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七百章七十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 续二

唐残 第七百章七十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 续二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七百章七十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续二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好在面对出现在前路的河中军先头人马时,如今朱老三麾下虽然比当初缩水了不少,但也堪称是某种意义上的兵强马壮和底气使然;尤其是得到了缴获自官军的大批甲械和骡马之后,他就重建了一支骡马队。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严阵以待的全面提防和戒备之下,倒也波澜勿惊的走完了这段陕州境内的峡道大路。只是在即将走出虢州与陕州的交境处,却冷不防后方又有信使追了上来,并且带来了一个口信。

“河中王镇帅想要邀我在风陵渡一会?”

朱老三有些错愕道:

“正是如此,节上对于都率也是闻名和神往日久,只是一直未尝相逢而有所憾然;此番难得遭遇道途的机缘,乃于风陵渡处设宴相待,还请不吝一叙。。”

来使客气而不失坚定的道:

“节上特地交代了,都率若是有所不便,自可多多带领人马前往便是。。”

“都率,怎么办。。”

随后,在旁的大将朱珍却是忍不住叫嚷道。。

“还能怎么办,岂有以身犯险的道理?要不也管他,咱们走咱们,反正出了虢州之后,难道他还能奈如何。。”

另一名部下胡真却是不以为然抱怨道:

“正是,正是,”

“我等自有凭据,又何须令都率以身犯险呢。。”

“无须随他得意,咱们走了又能如何?”

麾下诸多将弁亦是一片附和之声。

然而在这一边倒的不赞同声嚣中,朱老三却是用眼神扫试过了少数没有开口的文属李振等人,最后落在新投附的同州冯翊人敬翔身上。

要说他痛定思痛自己身边缺少文治和佐谋人选的之后,就通过相熟的京兆故宦王发的推举,才在乡野中寻获到这么一位自小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十五岁就开始参加科试的少年英才。

然后为了将其招揽和笼络到自己的麾下,也没少费过一番周折和手尾;为此还使用了一些不怎么光彩权谋手段,来造成逼上贼船的既成事实。

比如暗中派人袭杀了与这位有过仇隙的乡党缙绅全家,又大张旗鼓的拿着人头和车载马驮重礼,到他避居的草庐去将其挟制自军中,再亲自以款言卑辞恳请打动之。

因此,这位自从效从以来虽然表态很少,但有所言无不正中关要;偶然几次不得不应邀所请建言和献策一二,也是正合他心意和形势使然,进而麾下的这个群体谋取到了不少好处和利益。

因此在事关切身安危之下,朱老三也无法回避他的存在,或者说有意让他牵涉的干系和羁绊更深一些,而格外点名道:

“子振,此事你是怎么看的?”

“小可以为,若为日后计,都率却是不可不去。”

年级最轻生得长相白皙俊朗,而在众将属之中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的敬翔,亦是缓缓的开声道:

“至于彼方可能的用心和意图,都率只需事前作好完全准备即可。。”

不久之后,下定决心的朱老三就在前呼后拥之下,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风陵渡附近。此处亦是自古以来河东、河南、关中水陆交汇的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七雄争霸的魏国与秦国的古战场就在这里;东汉时的曹操讨伐韩遂、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争,均发生在风陵渡附近。

因此渡口本身正好靠在黄河边上,四野开阔平坦而几无遮掩地形使然,如果各自带了多少人马也很容易一眼望尽。因此除了预先设下的一处华丽帷幕之外,基本没有可以作为埋伏和突袭的所在。

见到如此的情形,朱老三也不由松了一口气,而对着身后的马队交代道:

“你们就跟到这里好了,接下来就听天命,尽人事了!”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之后,天色已经放暗下来。雾气弥散湍流奔滚的黄河边上,面廓深重而虚发微卷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看着带着一身酒气和醉意熏然,正在远去归还阵中的朱老三一行,突然开口念道:

“这位朱都率,倒也是个有趣的妙人啊。。倒是可以相交下去的。。传我令下,儿郎们准备拔营北归吧。。”

“兄帅何出此言?咱们不是要应命出援关内么。。”

作为他的五弟兼新任汾州刺史王重益,却不由疑惑道:

“如今咱们来的晚了一步,这关内的战事都打完了,却还过去凑个什么无趣呢。。”

王重荣却是有些意兴寡然摆手道:

“难道崔相公并河东代北的十数万大军,真就就此覆灭使然了!”

王崇益不由大惊道:

“怕不是如此,朱三此辈才能安然满载归还驻防的。。况且他的言下之意未见如实,但是亦足以窥见道一些现在关内的局面了。”

王重荣越发凝重叹声道:

“难道我辈就真的一点事情都不可为了么?”

王崇益依旧有些不甘心,或者说难以接受这个虎头蛇尾结果而问道。

“作为,凭什么去作为,就凭这倾巢而出的三万河中子弟么?”

王重荣亦是摇头道:

“你可知如今关内除了那位大齐圣上的人马之外,可还有至少数万太平贼的人马盘踞关内,并且已然抢先一步占据上京了?”

“太平贼?难道是南边传闻中的那些人马?”

王崇益不由楞下了下惊声道:

“现在已然不是传闻之中,而是真真切切出现在关内的存在了;只怕在击灭河东官军的战事中也与之脱不得干系的。。”

王重荣却是有些烦扰和困惑的摆摆手:

“而咱们这位新朝圣上又是何等的强横人物,若不是势比人强之下,又何须隐忍和容其据有京师的腹心之侧呢。。”

“那这岂不是要愈发借重我河东健儿的天赐良机么。”

王崇益却是恍然大悟的喊道:然而却被王重荣给瞪了一眼反佶道:

“你确信是天赐良机,而不是替人火中取栗的干系么?那周妖僧和他麾下太平贼岂又是什么善与之辈,大江南北朝廷翻覆和折损在他手中的节镇,怕没有双十之数了?”

“本以为此君既有江东之后合该是**东南,江左之冠的陈霸先格局,却不想如今看来却是隐有几分刘寄奴气吞如虎逐北万里的本色了。”

说到这里王重荣的脸色语气愈发沉重起来:

“既然那姓朱的都晓得赶紧抽身事外,那我又何苦为了这位新朝圣上的一时口谕,无端搅扰进这个天大的是非和紧要干系当中去呢?”

“难道咱们倾力而来真要白走上这么一趟么,只怕回头那些好容易应命从征的将士,又要有些鼓噪和纷扰了。。”

王崇益闻言不由越发忧心起来。

“怎么可能白走呢?”

王重荣却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到,实在是身边可靠堪用的亲族不够,才不得不将这个五弟推到新平定的汾州刺史位置上。

然而他有不得不耐心为其解释道:

“就算是关内的局面不可为了,但是北面河东镇和东边昭义镇呢,诸多大军在外丧亡之后,难道地方上还有多少余力么,合该我河中子弟辈顺势而为,履行那拨乱反正之事了。。”

朱老三当然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之间泄露的口风,让关内的黄巢莫名其妙就少了一路潜在的外援和助力;因为他紧接着又在陕州的大阳桥附近,遇到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派出来的另一支“援军”。

这让不由愈发归心似箭的朱老三,不由既是庆幸又是隐隐的后怕。既然黄王连这些只有附庸名义的外围力量都借助上了,那自己能够及时抽身而退无疑是幸中之理。

——我是庆幸的分割线——

而在长安城的北内大明宫,重新被修缮和布置一新的金銮殿中。夜色萋萋下正是月华如水,清凉的晚风徐徐然的荡漾在重廊回阁的宫室之间,就连最深处的帷帐也不免被鼓动了起来。

然而与此同时,黄巢在浅浅的昏睡中再度被惊醒过来;他只觉得刚刚梦见了许多过往的事物,尤其是那些早年死去兄弟们的形容音貌,宛若是越发栩栩如生的清晰起来了。

一时间竟然是浑身冷汗淋漓,而手脚愈发的冰冷起来;哪怕是室内再好的熏香和烘炉就在他触手可及的身边,也丝毫感受不断任何的温暖一般。

然而这时候,他却在某种万籁俱寂当中听到了一丝不谐的嘈杂声,不由皱起眉头来对着外间闻声进来侍候起身和换裳的妃子、内宦和宫人低声道:

“去看看外间是什么情形。”

“回圣上,是赵相有事连夜前来见。”

随后就有人开声禀报道

黄巢这才想起来,这位好容易逃过一劫的留守重臣,一直重病缠身最近才得以恢复意识,因此特意让他就近安排在大内调养,不由有些光火起来,

“那为何不马上传秉与我?”

然而没人再能够回答黄巢的答案;而他也想起来之前刚刚仗杀了两名,打扰到自己物件小憩的宦者,不由安耐住突突窜头的火气道:

“还不快快传进来。。”

然后,被放在一架搭子上的赵璋,也被直接抬进了金銮正殿来。然而,正当搭子还没有落地立稳,就听见搭子上的赵璋挣扎起来,又上气不接下气的嘶声喊道:

“还请。。还请。。圣上。。稍加怜悯城中百姓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