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七百章三十一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

唐残 第七百章三十一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七百章三十一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战城南》

唐代:杨炯

——我是分割线——

长安城东南,横霸官渡附近的五松驿处。

“你说大批太平贼突然从蓝田峪内倾巢而出?”

正在被崔安潜念叨的朱邪翼圣,也在冷脸看着已然从蓝田城下兵败,带领残部退回来的安庆氏族大首领,九府都督史敬存一行人等:

“正是如此啊,之前蓝田城中苦苦坚守的局面,只是那些贼军刻意营造的假象啊。。从头到尾出现在墙上的就只有一群杂色袍服的贼军,就连就连披甲的都没有。。如此种种,怕不是蓄谋已久所图甚大了啊!”

在逃亡中丢掉头盔而灰白头发胡乱披散在肩头、黏连在汗水淋漓脸颊上的史敬存,亦是语气沉重的道:

“结果儿郎们一时松懈下来之际,却被许多披甲贼兵连夜扑杀而出冲破了营盘,还有来自蓝田峪内大批人马里应外合的轮番冲阵;更兼无数火器轰鸣烧灼,令畜马惊扰不安而难以骑乘和聚附。”

“我部儿郎遂据营奋战至天明时刻,最终还是有负所托未能抵挡得住,不得不分头转进。。。。”

“如此说来,怕不是大昌关那边的萨葛部也要不得好了?臬捩鸡,萨葛部上一次与本阵联系又是何时?。。”

朱邪翼圣却是没有再继续追责与他,反而浓眉重锁起来。

“回讨击,正当是两日之前的午后四刻,请拨运一批驮畜随往装运所获。。”

名为臬捩鸡的沙陀将校连忙躬身回答道:

“不好!”

这时候不用朱邪翼圣开口,作为麾下部属里屈指可数的唐人之一,诸将之中唯一做胯杉璞头打扮的掌书记,深得朱邪翼圣信重的蔚州人盖寓抢先喊出声来:

“若是萨葛部那边也有所意外和不详,只怕长安城南的危局,亦是针对本部而来的图谋所在了”

“这么说,拓跋思恭那儿是去不得了。?”

朱邪翼圣凛然缈目道:

“非但去不得,更要遣人联络以示知之。。。”

盖寓继续正色道:

“然后本军延灞水火速北上靠拢城东驿营盘,与上京城内的行营兵马互为抵角和呼应之势方才得安啊。”

“甚好。。就以所言,君立,存璋!”

朱邪翼圣毫不犹豫的当机立断到:

“属下在。”

当场就有边镇豪强出身的左都押牙康君立,义儿都都将李存璋,相继拱手出列应名道:

“着你二人各率一标,交替为殿军和警后之选。。勿求击贼众寡,竭力拖延敌势为先,”

朱邪翼圣大声吩咐道:

“得令,”

面目狭长的康君立和气度森然的李存章,亦是大声应承道。只是当他们领命出去各自准备点集人马的时候,却是相继接到了来自朱邪翼圣处的一名小小传话:

“讨击\大人有言,与贼军稍加朝纠缠之后,就可以引兵向西,做出与拓跋留后所部党项军的合流姿态。。。”

至于之前被派往长安城下探查和接应,待机求援的李克让所部退浑、鞑靼联合部众的,奉诚军使李克修所率的那支人马,却像是一下子都被大家给遗忘了似的。

既然在临时军议上朱邪翼圣没有主动提起,那军议之后自然也不会有人去多嘴说上些什么。毕竟,在某种有意无意的安排下,这支偏师当中也汇聚了昔日蔚州刺史,兼沙陀部帅李友金的大部分亲故旧属。

再加上城南大同军副使李克让麾下,作为督阵杂胡联军的蔚州团结子弟和部帅帐卫,可以说曾经代领沙陀三姓部落的李友金,大部分的旧日班底都齐活了。

而这其中的相应干系,就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了。毕竟,李友金虽然有保全朱邪部众的天大功劳,对于朱邪父子的回归也有莫大的处理和贡献。

但是在朱邪赤心重掌部落大权,又将一切征伐事宜都交给朱邪翼圣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渐变,事情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在追随官军的一路征讨当中,以朱邪翼圣为首部族中年轻气盛的少壮派势力无可避免的崛起,并彻底掌握主军事导权之后;他们这些老派的部族头领们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有人开始觉得他太过软弱和难以担当大任,还有人觉得他在日常里衣冠起居的表现和处事手段上,实在太过唐人化而有些卑躬屈膝,根本失却了来自大漠彼方沙陀健儿的本来面目。

而所谓忍辱负重率部出降保全残余族人的旧日事迹和一时恩泽,也远不如只身出奔塞外数年之间,就白手聚拢和打造出一支追随军队的朱邪翼圣,更加光彩夺目和英雄凌然。

虽然李友金一直表现得诸事不争的恭顺和配合,但是作为朱邪赤心出亡之后过渡期间的部帅,所拥有的的人望和和影响力,还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各种新老派系之间碰撞和冲突的细碎琐事,给直接或是间接的隐隐体现出来。

再加上这次,他初战不久就在蓝田关前冲突中身受重伤不能视事之后,沙陀部众中人心的趋向更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按照草原上流传的生存哲学,一头被彻底拔掉爪牙的前头狼,才是最好也最让人安心的,容许它苟存下去的结局。

毕竟,任何族群的壮大和崛起之路,都有其相应的牺牲和作为祭品的垫脚石才对。

——我是垫脚石的分割线——

而在长安城南,大同军副使李克让也在为自己的存亡而努力奋战着。构成大同军主体部分的退浑部众,早已经随着领头的赫连氏族率先逃亡而土崩瓦解;至于那些来自阴山以北各个部落的鞑靼联军,更是见势不妙就早早各奔出路去了。

毕竟,他麾下这些人马绝大多数都是士气和战意不高,纯粹拉过来凑数以为佯攻的杂乱部众。所以最后聚集在他身边得以成建制冲出来的,不过只有丢弃了辎重和旗仗的蔚州团练和部帅帐卫千余人而已;

然而他的噩运和劫数并没有因此劫数。在他决意向南临潼城方向靠拢的几次努力突围,都在不断意外遭遇的敌阵面前一次次损兵折将的被打退回来;他这才醒悟过来转而向东沿着城墙驰走而去,而这时候他的身边就只剩下百余骑了。

这时候,似乎姗姗来迟的运气总算是眷顾到了他,那些贼军一波又一波的出现在城南的战场中,又一拨接一拨的杀进了长安城中,掀起愈演愈烈的烟火熏天与激烈厮杀的声嚣,却暂时忽略了这么一小股贴着城壕奔逃的漏网之鱼。

只是,当他千辛万苦的绕过了长安漫长的城郭外围,来到了城东南段的延兴门下大声的叫喊着自己官衔,想要获得来自驻守其中的官军救助和支援;却因为失去了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物件,冷不防被城头不由分说一阵乱箭设下来,当场又死了十几骑亲随。

李克让也不由含恨向北而遁,一直沿着春明门、通化门奔走到了龙首原上的大明宫以东的太和门外,却始终没有一处守军愿以接纳和收容他们这些幸存者入城避难,更不会为他去通报崔相公;反而是这些坐骑都被活活累死了小半数。

最后,李克让也只能在左右相继溃亡而走的哀叹和嚎哭声中,带着最后十几骑向着逃亡而去了;因为在他的记忆当中,那里荒废日久的皇家厩围中,尚有部分沙陀族的畜群放牧在其中。

而相比最终逃出生天的李克让,带兵前来支援和接应的奉诚军使李克修,则是一头撞进了太平军在城南的布阵当中;则是一头撞进了太平军在城南的布阵当中。而在这些遭遇战中,沙陀部原本赖以为飞驰如风,远射近突的藩骑战法,也在太平军预设阵营里大量装备的铳炮轰鸣之下,给轻易的惊散和溃乱开来。

这些仅有皮甲和皮袍、蒙皮小盾的游牧骑兵,根本阻挡不了火药投射的铅子贯穿;他们手中搭挽得角弓和投标还没有抵近到足够射程,就不明所以得被远远连人带马轰打得满身血花四溅轰然倒地;

而他们胯下的冲阵坐骑,则更多是被前所未见的火光和轰鸣声所震慑和惊吓骇然不已。而不待冲至近前就相继扬蹄惊蹿起来,各自人仰马翻得散了架子,或是争相趋避着又在前赴后继中冲撞、滚拌成一团。却是再也没法保持和形成任何象模象样得冲击之势了。

因此在他亲率人马左冲右突了数次之后,李克修不由悲催得发现,自己麾下人马已然大多数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步队了。因为他们的坐骑和驮畜不是受到惊吓逃窜而走,就是不得不被主动放弃和宰杀掉,以免成为冲乱和动摇自身阵脚的因素。

然而他所高举在空中的沙陀旗标和白铜飞鸟军纛,却成为了这片炎火缭乱战场之中磁石一般得事物,无论怎么且战且走的奋力突围,都摆脱不了四面八方不断争相围拢而来的贼军;最终将其团团包围在了少陵原名为郎官镇的废墟当中。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