地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