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闻日复日 中

唐残 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闻日复日 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闻日复日(中

而让赵引弓最为深以为然而须臾不离身,又深深陶醉和沉浸其中的,则是一份看起来颇为崭新,却已经被往复搓揉出破损斑驳卷边的事物。

那是来自后世《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节选内容,改头换面称为《百姓工作及阶层分析》的小册子。

开篇明义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鼎革天下的首要问题。”

“华夏过去一切来自百姓的斗争和反抗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在小农经济之下,居以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其实是愚昧且麻木而害怕改变的居多。。。虽然他们总是历朝历代最先起来反抗的群体,但在各种不公和残酷压榨下,只要有一丝苟且得安的可能性和苗头,他们就会继续沉沦和忍受下去。。”

“商人们是时间最有活动力的团体,但也最没有道德和伦理底线存在,只要有一丝一毫逐利的机会,就会不惜辗转奔走于道途,买卖世间一切可以作价的事物,哪怕是绞死自己的绳头也在所不惜。。“

“城镇里的手工业和小作坊主,被职业行会捆绑和束缚了人身关系和经济来源,以地域和行会为堑故步自封而不思进取。。”

“在乱世之间的士人,亦是分化称为不同诉求和追寻出路的群体。出身门阀世家大族和官宦之家的士人,自当是无法违背起阶级属性,而往往打着怜悯民生的旗号盗名欺世一时;”

“然而一旦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就会马上露出真面目来,而坚决而残酷的维系他们所属阶层的利益;毫无怜悯和加倍残忍的对待一切,敢于起来反抗和推翻既得利益和现有局面的卑微存在。”

“出身贫寒的广大士人,虽然不乏同情民间疾苦和痛定思变的存在,但是大多数具有相当害怕激烈变化的软弱和妥协性。总喜欢一厢情愿的指望用最少的代价,或是不流血的付出;来打动贪得无厌上位者而割让出部分盘剥压榨的利益。。许多人最终追求以自欺欺人的手段,将痛苦绝望的局面继续糊弄和维系下去。”

而在他身边不远处,另一小群人构成的临时讨论组当中,也在啧啧称奇和惊叹着什么;他们看起来颇为脸生还带着某种缺少约束的生硬、粗野或是彪悍气息。却是新进从别部义军投附而来,又被甄选出来加入到这个培训班中的新进将官们。

“这是屠龙之术啊,哪怕是最粗浅的部分而已,那也是在教导大伙儿如何争夺人心和气数所在啊;他竟然就敢这么轻易放出来,作为众所皆知之物。。”

“难道那位居然如此狂妄自大么。就不怕这些东西流传开来之后,流落到不该得的人手中,妨碍到自己个儿的大业么。。”

“蠢才,这可是不得了的胸怀和莫大气魄啊。人家既然不怕也不在乎这些东西到处流散起来,自然也自信有相应的对策和驾驭的手段,根本无谓你们这些小心思的想头和杂念啊。。”

“这才是身为一代人主之望的底气和凭据所在啊。。难道还不值得我辈追随和尊从、敬奉之么。。放弃这大好的从龙机缘和前程,难道你还指望带这东西再投回去,那可真是愚不可及了。。”

而在江宁城中的石头城城墙上,奔流的大江和回旋的江风作为背景。

抱着某种李鬼见到了李逵式的猎奇心情,周淮安也见到了这位所谓的“同门”,一个瘦骨嶙峋又形销骨立的已经看不出年纪,皱巴巴的满脸愁苦而相貌精奇的僧人;

“释家虚中,见过大头领万安。。”

在他被带来之前的前因后果,周淮安已经有所大致理解了。这位虚中居然是这个时代难得一位被誉为“诗僧”的奇人,与当代文坛中大名鼎鼎的鹧鸪学士郑谷,殿中侍御史司空图,也是多年的至交和密友。

然而,因为前些日子朝廷颁下厚赏,大索世上与自己这个“逆乱妖僧”相关的人和事物。结果就遇上了地方官富急于求功劳和成绩,而把正在袁州乡野里隐居,又颇有名望在法号里带个“虚”的这位,给以讹传讹的当做反贼暗藏的同党和内应,给捉了起来拷打、逼问。

然后随着义军的大举逼近,又把他当做某种功劳凭证押送往了镇海节度使的理所丹徒;结果在半路上因为各地蜂起的义军之势,而阴差阳错的只留在了江宁城中。于是,才有了这么一次机缘巧合的会面。

“贵属开释冤狱而尽放无辜的大恩大德,释者自当铭记于心。。”

虚中却是低眉顺眼的宛声恳请道:

“如今得蒙脱难,还请大首领念我老迈不堪,放归山林而愿以余生祈福为念。。”

“这怎么可以,佛门不是最讲因果么。。既然你是因我而受此无妄之灾,自然就与我及义军产生了因果使然;自然也要安排相应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报偿了。”

周淮安摆摆手不容置疑的打断他道。

“所以在偿付完这段因果之前,你是不要考虑什么退隐山林、避世清修什么的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义军之中,等候相应的安排好了。。”

“对了,你既然号称当代的诗僧,可曾认识皮日休,可曾认识陆龟蒙否;如今他们皆已在我麾下为生民万众做事;想必你以出家人宽宏度世的慈悲之心,与他们会深有共同语言的。。”

“对了你号称是一时诗僧,大可有往来的许多故旧至交,也可以具名与我,看看有没有能够出来为义军做事,为天下受苦之人张目的。。”

而周淮安这番心意倒也不是无的放矢。之前他就特地让人找来了他的作品拜读一二,觉得在诗以咏志的情况下,这厮还算是这污浊世间难得一股清流了;虽然因为出家人的缘故总有一种避世的情节。

早年这厮云游归来也是真的躲在山中结庐隐修,兼带有教化附近乡野民众之举;这才被加上了“蛊惑煽动愚民”的罪责。算是佛门之中也是稍有高级知识分子,与那些尽在繁华大邑博取名声和眼球,以香火繁盛庙宇宏阔与否为己任的所谓“高僧大德”之类货色,完全是两回事的存在。

然而,虚中却是被这番说得一片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起来,心中却道未尝有见如此厚颜无耻又理直气壮之辈。然而又自觉抗拒无能只会徒害了这身皮囊,满脸无奈且苦笑着双手合十道:

“大头领如此盛情,贫僧。。贫僧委实。。委实无话可说。只能但从所请了。。”

他却又俯首再请道。

“只是我不伤伯仁,亦有伯仁却因我而难。贫僧虽然始终不愿做那背心的攀供之言,但还是不免牵连和妨害了昔日好几位旧友的身家。还请大头领稍加恩悯,能够伺机将其救出或是开释,则释者又何妨舍此皮囊以报呢”

“好说,相信很快就会有所消息的。。”

周淮安思虑了一下突然想起来,实际上他所落网的袁州境内,除了少部分无暇顾及的乡下坞堡之外,已然大部分在太平军的掌控之下了。

因此,这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却可以获得一个颇有名气的“诗僧”,来作为摆在台面上的吉祥物,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起码在太平军倡导的精神文化领域上,也是可以拥有的暗子和后手。

正所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道理,很快周淮安得到了接踵而至的坏消息。

“南面作战的义军,相继在金坛、延陵、溧水、溧阳城下遭遇大败。。”

“什么,句容城也已经丢了。。”

周淮安只能暗自恨恨骂上一声mmP的,这大多数义军的战斗力还真是渣的可以,完全突破了让人有所期待的下限啊。

“曲阿城下的盖都统本阵,已然派人突围来向我方求援”

这又是开什么玩笑,对方麾下可是号称数倍与己方的大军,居然会让人给围困住了。。这简直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

“到底是哪儿冒出来这么多官军的。。”

而在官军新收复的句容城中,先行入城的官军已经迫不及待打着肃清残贼的旗号,开始在四下大掠和各处抢劫民家的行为。

就连身为主将的丁从实也丝毫没有约束或是限制他们的意思,因为这就是他事先为了驱使他们卖命,而许诺和答应下来的好处和前提之一。

望着这些三五成群背着大小包袱,牵着牲口或是拖曳着哭哭啼啼的妇人,往来穿梭于街头巷尾;或是游荡在大街上的时不时砸门敲窗,一旦发现有所动静就毫不犹豫砸破进去,激起一片尖叫哭喊声,或是满脸晦气带着身上新鲜血迹,悻悻然退出来的官兵们。

尤其是一个稚气未脱堪堪只及中男岁数的新卒,在诸多恶形恶状的正卒和老军的叫嚣和起哄下,满脸潮红的从一所铺子里走出来,然后又被一个光着身子的妇人,疯疯癫癫的追出来嘶哑叫喊这又抓又咬,脸上挂不住愤而将其砍劈得满脸是血的时候;

丁从实不但没有生气和呵斥之,甚至露出了某种缅怀和会心的表情来。

因为他也想起了自己早年从军时的经历,那是自己还是十五岁之年,就随着舅父加入了庞勋之乱而兴起的乡兵之中;然后又被收编征召进了常州团练;而他并不怎么美好的的初次体验,就是在一个无名的村妇身上。

然后他随着官军的往来征战,不断的屠戮和镇平那些层出不穷的饥民、流盗,乃至是别乡的土团、乡兵;而他所能品尝到的女人滋味,也从粗手大脚的村野妇人,到殷实之户的小家碧玉;又到富家乡绅的闺秀,教坊行院的群芳。。甚至是官宦之家的贵媛,也不是没有遭遇过。。。

只要他还能拿得起刀而这乱世持续不定;自然就会把形形色色身份的女人,在破家之后给送到他的面前来。这也是他们这些世代从征刀头舔血的本地军伍子弟们,习以为常的生平了。

只是在策马走了好几个街区,又调停了和处置了数起不同官军所部,因为彼此越界和相互争抢财货。瓜分不均而闹起来的矛盾和冲突之后。他却始终没有见到预期当中摆出香案,用鲜花彩表来恭迎官军的士绅、贤望的存在。

“难不成,这城里到处都是不识抬举的货色么”

而在他身边的亲随却是越界有些安耐不住的抱怨道。

“都到了这一步,还没有人出现谢礼和犒军么,枉费我们一番辛苦厮杀,赶走了贼人的功夫和苦劳了。。”

然而在这个时刻,丁从实反而变得越发小心和审慎起来;因为这种状况实在太不寻常了。随后他就让人撞开一家被贴着封条,而内里早已经满地狼藉的大宅院。

然后从聚留在里头又被惊吓的一哄而散的人群里,终于找到与这家人的相关的一个小厮和一个老苍头;这才从惊骇异常的对方,充满语无伦次的讲述当中,知道了一个巨大的噩耗。

原来这句容城中稍有点分量的人家,都在城陷后不久就被那些草贼,根据户册图籍给按图索骥的找上门去;一一的抄家没族,又几乎一个了不漏的全数押解出城走得不知所踪了。

因此,城中这些豪门大宅和官邸园林里,就只剩下一些被草贼强行遣散又不愿意离去的奴婢、仆役之流;还有一些则是侥幸逃过一劫的远支旁系族人。或又是被城中流离失所的贫民、穷汉,乘机雀占鹫巢的享用起来。

在就地砍杀了一批这些玷污贵人居所的泥腿子,好好发泄了一番之后丁从实这才想起来另一件事情,连忙对着左右下令道:

“快让城中那些部伍停手下来。。”

“这怕是有些不妥吧,都将可是答应他们要好好的”

身边有一名部下顿然出声劝阻道。

“不妥也要给我进行下去。。”

丁从实却是露出难得严厉的态度来。

“就带我的亲卫队去,敢又推拉和推延的严惩不贷。。”

“这。。。这。。”

左右部属当中却是犹自有些犹豫不决的看着他,却是迟迟不肯挪动脚步。毕竟他们都是奉命新归到丁从实的麾下,因此在御下令行禁止的权威上未免还有些稍显不足。

“你们这些鼠目寸光的东西,”

丁从实不由愈发气不打一处来,却又只能苦口婆心喝骂道。

“这城中能为我们协力和做事的缙绅、官吏,都已然不见了。府库仓秉也是空空如也的,这已经是个天大的麻烦了。。”

“再让他们毫无约束的肆意下去,怕是连普通百姓都存留不下多少了;难不成我等要到手一座空空如也的死城,作为停驻和就食之所不成。”

“更深一步的长远讲,没了这些户口丁壮之后,日后我们又靠什么来供养衣食,又指望谁去纳粮收钱出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