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 下

唐残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下

当然了,既然大多数话已经说开了,而主从名分也初步定下了,接下来的气氛就放松了许多了。接下来虽然没有真的能够达成“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成就;却也让人断送上来时令茶饮和干果蜜脯,又叫来杨师古作陪,

而后围绕着罗隐已经完成大部的《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著作,以及他所交往和熟识的一些当代同道士人为话题,一起继续深入浅出的讨教了起来。

其中的《谗书》,就是当代的小品或者说是古代段子之大成,因此其中多数内容基本不用怎么调整和修改,就可以直接用在太平军的宣传体系内;

然后,作为针砭时弊和揭发世间丑恶,披露旧统治阶级及其帮凶的罪行;歌颂劳动光荣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弘扬广大劳苦大众真善美的现成素材。

而《太平两同书》前五篇选录自老子,后五篇择与孔子,因此称作《两同书》;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号称以老子之说修身养性,以孔子之学训教治世;分为上下两部,贵贱、强弱、损益、敬慢、厚薄;理乱、得失、真伪、同异、爱憎共十卷。也算是理想主义和现实实践的某种结合参照。

虽然依旧不脱传统士人“往溯圣王”的理想主义旧菓,但是对于正在创建和完善中的太平军理论体系,还是有些近同和互补的部分呢。完全可令其相互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导向,进行思想理论方面的后续建设工作。

因此,在后续相谈甚欢而一见如故的攀谈之间,罗隐也对周淮安所创立的诸多理念,表现出相当兴趣和认同之意;

尤其是当初周淮安所创立的“所获归公、按需分配,量入为出、收支两线”的大杂烩式圣库制度,表现出了相当高的赞许之意;言称是当下堪比先朝“两税法”之流的救时良策;

至于《太平田亩制度》中关于公营工场、矿山和集体屯田的实践,更评价有上古圣王之期三代之治的遗风云云。对此,周淮安也只有略带嘚瑟的在心中一笑了之。

毕竟,这太平圣库制度的基础,还真是具有原始氏族社会朴素集体**的雏形啊;又糅合了一些后世近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优点和特色而已。

而太平军的编管劳动和集体屯田,也不脱后世国营农场原型,兼带建设生产兵团的混合体制。所以比起这个时代,现有官府的财计手段和统治秩序,看起来的确是高大上的不止超前那么一点点的。

而在初步与罗隐交谈和询问了一些,当年他在长安时见闻和经历的在旧事之后,周淮安不由的又问起另外一些事情来。毕竟罗隐落魄归落魄,但是也称得上是知交半京城的公众人物。

在这个朝堂昏暗而地方大乱的末代,真正的有识之士基本没有多少出头之日;所以相比一片污滥的朝堂之中,从唐末衔接道五代之世的在野民间,却还算有所隐星熠熠了。

比如好些个与罗隐同年代,而称为咸通十哲的许棠、喻坦之、任涛、温宪、郑谷、李昌符、张乔、周繇、张蠙、剧燕、吴罕、李栖远等存在,如今大都还在世上;

只是在时局艰难之下,不是随着朝廷逃奔蜀地,就是西幸奔走逃难和避祸于一方,或是干脆归隐山林了。现在周淮安既有地盘亦有军队和初步的政权组织了,要不自己想办法去强行绑下几个回来做吉祥物好了;

又比在历史上如作过五代前蜀宰相,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的花间派最后词人,大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写下《秦妇吟》的那个韦庄,因为屡试不第这会大概还在长安蹉跎呢。

而作为同时天涯沦落人的罗隐说法,这韦庄赫然也与他有过交集的同年之一呢。据说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所以同样不为考官所喜,而经常凑在一起针砭时事。

当然了,这位“韦花间”最大的成就,还是将来专门描述黄巢打进长安之后,众生情态的那首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诗中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正面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堪称是中国诗歌叙事艺术发展的标志和里程碑。

韦庄因此诗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当然由于某种忌讳,韦庄晚年严禁子孙提及此诗,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长期失传。20世纪初始才在敦煌石窟里重新发现。

还有那位被李商隐称赞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的韩偓,历史上本该在樊川老家宅着呢。但如今也落到了周淮安的手上,而在太平军大都督府里做了一名文吏。

就好像是当代名人大家的集邮卡一般,周淮安似乎在不知不觉之间依然是收集了有一些了。

“听说宰相郑畋的小女因你诗文而仰慕,又因你长相而嫌弃江东诗?”

想到这里,周淮安突然记起后世关于罗隐之多轶事中的一桩,开而门见山的道。

“这却是鄙夫的取祸之道了。。真是刻骨铭心啊。。”

罗隐脸上露出一番苦涩释然的表情来,并举起自己的左手赫然有些畸形和旧疤的样子。

“没有关系,如今义军已经打到长安,只要她还在的话,我就让人送过来给你暖床肉偿好了?。。看她还有什么资格嫌弃你的。。”

周淮安却是不以为然的宽慰道。

“对了,你是不是在钟陵还认识一个叫云英的营妓,?也不用什么的‘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的托词了,洪州就在太平军的治下,旧日的官伎大都接受了收编和改造,我可以帮你把人找回来就是了。。”。

“。。。。。。”

罗隐却是努力憋住了面皮,却又再度无言以对的苦笑了起来。

当初他还是风华正茂而满怀憧憬抱负之时,因为初试不第才做下的这句诗文;现在都已经过去差不多十多载了,就算是还在当地也早已经物是人非了才对。

不过,对方这番毫不掩饰要一力成全所憾的心思,还是让他颇为感动而生出了仿若是古时的周公遇贤,而跛足垂发相迎的错觉来。然而他还是忍不住婉拒到:

“主公太过抬爱了,如今鄙夫这副形容和境况,又怎生能配得上他人呢,只怕是要耽误了。”

“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师兄了。。看看这世间还有谁敢说,配不上你的话。。”

周淮安当即拍案决定到。

“这只是散人的一时假托之言,实在不敢担待的。。”

罗隐连忙起身谢绝到。

“罗先生此言差矣,既然大都督说是,你便就是了;不若日后又当如何申张你这一腔的学问、抱负和志向呢。。”

却是在旁的杨师古开口笑道。

“鄙夫,鄙夫真是受之有愧了。。”

罗隐顿然有些明白对方的意思,不再推拒而叹了口气道。只是想到自己居然有机会成为那太平军千金所市的“马骨”,还是让他不免心潮澎湃而翻覆不已。

最后,周淮安又给他们说了后世那个流传甚广的讨伐恶龙之英雄,最终难挡诱惑而又变成恶龙的治乱循环故事。而又对着他们诚然道:

“我自然不敢保证,自己日后会不会偏离这些初衷,而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和所要推翻的对象;是以需要你们来作为时时刻刻的谏言和印证、鞭策,以不至于过多偏离本心的保证手段和预防措施。。”

“唯愿不负所托。。”

杨师古和罗隐,都不由正色起身拱手大礼道。

——我是分割线——

而在西川,汉州德阳县北;青黄绵连的丘陵山野之间,一条被往复踩踏的湿滑泥泞灰白色大路一直延伸向远方。。

身形微胖而白皙光净的传诏內使李文静,也坐在一辆丝绸帷帐的马车之上,由许多穿戴銮兜绣袍高举着旗牌仪仗,前呼后拥的神策卫士护送下,向着东川节度使理所梓州行去;

他此行还有另外一个任务,便就是准备去取代得是做事不力的东川监军院使田绘。因此,他需要考虑从东川镇十二州弄到多少进奉,才能让那位最近有些不择手段聚敛的大阿父满意,还能装满自己的私囊。

这时候,一名须发浓密的将弁策马驰到他的身边恭声禀告道。

“李中贵,前方便就是鹿头关所在了。。过了此关便就是东川镇的地界和辖境了。。”

“莫要急切,今日便就在鹿头关内歇宿下来,一切以稳妥为先。。”

李文静不由摆动着肥硕的手指,摸摸头上并不存在汗水道。

“谨遵上命。。”

望着这名将弁领命而去的身形,李文静却是在白皙的脸上几处一丝得色和笑意来。

这处分隔东西川的鹿头关的历史很短,大抵可以上溯到六十多年前的元和元年;时有节度留后刘辟以西川叛乱,入据鹿头山建造以为险要,后来被神策名将高崇文讨平之后,就地继续营造关所才有现今的格局。

但是作为蜀都门户和东西川分野,常年往来的商旅行人络绎,财货车马不绝;也让鹿头关守职在蜀地诸关要中,成为了一个难得的肥缺所在。也许他出使东川的第一笔进益,就会落在这里了。

他正思量着用什么名义和理由,让关中的镇将有所敬畏和惊惧亦然,好主动奉上历年收刮和聚敛而来的资材,就见那名将弁重新转了回来沉声道:

“贵人,似乎有些情形不对。。关门开着的,却没有行旅出入。。”

“难道城头上挂的不是西川军旗么。。定是知晓了我等到来,还不快派人令其出来迎接。。”

这一刻,李文静却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和好声气而训斥道。

于是这名将弁只能回头引着前导队伍,直驱到关城之內去,一边还大声的叫喊起来。然而在这一刻回应他的却是,城头上骤然冒出许多探身张弓放箭的身形,而用暴风骤雨一般的矢雨覆盖和笼罩了前导的马队。

在人仰马翻的惨嚎和嘶鸣声中,这名将弁几乎是首当其冲的连人带马身中十数箭只,轰然栽翻倒地在滚荡烟尘之中,然而他仗着身上明光大铠的防护,又顽强的爬了起来望向了后队的那辆马车。

正在马车中等候的李文静,已然被骤然四起的喊杀声惊的肝胆俱裂,因为就在他周围的视野里,赫然也从山林草木中窜伏出许多披持明晃晃甲兵的敌人来。

而这些衣甲光鲜的神策卫士,也就是奋力抵抗了片刻之后,就被杀入近身的敌人给冲散了;李文静这才想起来呼喝马车掉头逃亡,却发现两名御者早已经不知所踪。

充满绝望和悲愤的李文静,也只能努力迈动着养尊处优而未尝久与行走的腿脚,在残余数十名神策亲随的护卫和搀扶下,努力爬上一匹仓促解下来的挽马,又争相簇拥着他向着来路没命逃亡而去。

然而未待他跑出多远,突然飞至的一阵箭矢,将这些残余的神策亲随给纷纷贯穿和掀倒在地,只留下一片凄厉的惨叫和怒骂声。

“是东川射士的片箭阵。。”

不久之后,重新落马的李文静还未来得及告饶和哀求,他的脑袋很快被人毫不犹豫的砍了下来,而与早前就送过来的现任东川监军院使田绘首级一起,血糊糊的悬挂在了鹿头关西出门的墙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