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长 下

唐残 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长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长(下

当周淮安意犹未尽的走出来之后,犹自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叹。

好吧,女人的情绪果然都是天气一般的不可捉摸和预料啊;方才还是要死要活的,一会儿又是了无生趣的样子,一会儿又转而宛然开朗,甚至变得有些生涩娇羞而又温柔亲切起来。

连带周淮安在美人儿当面宽衣解带的曼妙行举之下,最后还是没能把持得住自身;而仓促来了一次口舌之快的体验。如果不是外间传报的声音打断了这个过程,他倒是还想继续一件件的厮磨和缠绵下去呢。

这一次却是有意料之外的人来访。

“在下就是马祥,人称我马大耳朵。。虚兄弟也这般叫我好了。。”

临时的驻地当中,一名看起来浑身伤痕累累而处处瘀斑,生的颇为粗壮豪气的义军老将道。最显眼的就是他眼角一直裂到脑后的长疤,以及左边仅剩下的那只比常人大得多的耳朵。

“实话不瞒你说,我是打算率部来投你的,就不知道肯不肯收哩。。”

周淮安不由惊讶了一下,自己虽然一直在暗中拉人和挖墙脚;但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一个义军老将,想要带着部下来投附。而对于义军当中有字号的头领和将官,太平军多少也建立了相应的记录。

比如,这别号“马大耳朵”的马祥,可是个地地道道的义军老兄弟;带领乡党参与起事的时间甚至比黄巢更早,也远不是柴平那样的义军少年可比的存在。

“却不知我有何德何能让马兄弟来投奔啊,”

周淮安和颜悦色却又是开门见山的道。

“若是想要一个安身之地的话,大可以带着贵属和身家前往广府安宅置业,优裕的度过余生便就好了。。”

“我可没剩下什么身家和花销,只有身边一班快要打不动的老兄弟了。。”

他却是毫不思索的道。

“现在黄王那边有的是人手可用,已经逐渐指望不上我们这般老兄弟了;倒是听说虚兄弟这边愿意收纳各色人等的消息;是以在这儿缅着脸儿求个人情,看看能否谋些事情来做,哪怕给块田地去佃种,也算是权宜安身了。。”

他看起来姿态放得很低,并没有那种排资论辈的底气和自持。却又让周淮安不免产生了某种好奇心和探究欲,究竟是发生了怎么样的事情,才让他们动起了转投他人的心思啊。

然后周淮安又与之攀谈了几句才知道,这一切始作俑者的根源还是在于当初;太平军相继收容了奉杨师古之命出奔外逃的数万百姓和家眷所属。如今这些人安顿下来之后,绝大多数也不再愿意回归到颠沛流离的转战生涯当中去。

但是太平军与义军本阵的联系恢复,相应的书信往来也将现状给扩散到了旧日的亲朋故旧当中;再加上太平军这段时间在私底下一边做生意,一边拉人的行为十分活跃;所以就连他这样的老将都不免动了心思起来。

当然了,这只是他明面上的说辞;私底下恐怕还有用其他不足为人道也的缘由和因素使然;比如,据周淮安所掌握的部分情况和内幕消息。

大将军府麾下的义军本阵内部林立的大小山头之间,也是有着老兄弟和新晋头领、河南故旧和荆楚、淮上部众、长恒子弟与冤句乡党的诸多差别;甚至在大将军府内部的幕僚、属吏当中,亦是原从和新附、戚里和族亲的区分。

只是这些个存在一直随着义军跌宕起伏的征战形势,而有所消长变化而已;难道是这其中出现了什么状况和衍变么。

虽然自己治下的太平军势力,让别人当做了老弱病残的收容所在。但是周淮安并没有什么生气的地方;因为这同样也是一众潜在的声望和号召力,只是需要时间的酝酿才能发挥出作用来呢。

毕竟,这些人都是有亲朋故旧的;他们同样也会有老去的一天,同样也因此为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的。相比之下划出个闲余庄院来供养他们一段时间的成本,其实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敞亮大放的天光之下,赴宴归来王重霸也站在的水军快船上,慢慢打量沿河的情景。只见远处的青山如黛而阡陌如织,近岸则是林立茨比的营盘。虽然相比来之前已经变得减少了许多,但是反而呈现出一番整齐而井然有序的意味来。

这一方面是其中相当部分义军人马,都已经被调发出外攻城略地,扩大以军的活动范围去了;另一方面则是这段时间里大将军府“立规矩”和“整行伍”的成果;

而他麾下的水军同样也在其中,参与出力和直接处置过不少;比如从水上配合着镇压和收并那些,试图据以作乱的别部人马,或是把那些试图脱逃过江的队伍给拦阻和截击下来。

所以为了感谢他个人在其中的出力和表现,私下里还是明面上都来自大将军府当中的人,请他大宴小会的喝了好几次酒来联络感情;今天这一次自然也是毫不例外的,只是却又表达了更进一步亲近的意思和用心。

“乖乖嘞个洞,他们也真舍得给出来啊,这可是都掌一路的水师大统领啊。。”

他身边一个亲随笑嘻嘻的道

“只要愿意带人转过去,就要什么有什么的不用再受制于人了啊。。。”

“难道你动心了么。。”

王重霸却是不可置否,又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的确是有点儿动心啊。。毕竟是自己做主一方的统领啊。。任谁都没法不为所动吧。。”

这名亲随却是涎着脸毫不掩饰道

“还算是你老实,不过。。你得知晓,人最贵有自知之明啊;”

王重霸却是对他感叹到。

“你觉得我们眼下的这番局面和气象,是靠谁人才能得来的啊。又是靠什么凭仗才得以克敌制胜于江上的啊。。那些人只看得到我们眼下的风光和气派,却不晓得我们可是水师的基本干系啊;”

“我们虽然号称是纵横江上的水师,但是发端起来的根子和凭仗还是在陆上的。一旦离开了那些岸上经营良好的港埠、船厂和赖以补充人手的船民鱼户;那再多的水师也不过是随波逐流后继无人,根本经不起折损的无根飘萍而已。。”

“而他们自己连稳定的生聚之地都没有,又凭什么给我们夸下天大的海口,敢说要什么就有什么呢。。也不过是诱之以利的一时权籍手段而已。。”

“再者于公于私而言,领军对我辈都是有恩在先而任重在后,是多么昧了心肠的人才会弃之不顾啊;又有哪家的义军头领敢长期重用,这般为利所趋而忘恩负义之徒。。”

更何况,王重霸还有不能明说出来的言下之意;要知道大多数水师士卒的家眷和名下归属的军分田,可是都编管在在江陵境内呢。更兼江陵已经设立了大讲习所的江陵水军分所,日后一应队正以上的迁转事宜,都需经过再训和考较合格方可放行。

如果真要有人不顾一切的撕破脸另投他部,麾下部属和士卒当中也有很大概率,被各级派遣的虞侯所号召和煽动起来,而径直将首当倡议者给当场捆拿住呢。

毕竟在如今太平军已然气象初成的格局下,除了少数丧心病狂或是野心过甚的投机之徒外;没有人会轻易放弃唾手可得的待遇和田产,以日后安稳生活的预期为代价,去冒险投机所谓的其他前程和出路。

“所以说,这次回来之后,还是道虞侯司那儿报备一声吧。。”

想到这里,王重霸继续吩咐道。

“勿论有没有真实的干系和内情,都是军中为人处世最基本的态度啊。。”

听着这些的话语,站在稍远处的护兵当中,却是有两个年轻的面孔目光闪烁着交流了下眼神,又恢复到了平淡无奇当中去了。

广府城中。

来自大讲习所最近一期再训速成班的新结业生员刘德光,也背着制式的硬布行囊,拿着一封不具名的荐书,坐着城中主干道上定时往来长厢马车,心情略微忐忑的前往自己归属的地方报到。

要他原本只是一个闽地小商人家的子弟;祖籍乃是河南上蔡。只是幼时随父亲刘安仁逃避庞勋之乱,而举家迁居到了福建来,以经商为生计总算是勉强安顿下来。

只是世道艰难群盗毕起,先是泉州军内乱又有草贼大举南下;于是他刚刚冠礼就不得不随着父亲一起,为了躲避战火而折变身家,买船出海南下到了广州当地,继续以带来的货物和细软商贩谋生。

然而作为外来的行商,想要在当地立足也是举步维艰而备受排挤的;尤其是来自那些城狐灶鼠的骚扰和是非,也是让人烦不胜烦的。

因此父亲刘安仁也是个有决断的人物,决定凑出所有的积蓄又向同乡借贷来,托请在广州都督府中当任幕僚的旧式关系,给他在谋取了一个衙后门仗小校的身凭。

这样也算是一个在衙的军籍官身,而能够为家里的生意当下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的麻烦和是非。但是就像是天意弄人一般的,那个收了他家托请的人很快就此消失不见了。而借给他家钱的同乡也像是变了个嘴脸一般的催逼起来。

然后就再没有任何然后了;他的父亲在忧急当中病死了,虽然他竭尽全力的想要将生意维持下去,但还是免不了货物被债主们抽走,只身从租赁的院落被赶出来,而流落到寺院里的一处方便院暂寄落脚。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能靠心思机灵而口中能言善道,从城外乡民手中贩些柴禾瓜菜来城中售卖,而勉强维持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常。为了和那些本地人争一个临时叫卖,他甚至被打的满头是血。

他的遭遇使然可以说,也是这个时代大多属同类人的缩影之一。而当草贼/义军继续南下进攻岭外,而沿途的官军毫无抵抗之能转眼就就陷没了。他也转眼断绝了这一点最后的生计。

当他流落广州街头无以为继之时,因为粗通文字和计数的家传渊源,所以被义军新设巡城司招募成了最初一批“从贼”的基层办事人员;

然后因为商人家养成的比较勤勉和谨慎周密的习惯,从最底层的行人、协办、干办、经办、协理、办理一层层做上来。

最终得以在左右巡城司扩选的机会当中,日通过初步的报考而获得了这个再训的名额。

只是当他重新熬过半年的再训之后,被指派到的却不是原来的左右巡城司,也不是他意向中的舶务、商椎、转运、河务诸科,而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社调科。

下了马车之后,他七拐八弯的一连询问了好几次,才找到了这个位于被自己两次忽略和错过的街口僻巷里,曲径通幽一番后有些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老旧的院墙门户所在。

只是这社调科,有是什么奇怪的存在。里面只有一大片看起来空荡荡的建筑和荒废枯死的花木什么的,由前堂正厅的长廊连着好些独立而封闭的小院落,其中是一间间按照统一式样修缮出来的房间。

大多数时间里,这些房间里会有一些据案埋头抄写和翻阅、处理文书,以及时不时抱着相应封好的匣子,频繁而匆匆往来廊道之间的人影;

一切总是那么井然有序而很有闹中取静的意味,看起来根本没有一丝隐秘所在或是强力部门的烟火气息,而更像是某处商家会社里的大帐房一般。

事实上,门外不起眼处挂的就是一块“南海通贸联合”的老旧门匾。而刘德光的一腔心思不禁也慢慢凉了下来,却是自瞅道难道是被人被闲投散置了么。

“啊哈,总算是有新生员过来了。。”

长廊尽头的一处厅堂里,却是发出这么一阵毫不掩饰的牢骚声来。

“还不赶快带进来,尽快交割了上手干活,难不成还留着过夜么。。。当然了,先让他把保密条陈给背下来再说啊。。”

“保密条陈。”

这四个字眼像是灼热的火箭一般刺中了刘德光的耳膜,顿时再让他重新振奋和精神起来。这岂不是自己将要参与机要事务的前提和证明么。

又是四千大章了,感觉大家有点不起劲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