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 续七

唐残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 续七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续七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罗隐

——我是分割线——

如今太平军治下的孩童,要么在专门机构中学习,要么就在相应工场里做童工;基本没有其他的第三选择。当然了这么做不在于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

事实上为了保证这些孩童能够正常成长所需的基本配给,而不是过早摧折在相应岗位上,太平军还会提供相应早晚两餐的变相补贴,而甚至还有所持续亏损当中。

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从贫苦艰难的家庭生活中给解脱出来,从小就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去接受相应体制的熏陶和耳濡目染,最终在基本成年后成为太平军的优质劳力和潜在兵源的基本盘。

而在第三版,则是罗隐最为擅长和拿手的世情小故事/段子,三言两语之间尽是嬉笑怒骂的人生百味;而且还有相应的线条简明白描配图。

看到这里周淮安已然颇为满意了;但是更让他惊讶的是第四版的《照骨镜》栏目:却是以过来人和相关从业口吻,来揭露那些过往官府胥吏和传统大户豪强,如何欺上瞒下的手段和花招,如何坑害欺骗良善的真相。

第五第六版,主要是太平军这些年各种建设成果的展示,以及近期相应工程项目所涉及用途、地域和人工的公告事宜。乃至征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的悬赏。

比如,现今岭西到湖南境内的灵渠水运,已然出现饱和趋势了;眼看就要变成了后方两大块地域之间的联系瓶颈了。因此目前有几个不同性价比的选择,

要么进行深挖拓宽加大过载船运;要么另开路线进行分流和转移,要么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想办法,优化运势结构和提升船运的效能。

而第七第八版,则是各种来自天竺、真腊、占婆、注辇等域外番邦风土人物的见闻游记;其中主要连载的杜欢的《经行记》,以为相应受众的拓展视野和认知的需要。

第九第十版,则是翻译自外番医学艺文史志等著作的摘抄和节选;其中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篇幅。道理也很简单,作为当世足以并列的文明圈子之一。

古老的五方天竺已经陷入蒙昧混乱的诸侯割据中很多年;自孔雀王朝、伽色尼家王朝、笈多王朝、贵霜王朝、戒日王朝以来,曾经的诸多文明瑰宝早已经散失不复。

而蛮族肆虐正处于暗黑时代的欧洲大陆上,也只剩下一枝独秀的文明之光——弗林,则是相对在海路交流上有些鞭长莫及。

反而是这个时代的阿拉伯世界,还在正处于“百年翻译运动”末期阿拔斯王朝的统治之下;因此也是阿拉伯世界最为开放和包容的时期。在被称为“报答城”的首都巴格达智慧宫当中,依旧充斥着形形色色信仰和族群的学者;

他们遵循着所谓“求知哪怕远至中国”的圣训,而在竭力收集和翻译者来自欧亚大陆上,各个地域、文明的知识与著作成果;而代表着足以压倒同时代正处于教会垄断下,为黑暗时代笼罩的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时代文明之光。

直到数百年后才被攻入巴格达的蒙古大军给摧毁,但是这个时代流传下来的许多文化成果,经过二传、三川之后在十五世纪,再度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承启和奠基。

此时作为深受波斯化影响的阿拔斯王朝所推崇的教派,也不是后世世人所常见的逊尼派或是什叶派,而是由许多宗教法学家组成的;主张苦行节欲,虔诚礼拜,与世隔绝的苏菲派。

因此,作为相应阿拉伯世界当中极端派系,无论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受到来自王朝政权的严厉打击和镇压;光是历代号称默罕默德后人的所谓圣裔,就被阿拔斯的哈里发们给割韭菜式杀了一茬又一茬。

当然了,这也不能掩盖其源自沙漠民族极端环境下,衍生出来教义残酷专横的另一面。

沙漠一神教所谓的禁止偶像崇拜,和欧洲大陆的圣象破坏运动一样,都是一体两面的事物和核心;就是禁止民众接触、学习和创造,宗教规范以外的以艺术为表现形式,任何涉及精神世界的事物。

按照相应的理论,也只有在越发封闭,枯燥,单调的环境当中,所谓信仰才会变得更加虔诚和纯洁;而剥夺民众追求审美和艺术创造力的潜在可能性,而将其关注力尽可能的限定在宗教信仰的范畴之内。

就像是当初的绿教在西域传播时,为什么要在所过之处集体屠杀掉佛教僧侣,拆毁寺院而用佛像作为的污秽场所的地基;为什么到了现代还有塔利班政权要不顾全世界的呼吁,毁灭掉存在千余年看起来毫无干系的巴米扬大佛。

因为,这些外教异端信仰的造物,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蕴意,天然的动摇这些从沙漠里传播开来的教义基础。

当人类的见识越多越是广泛,产生的思考和反省、探索欲就会越发的频繁,对于神秘主义的敬畏和虔诚就会变得越发薄弱,这几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结果。

于是发现天体规律的布鲁诺之流天家,就上了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架了;就有了被狂热基督徒用蚌壳活活剐死的女科学家希帕提娅;被用自己著作活活烤死在日内瓦,肺循环的发现者塞尔维特医生。

然后到了近现代,想要靠石油带来的财富,从被遗忘的文明边缘挤回到国际社会中来的绿教信徒们,同样也开始各种以反社会和人道为表现形式的残酷行为艺术。

所以,当现代人在诸如巴拉米尔古城当中看到的是古代流传下来瑰宝和人文艺术结晶;但是当年摧毁这些壁画的王公、教长们,看的则是挑战自己权威和宗教解释权的天然参照物。

故而,极端派们做这些摧毁人类物质遗产的令人发指事情时,所抱有的理由和心态也很简单。既然传统的教义已经跟不上时代,也无法阐述和解释这些新事物;那就想办法毁掉这些无法解释的事物,来让世界顺应自己好了。

所以,这才有了后世流传甚广的那句“不肯信教也不肯去死,让人很为难”的冷笑话来。

但是总而言之,有这么一个三观和立场都颇为契合和近似的主笔大拿在,周淮安总算是不用再动不动要自己披膊上阵,在公务之外还得加班加点的撰写和发表相应社论,来驳斥和纠正、引导社会风气与舆论了。

而在城中的另一处,刚刚主持完一场谈论会的罗隐,也有些疲惫的轻揉着自己额头,回到了自己新居所的小院当中。这里距离大讲习所的藏书楼和会堂,也只有一条街的距离,可谓是往来极其方便。

而小院本身背对着往来喧闹的大街,左近都是书坊和印局、文具铺子之类,自有一种闹中取静而书香环绕的的意味,在选址上不可谓是不用心了。

而院落当中格局不大却是陈设俱全,满是青藤和墙蔓的屋舍之中,丝毫不显的奢华富丽却在干净整洁中,自有一种安宁清雅意味。只是罗隐每次踏进这里,依旧还是有一些客处他乡、恍然隔世的嘘唏和错位感。

尤其是他每天夜里裹躺在素锦被褥里,听着外间的更声和漏响,感受着身边暖烘烘的怀炉热力,却是总会不免回想起早年在长安时各种鲜活纤毫的生平种种。

然后每一次睁开眼来的时候,都要反复确认一下周旁的种种,并不是在自己的梦境之中;却是禁不住眼眶和鬓发都有些湿意了。罗隐一边思量着一边掀起帘子,却不由的咦的一声。

因为在帘子后面赫然跪坐着一个身影,而用一种他有些似曾相识的磁性声线,行拜礼道:

“奴婢云英,奉命前来照管贵人生活起居。。还望不弃。。”

这一刻罗隐脑中像是被敲响了一个大磐而震的嗡嗡做响,胸口就像是被某种无形的莫名事物给重重捏住了似得,竟然口舌滞涩的已经说不出任何话语来了。

睹人思情,仿若是又回到了十数年前那个春光明媚、芳草鲜美,落英槟纷的上巳日,钟陵水畔游宴中娥眉盛妆的丽人那一句戏言“罗秀才尚未脱白?”,而让他满心感怀的念出那首《偶题》诗: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我是分割线——

而在剑南道的西川之地,成都东北汉州的旷野上,已经变成了一片长达十数里连绵厮杀的战场。

刚刚下过没有多久的薄薄冰雪,很快就被无数奔走追逐厮杀的腿脚,给践踏成冰冷湿滑的一片片泥泞。然后很快又被倾倒的尸体和流淌的血水给覆盖过去,而变成灰白泛黑中的点点斑驳颜色。

而在这些尸体和血水的上空,无数奋力摇动和向前挪移着的东川军赤炎旗帜,与护驾西川军的飞黄旗,山西军的青鸟旗,神策镇军的翅虎旗,密密麻麻的搅扰在一起,而又被争相砍断,摧折、践踏在地面上。

与此同时的锦官城内,亦是一片鸡飞狗跳的满城喧闹不止;却是负责留守城中的神策新军与西川牙兵一起,大索全城式的抄拿那些与东川反贼杨师立,可能有干系和勾连的巨贾、富室、大户、官宦人家。

而在大唐天子避居的子城门楼上,翰林学士兼兵部郎中、度支员外郎张浚,对着正在饶有意味观望动静的唐僖宗,痛心疾首道:“圣主明鉴,此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了啊。。”

“田氏兄弟寡德无能,以私心用事而屡生变端,却妨害的是圣主的英名和德望啊。。”

在旁的中书舍人杜让能、翰林学士杜弘徽兄弟,亦是尤有嘁嘁哉的附和道。

“若是放任下去,剑南三川又有何处不乱;更莫说是如今行在左近亦不得安了。。”

“够了,田公幸蜀护驾还是颇为得力的,只是区区患乱当不得什么,我还要继续仰仗下去呢。。此事就不予追究了,但尔等也莫要再提了。。”

唐僖宗却是有些不耐的摆手道。

这时候,一名满身血污的小校突然策马出现在了太城之中,高声大喊道。

“前方战事告急,请求行在和节衙速速发兵援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