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一十五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

唐残 第五百一十五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一十五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

澧州境内,澧阳城上。

刚刚取得了一场令人鼓舞胜利的荆南节度使副使段彦谟,却是根本看不到多少喜色和振奋,反而是有些戒备的看着城下扎营的那些土蛮军。他们正在胡吃海喝着从附近抄掠而来的鸡鸭牛羊之属,还有哭哭啼啼的女人混杂其间。

因为他之前的所有努力和图谋都已经成了一场空,如今更是身陷绝地。当初山南节度使所策划的三路偏师,两路进军,最终在归来的太平贼那个妖僧面前,就像是一场仓促而为的笑话。

不但三路侵攻的偏师,除了跑得快的石门蛮向助所部之外尽数完蛋,就连刘巨容的山南大军都兵败不可收拾,就连理所襄阳城都已经丢掉了。

唯有荆南军这一路成功夺取了峡、归三州之地,可是偏生自己又鬼迷心窍的听取了那宋浩的建议,以峡江地僻民穷为由,分兵南下夺取向助的醴州以为就食之所。

结果,当他南下夺取澧阳之后,却与退回的向助所部蛮军迎头撞上,正当是打得不可开交而进退两难之际,又惊闻宋浩已然带着荆南军的主力,就这么逃之夭夭的退入山西了。

然后好容易击败了向助的残部,他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居然身陷敌围之中了。无论是南边的峡州、东边的荆州,还是南边的朗州,都已经是太平贼的势力范围。

虽然有了人口最众,最为富庶的州城澧阳作为立足;但是醴水上游的石门、安利两县,依旧还在向助手下的蛮军掌握。而占据了东面安乡县的太平贼更是咄咄逼人而来,自己反倒是成为了代替向助首当其冲的屏障了。

而且他想要引兵向西攀越大山丛中,退入黔中道的恩州或是施州都不可得。因为要通过占据了石门、安利两县的土蛮地盘,自然是没法办法善了。

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就地坚持下去,想要等待有所转机和变化。然而所谓的转机没有等来,却等来了据守在安乡县的太平贼将曲承裕的步步紧逼。

对方倒是没有直接与他交锋,而是派人沿着澧水不断的修筑寨子和戍垒。再以此为依托和据点,不断地输送囤积物资;进而派兵镇压和清缴附近豪族大户的堡寨村围,将打破后所获人口、粮食、财货收聚到戍垒当中。

然后再向下一个渡口和折冲节点推进,修建起来新的戍垒来;如此往复的一直推进到了距离澧阳不足二十里的青化镇之后,澧阳城中的段彦谟才在逃奔前来的当地大姓哭诉下,才知道了这么一回事。

然后,在澧阳仓促组织起来的反击和武装试探,也很快在青化镇外受挫而归;因为那些太平贼用水运的便利,从下游运过来了好几船的麻袋捆。再用这些空麻袋就地掘土装满,在一夜之间堆叠成墙就成了个临时堡垒的雏形了。

这可比起传统堆土伐木树栅为垒,不知道要方便可快捷了多少。因此哪怕刚堆成的墙垒并不算高,但是在内里正好以暇的贼军弓弩轮番攒射之下,头几批作为先发的土团兵还没冲到墙垒下,就已经死伤累累的溃散回去了。

而其中作业的民夫依旧可以几次为掩护,手脚不停的进一步加固和增筑之;因此哪怕后来几批荆南军,都已经成功冲到了土垒之内,却又受阻与新的墙垒和障碍,被打断了一鼓作气的势头而不得不退逃了出来。

而当第二天澧水水面上再度出现太平贼旗号的船只时,澧阳城中所派遣而来的反击部队,也纷纷丧失了斗志和信心,开始相继自发的不战自退了。

因此,当段彦谟亲自率领着牙兵抵达前沿观察敌情时,却发现方圆半里的整个青化镇,都差不多被这些土袋堆成的墙垒给围拢起来了。

而在墙内同样可以看到许多正在大兴土木的动静,却是更多木头和石块的工事被建造起来。而在水面上犹自有许多人马和物料、粮草相继抵达当中。

于是,与太平贼的战事一下子就陷入到了相当亢长的对峙,以及频繁而规模更小的乡野冲突和遭遇战当中去了;因为在这些遭到太平贼“袭击”和“掠夺”的乡村坞堡当中,荆南军也同样设下了埋伏和反击手段,占了好几次上风。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聚集起来的太平贼,这些外围的据点也被逐一的拔除和摧毁殆尽;不断积累起来的损失让荆南军的活动范围被逐渐压缩到了城墙附近。

最终迫在眉睫的威胁之下,段彦谟也只能放下面皮和尊严,派人厚币行款于以石门为根据地的向助,晓以共同厉害得失又许之以诸多条件,才借的这一路兵马和外援前来。

然而,这次击败太平贼的代价是在有些得不偿失了;因为他必须在事后交出这座澧阳城,然后引兵灰溜溜的向西借道石门、安利诸县退入黔中道再作打算。

因此,在这里他又暗中做出了另外一个布置和打算,现在就在满心的忧虑当中等着相应的回复了。

而在十数里外的青化镇中,连夜乘船赶来的第七军郎将曲承裕,也在恨铁不成钢式对着几名吊着膀子,包扎着脑袋的将校训声道。

“瞧瞧你们做的是什么事情,好歹都是我从安南带出来了老兄弟,经历的事情也不少了,怎么就没有多少长进呢。。怎么就被人给轻易诱战出去了呢。。”

“战事打到了咱们这个层面和地步,争得已然不是一时的胜负和意气了,而凭得是谁更能持久,更能撑到最后的手段了。若是这样学不会的话,那就请回岭內去还好反省吧。。”

“还请郎将再给我等一个雪耻的机会啊。。要为那些死伤的兄弟报仇啊。。”

其中一名将校不由切声道。

“不开窍的东西。。你们从军打战难道就只为了报仇或是一己之私么;”

曲承裕愈加气结的呵斥道。

“我们义军的志向是解救天下倒悬之民,而不是为了个人的逞勇斗狠,然后以一时之气挟私报复的所在。。那还不如滚回安南去,参加捕蛮队好了。。”

这时候,有一名小校靠了过来低声禀报道:

“有澧阳城中的使者到来了。。”

——我是分割线——

而在房州,丰城乡最大的庄子圩垸里,作为宗长族老之一最年轻的于念成,也像是困兽一样走动在庄子里在大声鼓动着。。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事关大伙的全家老小的安危。。”

“只要是参加能坚守围子的人,今晚就杀猪炖肉汤,面饼子管饱管够。。”

“守住围子之后,无论死伤多寡,都免除三年的租子,没有租子就免了积年旧债。。老婆孩子族里都给你养着。。”

“慌什么慌,又不是没有见过这般场面的,莫说是遇过流贼和强盗,就算是乱兵过境别想冲进来分毫。。”

只是面对着庄子外沉默列阵和陆续汇集起来的军伍,大多数人的脸上却是没能看到任何的信心和底气所在。只是在那些舞着刀刃和铁棒、弓箭的壮丁威慑和要挟下,才不至于马上丢下手中的竹枪、板刀、叉把之类的,就此逃回家里去。

而在宗长们议事的祠堂之内,更是议论纷纷的一片愁云惨淡。

“这可怎么是好,突然子就被人给围上了啊,县上可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透出来啊。。亏那几个还刚刚拿了本家的好处,拍着胸口说万无一失呢。。”

“我们可是还有许多壮丁和役使,被散在各临近村子里,没得消息招急起来啊;这些人马又是从哪儿凭空冒出来的。。”

“外出去交涉人还没靠近就被驱打回来了,人家直接喊话要庄子里所有人乖乖出去领受处置。。尤其是各房当家的和族老们啊。。”

“都是于鄂水那个小畜生,把天大的祸患都给招引回来了。。他还带人堵了几条外出的小道,把庄子跑出去报信的都给捉回来了。。”

“早知道当年就把他老娘一并给沉了潭,而不是养大到现在成了祸害。。还有九郎那个坏了心眼想要吃里扒外的混帐东西,也不能轻易饶过啊。。”

显然于他们而言,这些习惯了极度自利和高高在上予取予求的人等,当然是不会考虑任何前因后果和代价;也不过在意自己做过怎样的事情才是一切的根源和是非。

而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一厢情愿的认为,别人应当怎样怎样顺从自己的心意;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是为了大家好,又是如何的委屈和良苦用心,才是世间最大最重要的的道理所在。

“此事怕还与于东楼那个养不熟的狗东西,有所干系吧。。阿桂不是至今还没有回来么。。”

“听说他不是投了太平贼了,要是当初好好交代和说合一二,兴许就没有这番祸事了。。”

然后又有人跺足顿首的后悔和抱怨起来了。

而坐在上首的族长于念宗却是没有出声,依旧是一副胸有成竹、老神自在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