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六百七十三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 下

唐残 第六百七十三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六百七十三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下

大江之上,正当是千帆竞发,万幅奔流的情景。而时不时被投射在江北岸上的火器,所引燃起来的道道烟火,就像是这副强渡画卷最好的晕染。

耳边响彻这潮水、风浪与划桨的哗哗声,五体投地趴在晃荡起伏不已江船上的林千军,也是脸色发白,就像是一只刚孵出来的鸡雏一般的,恨不得就此生根在船板上似得。

习惯了浙南群山的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广阔平坦的大江;只觉得整个人像是被某种宏阔浩大的无形事物,给从头到脚涤荡了一遍。

然后他就很快陷入到困扰大多数人的晕船症状当中,刚刚吃的罐头代肉夹饼,差点儿就要被摇曳颠晃的吐出来了。因此,他不得不努力将回忆转到之前的际遇上。

至少相比那些陆续被分批押解往宣、润、饶、信、韶等地,接受编管劳役改造的数万浙南联军俘虏;作为张自勉直属效节营的成员,倒是有大半数都获得了留用改造的机会。

其间的道理也很简单也让人无奈:

一方面他们本来就是张自勉从流民青壮中,专门选拔出来并严加训练和武装起来的健锐之士,并不缺乏临阵的经验,并不能随随便便就放归乡野。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在张自勉的直接带领之下,并没有多少肆意妄为的作恶或是残民以逞的机会;所以在事后的甄选和相互揭发当中,大多数人都侥幸得以过关。

此外,最终促成此事的还有另一个因素。原本他们驻屯地失踪的那些妇孺,都相继在一些抄没豪族、大姓的庄园、田宅之中找到了;

其中就包括了他们曾经名义上的地方官,前处州刺史卢约的亲族大宅中。所以他们这些背弃者,实在需要这个表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当然了,他们的目的和动机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纯粹是不想再回到田地里去,重温满脚泥泞的辛苦劳累了一身臭汗,却依旧朝不保夕的痛苦日子。

有的则是不想荒废了这一身的技艺和战阵的经验;或是迫不及待的要转向着那些掳掠、加害他们亲眷的昔日豪姓大族们报仇雪恨了。

还有的人干脆就是被这些太平贼所宣称和主张,再造人间的新世界所吸引,而希望能够获得亲眼见证和参与其中的机会。

林千军就是其中的第三类,只是做过浙南联军探哨总目的他,如今也不过是暂编营的队正。手下也就这条大板平头江船上,满打满算的三十三个兵卒而已。

之所以是三十三人,乃是作为他的队副兼做旗头的那位,在船一划动出发没多久,就士卒掉进了江水里去,也不知道是被冲到哪里去还是被人救上来了。

而剩下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才坐上船去划出没多远,就已然个个胜似瘟鸡一般在宽大船板上七倒八歪的躺尸了一地。

如果不是事先为了防止落水难救,脱下了可能成为负累的甲衣,又集中收缴固定住兵器,只怕要在这船上想来一场自残自伤的活闹剧了。

好在劈波逐浪的平板江船在沉闷的碰撞声中终于靠岸了,林千军也带着被江上水雾溅起来一身湿气,迫不及待的跳进了齐膝深的江水里。

然后他就觉得自己的腿脚,一下子就被水下的淤泥和细沙给吸住;而又随着不断涌动飘荡的江潮仿若是慢慢陷没进去一般的。

在这一刻,他突然有些庆幸听取了同船水军士卒的建议,把鞋靴都给脱了光脚下水,只穿着一件单衣和下胯而已;所以他很快就在飘荡不已的江滩中稳住了身形。

但是另外一些陆续下水的士卒,就没有这种运气和机会了;时不时有人失去平衡翻倒扑腾在江水里,搅起一大片的污浊来,才被同伴手拉手给重新拖曳起来。

然后他们纷纷攀附在船板边上,又接过绑着自己铠甲刀兵以及臭烘烘靴子的背包,就此相互搀扶这慢慢涉水向前登上岸去。

直到暂时脱离江潮冲刷的范围,才在一道土堤下齐齐停下脚步来,纷纷穿上镶铁或是泡钉的皮甲,跨上佩刀拿起手牌和齐身短矛,继续相互推托着向着土堤上攀爬而去。

而这也是他们最为孱弱和不利的状态,只要在土堤上安排一队弓箭手,就足以让他们这些聚拢在狭窄江滩上,只能缓慢向上攀爬的兵员纷纷饮恨当场了。

好在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出现;领头背着手牌最先爬上土堤顶端的林千军,小心翼翼的探头观望之下,堤头除了满地了凌乱的脚印和一些废弃的栏栅,就再也别无其他了。

于是他很快就拖动腰上系着的绳索,而将一段竹节捆绑而成的蜈蚣梯,给拉上了堤面又用钎子固定在了石块缝隙中。

于是更背负着各色装备多的士卒,得以加快速度攀爬了上来;而那些靠岸的平头大板江船,也已经装卸下更多同船的器械和装备来。

当最先抵达堤上的林千军这一批人头到齐之后,就有人吹响了细管竹笛;于是他们就开始相互整理和清点装备,并且掏出背囊当中被打湿的干粮包,就着加糖茶汤吞食起来。

这时候,由远及近的号警和喊杀声,才开始断断续续的在远近各处堤岸附近响起来;却是北岸沿线闻讯后有些姗姗来迟的反攻。

而在林千军的位置上居高临下的看过去,在堤岸后方的稀疏林地里,同样也有十几面灰白色旗帜为引导,隐隐约约的人影和声响向着这处冲杀过来。

这时候,已经有两大筐的箭矢被拖上了土堤,并且发到了他们仅有的五张角弓和两具擘张弩的士卒手中;大多数人也带上了盔子穿好了靴。

“蹲下身,立起团牌,令彼不能全视我阵。。放近了再发箭。。”

林千军亦是不慌不忙的开口道。

他的话音未落多久,那些持刀捉枪之敌就已然冲出树丛的遮掩,还仰面兜头的射出一轮稀疏有加的箭矢来。霎那间就噗噗作响的大多数插落在土堤上。

只有少许几支叮当作响的击中了树立起来的团牌上,却又轻飘飘的弹落来开;这时候,林千军才吐出口浊气骤然喊道:

“弓放!”

只听身边嗡嗡的扣弦作响,冲上前来的顿时有三人迎面而倒,却又被转眼淹没过去;林千军才又道:

“弩放。。”

就见敌群之中的两名身穿铁甲的士卒应声而倒;这时,五名弓手再度搭箭在弦,也不用多吩咐的再度放射出去,又掀翻了数人。

这股敌军前冲的势头也由此顿然一滞,而显露出几分犹豫和散乱来,这时林千军才突然站起身来,亲自挥刀向前大喝道:

“端牌持矛,随我前面冲。。”

霎那间在他身先士卒的引领下,这原本聚集了百十人的堤头上,就像是冲下来了千军万马一般的,气势如虹的反冲击进了这些顿步下来的敌军当中。

只见当先挺前的短矛径直推成扇形,顺势戳翻、刺倒顶在最前排的十数敌卒,又纷纷弃矛挥牌拍倒撞翻后排之敌,这才侧身分开露出后续的刀牌手,奋身杀入其中。

正所谓是两军相逢勇者胜的道理之下,那些尚未完全冲出稀疏树木之间的敌军,就已然被溃败不止的先头兵卒,给倒卷珠帘一般的反冲回来;

而原本高举空中的那些旗帜,也像是随着先头无可抑制的颓败之势,一面接一面的被砍倒,撞断、踩踏倒在地上;

而当其中最大一面旗帜也被掀倒之后,余下树丛中还未杀出来的七八面旗帜,也像是一下子到某种巨大打击和影响,齐齐放倒下来而只剩下鼓噪奔逃的声响了。

而这时候仿若是个血人似的,有些脱力驻刀靠在一棵大树杈上的林千军,也发现自己左近已经聚集了七八个队的旗号了。

因此,他也没有犹豫和更多的等待,就再度让人吹响了集结向前推进的竹笛声,然后就以他这一队剩下来二十几号人手当先,紧追着那些丢盔弃甲的残敌踪迹而去。

然而在没走出多远之后,他们就追丢了残敌。因为这些败卒已然争相脱下袍服、丢下兵器四散开来,往那些沟渠田垄树林里一钻,就不见了踪影。

于是,远处被江上战船投射的火器,所点燃起来的哨楼和砦栅,无疑就成为了他们最好的进攻方向指示。

很快林千军就在一处河岔口边,遇上了个刚被废弃的砦栅兼关卡;只见一片凌乱而满地狼藉的里头,甚至连烧起来的柴碳和陶瓮里烹煮的饭食,都还是滚烫不已的。

然而某种多年为大军前驱、探报的直觉和感应,却突然让他停步下来;而阻止了其他士卒就地休整和进食的举动。

“停下,来人,对左侧坡上灌丛点火放箭一轮。。”

虽然左右上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逐渐在操行本能的反应下,纷纷取火搭弓对着侧旁的坡地射出参差不齐的咻咻箭雨来。

虽然现在是草木水分甚多的春夏之交,但是多箭齐发之下,还是有一些枯枝败叶之类被引燃起来,而冒出点点燃烧不充分的浓烟来。

就在这些星星点点的浓烟当中,也像是被触发了什么一般的,霎那间就冲出许多被熏得灰头土脸的身形来。

于是,在警觉起来又正当乘胜追击之势的太平军先头面前,这场所谓的埋伏和突袭,就完成成为了一场不得不打成烂战一般的笑话。

又过了半天的休整和补充之后,林千军为首的这只先头队伍,已然在昏色之中抵达了与对岸杳然相望的浮桥渡头所在。

沿着江边绵连的丹崖石壁环绕之间的凹陷处,赫然是数头铸铁大牛及其身上残断的硕大铁链,然后又被背靠山崖只余一面的军寨所遮护起来。

而在这处军寨之中,依然飘荡着淮南军的朱鸟旗;而在防沟、栏栅、拒马和木墙背后,依旧闪烁着隐隐约约甲衣和刀兵的反光。

——我是江南的分割线——

丹徒城中,也在汇报着后续情况:

“江北登陆的先头部队,已经夺取十数个沿岸的营寨和哨楼。。”

“并未遇到淮南军的主力反击,只有一些地方土团和镇戍兵,各自为战的据守其间。。”

“先发的浙南暂编营,正在围攻**县境内的瓜步镇和矶口水寨,请求水师的火器支援”

“以便后续上岸的工程人员,尝试修复与燕子矶连接的对岸浮桥锁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