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七百章零七章 渭水咸阳不复都(中)

唐残 第七百章零七章 渭水咸阳不复都(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七百章零七章 渭水咸阳不复都(中)

长安城外的荒野之中。长征戍卒出身的太平军校尉张东,也在指挥着手下用弓弩、刀矛和钩排,交替掩护着与不断冲上来的小股敌兵且战且退;

时不时还仗着一身护胸铁甲的防护优势,出其不意反身杀入来敌之中,而将其驱散和击溃当场;却是一点儿都看不出多少慌乱与紧张、局促的意味来。

按道理他已经加倍实现了打回金州老家去的心愿,可以就此退居地方的二三线部队,而在安康县内已经面目全非的家乡,以军转官吏的身份和待遇,好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但是他反而不想在离开军队了;一方面因为他已经厌倦了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度日的过往,而习惯了眼下现状和境况,自觉再没有比这里更能适合发挥自己一身技艺的所在了。。

也因为他在转战南北当中,实在见过了这世上太多悲惨的事情之后;突然就发现这天下之大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可以通过自己微薄的一分努力,而予以拯救或是获得解脱。

而对于他们这些早年厮杀无算的前官军而言,能够用擅长战阵杀戮的手段来直接或是间接帮助更多的人,这无疑是一种变相的福报和令人心安的救赎。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这些改造过来的降人,大都会变得并不怎么畏惧受伤和死亡;而指望着在自己完全拿不动刀枪、行不了路之前,究竟能够走出多远又获得多少福报呢?

因而,他们私底下甚至由此产生某种传说和猜想。

既然那位大都督乃是为了解脱众生苦厄,而降下救世孔雀佛母明王的地上化身;那追随战死的将士们也有可能,会通过陵园里留下香火供奉的刻名,得以就此往生极乐或是超脱天人。

乃至在他们之中又衍生出了另一种颇为自洽的相关道理。为了什么这位自从起兵以来,就专与形形色色寺观之属过不去;屡屡有所。

乃至在如今太平军的治下,除了少数自家修行的伽蓝堂,或又是只有小猫两三只的乡村祠庙之外,几乎所有的宗教场所都受到了肃清和整治,哪怕是荒僻在外的野兰若也不得免。

正因为这位大都督乃是佛门关系密切的天人转生,所以格外看不过那些充斥、混迹与世上丛林浮屠之间,滥竽充数或是为恶多端的盗世欺名之徒。

所以但凡是有机会遇上了,就要行那正本清源、克己复礼之事,令其回归真正出家人修行度世的本色,而坚决剥夺那些可能令其耽于享乐和红尘繁华的多余事务。

正所谓是一度流传过“要钱粮,找寺观”“要学问,找和尚。”“打翻了祠庙啥都有”的歌彦。因而在破除这些淫祀和佛门害群之马的过程当中,太平军最初的基业也得以建立起来了。

而扛着队旗一声不吭跟在他身边冲锋陷阵的,则是大个子前官军俘虏王弘范——如今的团旗头;他则是个不择不扣的地道关中汉子,甚至还是个神策屯营的军户子弟。

只是连绵不绝的大灾之年,哪怕是身为天下腹心的京畿之地,也难以在天灾**之前独善其身;而屡有饥馑之时。

尤其是那个号称“蝗虫畏威,不入京畿,皆抱荆棘而死”的“蝗虫京兆”杨至知,更是让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出亡的罪魁祸首。

乃至到了最后地方上毫无赈济和减免,反而继续加摊以为祥瑞贺;这下他们这些神策左行营配下,营田为生的军户之家也实在过不下去了,而开始纷纷逃荒到外乡去,

只是王弘范他们还没走出多远,在半路上又被长安城派出来的税吏和巡营兵给堵了回去,以逃兵的身份狠狠吃了一顿刑罚,本来还要有更进一步的惩处。

只是因为他们这些营田军户生得比寻常流民更加壮实,而被正巧路过即将上任的山西节度使牛勖所看见,就把他们索要了去充军山西洋州,这才有了他后来在入寇金州时被俘的一番际遇。

结果真正跟了这些太平贼之后,他才第一次知道,世上居然还有这般给予士卒吃饱喝足,饷钱从不克扣和拖延,还限制操行以外辱骂打罚手段的军伍所在。

据他所知,就算是山西节衙最亲近的牙兵,除了不定期的考上之外,平日里也不过是如此的优待而已;更别说时他们这些新降的改造兵员了。

更何况,除了日常执行起来极尽苛酷的森严条令之外,居然还给士卒提供各种传唱、说书的娱乐手段,强制要求士卒启蒙学子,定期讨论和问候家中的情形。

因此,王弘范初来乍到之时是在很有些不适应,甚至几度生出想要逃亡的心思来;毕竟,对着一群陌生之人说自己过往的一些生活琐事和对于家乡的记忆,实在有些羞于启齿。

但是在同舍里听别人说了多了,也忍不住产生了心有戚戚在的共鸣,乃至有了表达和倾诉的**来;然后在分享了心声之后,他就一下子沉沦了进去。

在将其他自己老家种种情形的时候,他甚至会和其他人一起呜咽流泪,一起大声的在咒骂着那些祸害乡里的官府胥吏,那些其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屯营官长。

王弘范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子过下去好了,结果大半年之后太平军就打回了关内,也让他再度确信了大都督率领的太平军,乃是为天命所钟应运而出的存在。

因此,就在这种参与和见证革旧鼎新时代的振奋和激励之下,他们这些新旧降军和俘虏出身的改造士卒,甚至能够比那些新卒,爆发出更加强大的斗志和信念来。

因此自从战斗开始之后,作为战场之中最显著的目标之一,擎旗的王弘范已经先后身背数箭,肩头,腰上和腿上都是血淋淋,却依旧谈笑风生的大声鼓舞着左近同袍。

直到再度击溃了这股劫掠地方的官兵,足足留下了七八十具尸体仓皇而遁之后;他们才在过火的废墟里三三两两的落座下来;相互包扎伤口和整备起器械来,

而王弘范也在随行救生兵的催促下,用专门大钳剪断外露的箭杆,又脱下血水浸透的罩衣和两档铠、夹衫,露出几处嵌在皮肉里的箭头;用镊子撑开拔出再粗线缝合起来。

然而他居然还能龇牙咧嘴的喘声道:

“不碍事的,只是些许皮肉伤,我在山西可是受过比这更厉害啊。。啊啊啊。。”

“不要逞强,我手下两百多号游弋,还差你一个扛旗的么。。快到后队去报到,下次论换时就走。”

校尉张东却是冷脸道:

这时候,远处一点烟尘之中一骑游哨兼做迅兵飞驰而至,满身汗水的落马下来禀报道:

“周都尉有令,游击第四团除伤员外其余人手,急速前往三里外的凤山寺布阵接应。”

“得令。。”

张东当即拱手道。

两刻光景之后当他带着骑着驴骡代步的第四团,抵达丰水之畔的凤山寺废墟外,就见到当地已然聚集了大量满脸惶色的男女老少。

一名满脸风尘的将校迎上前来招手道:

“这些都是收拢而来的义军眷属,我会护送老弱前往下游的丰口镇暂避一时,接下来就拜托你部稍作阻截了。。”

“可知前来追袭的敌军大约有多少,又是什么来历。。具体武备如何。。”

张东皱了皱眉头道。

“乃是裘帽毡衣的党项羌骑,约有疑为先手三四百轻骑,所用器械以梭镖、投矛居多,角弓甚少。。”

这名将校沉声道:

“明白了,那就得在附近寻觅用以掩藏的埋伏之地,彼辈轻骑驰来,以出其不意之际才有一战之力。。”

张东又继续道:

“寺外西北角有一片榆林,只是距离道路稍远,就需要一些诱敌的手段了。。”

这名将校道:

“有地方就好,诱敌之事我来布置。。”

张东当即点头道:

不久之后远处的烟尘就卷荡而起,隐约之间成群身披皮毛和毡衣的胡骑,就在此起彼伏的呼啸声中滚滚而至。

然后就见占地甚广的凤山寺废墟内,就像是受了惊吓一般的顿时奔逃出许多人来,跌跌撞撞的向着河畔的苇丛逃去,其中不乏穿着裳裙的女子。

顿然就吸引了这些党项骑的怪呼乱叫起来,又纷纷自行出队向着河畔紧追过去;而其中一些腿脚甚快的逃亡者却已经跑进了苇丛当中,而跳河划水向着对岸游去了。

于是,眼见得虏获可能就此逃掉的党项骑,不由越发鼓噪起来而越来越多离队而去,又有人开始冲进寺院废墟当中搜索,或又是下马捡拾起那些被丢弃的财帛等物;最后,也就剩下大路上看守那些马背上虏获的数十骑了。

这时候,突然一声铺天盖地的哨子声响起,然后那些追到河边和芦苇丛中的党项兵,就突然在一阵箭雨之中纷纷栽倒,。

然后随着敲响的金鼓声阵阵,榆树林中猛然扑杀出许多甲兵,又像是稀疏的涌浪一般的,一下子就从侧面淹过了这些杂乱松散的党项追兵,纷纷将其扑杀撞倒在地上。

而冲进寺院废墟中的党项兵,才如梦初醒的反应过来,忙不迭的退出来想要进行支援;却发现追击的党项兵已经被基本覆没,而又杀得那些捡拾丢弃财帛器物的党项兵没命奔逃。

于是,大路上留守的数十骑党项骑兵,也不由纷纷抛下满载物件的坐骑和驮畜;当即策马冲杀过来;然后就被迎面蹲伏下来突然炸响的一片刺耳炒豆声,给掼倒在马背或又是连人带马跌滚在地。

而剩下的党项骑兵亦是被嘈杂声所惊,一下子就如水劈波一般的四散避让开来;然后又被三面合拢而来的太平军给团团围住。

虽然他们在马背上奋力挥动兵器挡格劈杀着,但还是应接不暇的被合力砍断马腿,捅在肚子和大腿上又掀翻下来,转眼之间就所剩无几。

终于有党项兵冲破了拦截,逃到了大路上想要取得坐骑;这时,张东亲自率领的最后一队生力军,也策马突入大路的留守马队之中,又从容的将这些强弩之末的党项兵砍杀和驱散开来。

然而在片刻之后,从俘虏的党项头目口中得到消息的张东,却是脸色凝动的对着左右喝声道:

“挑出最快的坐骑来,分头前去报信,就说党项部的大队人马杀来了。。”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