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零六章 将军仗节镇巴邱(下)

唐残 第五百零六章 将军仗节镇巴邱(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零六章 将军仗节镇巴邱(下)

“什么,太平贼已然兴兵追来了,那滟澦堆和夔门天险呢,难道都没有排上丝毫用处吗,莫不是听错了虚张声势的谣传?”

宋浩不由的拍案而起怒吼道。

“千真万确啊节帅,水陆并进的贼军正当势如潮动,已然攻入了万州、开州的境内,并向忠州进兵而来。。沿途境内所设的各方镇扼使、团练官皆不能抵挡,或是覆亡、或是败逃,或是弃走。。”

来自下游的信使亦是声色沮丧道。

“如今忠州地方的大户豪姓之属,更是纷纷往涪州这边奔逃过来了。。节帅只消找人询问一二便的印证了啊。。”

“如此。。如此,传我令下。。”

这一刻宋浩也当机立断的站起来。

“城中各营团就近开始收聚人马,就地筹集物用,营中的俘获和降众,一个不准再留下来。。那些豪姓大户也没有必要再留手了。。”

“再在城中收集柴碳堆满各处要害,一旦有贼军逼近就付之一炬好了。。”

“节帅,那烧了这个涪州城,我们又当往何去着落。。”

这时有部下脸色不虞的急忙请示道。

“若是我军挡不住下游而来的贼势,那占了这涪州城又有何用。。还不若留下这么一座废城残垣,让西川来的高仁厚与太平贼去争抢好了。。”

宋浩斩钉截铁的道。

“若是事情不利,我们大可北走渠州再去往兴元府,莫说是那位暗弱的牛西川挡不住我辈;便是以忠武军的渊源,北边的两位杨中贵人,也少不得我等一席之地。。”

而与此同时,渝州与泸州交界的合川县境内,长江、赤水、习水交汇的三江口。

率领上万刚刚讨平了西南阡能之乱的新锐军马,自上游放船而下刚刚抵达当地龙醉滩的,检校尚书左仆射、眉州防御使高仁厚,也刚接到了一个有些意外的消息。

“东川杨师立也突然出兵南下了,以大将张士安、郑君雄分率水陆两路人马,如今依然进入合州铜梁县了么。。”

看起来总是波澜不惊的高仁厚,召集众将属坦然商榷道。

“讨击,此辈未得朝廷均旨就自行出兵,怕是来者不善啊,不可不防啊。。”

左近顿时有部下大声劝谏道。

“东川自梓州出射江、涪江亦是上游顺势,须得防范被此辈抢了峡江道的平定之功啊。。”

“那众意以为如何?”

高仁厚亦是一副纳谏如流的姿态宽声到。

“在下以为,可分使人等收聚沿途兵马,钱粮,以为不时之需;再以快船先发渝州,于涪江口立寨设关。。”

却是作为他的副手,西川行营押牙杨茂言开口道。

“那收聚沿途钱粮事便交由杨押牙去筹办了。。我自当引兵先行渝州一步了。。”

高仁厚也毫不犹豫的决定到。

——我是分割线——

而在秦岭北麓的山夹口,烽火连天大散关外,远处已然可以依稀看见义军所立栅寨,以及上方飘摇的大齐旗号了。

“什么,那田老儿有意在行在重建神策军马么。。”

然而坐镇此地的飞龙使兼枢密使、八道招讨副使杨复恭,却是一时无心理会这些近在眼前的威胁,而对着蜀中来人失声道。

“正是如此,根据其在圣主当面的召对,田中贵言称昔日在京神策军马尽皆覆没不堪;是以打算在护驾行在的中外军中择选良键以充其下。暂编为十二都的兵马。。”

奉命前来报信的人切声道。

“此外,枢密使和都监手中的这八都兵马及神策常从,亦在南下接受择捡的军序之中,”

“岂有此理,这田老呙莫不是得了失心疯么,”

杨复恭不由的冷笑起来,心中却是在一时之间闪过了许多计较。

这田令孜一边令山西牛勖阻止自己南下行在效力,一边将三川的财力物力,以及拱驾的名分抓在手里;如今更是要重新编列神策军所属,所为何事?。

还不是看见神策行营左军的兵马大都覆亡和战没、投贼,而关内尚存行营右军的大部人马,如今却被宰相郑畋给接机抓在了手中,而不复为宦臣们所指使的缘故么。

当初他也是看在这个缘故上,才坚持制止了杨复光引忠武军北上合并一处的打算;但是未想到这个田老儿竟然如此丧心病狂而欲壑难填。

要知道这蜀中本就是久不问兵火的偏安之所,还有来自山南、西川、东川的土客各军伴驾,还有额外再另行编练新军的用处么。

若是令他重新编练神策新军得逞的话,那首当其冲的可并不是远在奉天镇主持讨贼一线的郑畋,而是横挡在其中为朝廷据守大散关的自己兄弟二人了。

毕竟在这关城之中,除了杨复光所依仗的忠武八都和其他收据而来的散失人马之外;还有来自西川节度使麾下的黄头军部将李鋋、巩咸,所率军一万五千人。

所以这忠武八都,杨复恭是绝迹万万不能让其离开自己身边的。不然,所谓的诸位假子的恩养之情,怎么看也不是掌握三川人力物力,还坐拥天子行在名分的田令孜,所能拿出来收买条件的对手。

想到这里,他不由对着刚刚巡城归来的杨复光道

“玄义吾弟,你那边可要抓紧了行事了,不若我辈都无所谯遗了。。且再派人去联络郑相公把。。只要他肯出声相援应的话,那我们这处便以奉天行营马首是瞻也无妨了。。”

——我是分割线——

而在太平大都督府所在的江陵城中,大讲习所内亦是一片议论纷纷了。

“考成法即出,却是我辈得以大用的时机到来了。。”

“征战开拓,固然是那些军伍将士的胜场,但是与民生息、治政理事,岂不是我等的大展拳脚所在了。。”

“自此选官当以实务和功绩,不再强求经义和道德文章了啊;”

“未经吏务年资达标,不得直接以学成所任官长;却是给世间寒庶门第、耕读子弟大开方便之门啊。。”

“那岂不是自此就没有年资轻贵的美职了。。而只有吏选而上的年资了。。”

“真是好笑,什么时候了都还有人人痴心妄想,过往的朝廷会让清贵美职之选,给落在寻常出身的头上呢”

“如今却是非学校不选,非科班不入,非年资不得迁转;那在家寒窗苦读之道,岂不是自此徒然无益了?”

也有人悲观的大声哀叹道。

“这才是好事啊,不若的话,咱们又怎么和那些世家门阀的子弟争仕途呢。。早早就被家世、人脉的终南捷径,给远远甩在后头了。。”

“就是,就是,尔辈怎么就不多想想;但凡入得讲习所的诸多正科,岂不就是都督府的候补和预备选人了。。将来比起旧朝的进士、明经,乃至制选的茂才、秀才之选,又会差多少么。。”

面对着手下那些新近实习生徒,根据考成法刻意泄露出来的吹风,而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和争论的身影,作为几位资历最深的官长,却是表现和反应各不尽同。

督学兼留司赞记丘宦不由的蔚然一笑;而新转任为襄州长史、判民曹事的樊绰,则是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大讲习所轮值督学兼农学院首座、仓曹左判陆龟蒙,则是不可置否;倒是宣教顾问客座教授、文史编修兼皮日休,看起来饶有意趣的样子。

而判农曹事兼营田副使的刘洵,却是一副深以为然的情形。

而他们也是上层当中极少数能够拿到《太平考成法》初稿样,并参与讨论和不全的屈指可数人选之一。

所关注的重点和角度,自然也与这些见习生员、士子大相径庭的。更在意的是自己在相应高屋建瓴的构架当中,能够有

多少出力和表现的程度。

如今随着太平大都督府的设立和配备到位,原本的户、法、兵、吏、仓、工等六大曹司诸科房,也被拆分扩充成了十三曹,约四十一科房。

其中像是最大的户曹,被拆分成民曹、农曹、财计科;法曹被拆出了军巡院和监理科,以专掌各级刑名审判之务;

吏曹直接分成了选曹和功曹、学曹;工曹中分出了北工曹和南工曹,以及工科所;

唯有对应军队的兵曹和仓曹大架构基本不变;但是增设了复数的左右判职位。

又别设和升格了商曹和都水曹、卫计曹,以加强对相应领域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各曹主官则从原本留司的参军、左右参,升格为都督府的判事官、左右判,简称判官或是司判。

各科负责人则提升为相应的参军、主事职衔;分别隶属于政务官的初阶和事务官的中阶。

而如果能够再其中以十三曹或是科房的主官,在身兼其他职务的话,那无疑在同类之中的等秩又会高出半阶来。

因此,就算是深受上层关注而具有天然优势的这几位,在明面上根本不争什么的话;手下那些干活的诸多在职人等,也早已经按奈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他们几乎是一心要在《太平考成法》最终颁下的新格局中,为自己的部门和职位,谋取一个理想的等秩评定来;进而以为基本的存身和迁转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