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八百一十一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

唐残 第八百一十一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八百一十一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战城南》南北朝:吴均

——我是分割线——

弯口镇,扬州为核心的水网漕运体系外围节点之一。正好处于作为大运河主干道——邗沟,联通大江的第一个轻微折转处而得名,又成为征收来自江东诸多行旅、客商,相应脚钱、舟板钱等名目的关市所在。

因此,在这里不但汇集了好些来自转运司、盐铁巡院和节衙推官在内,被称为小三衙的派驻官吏,甚至还有一支专属的护漕、巡漕的漕兵,以及相应丈高的外围土木墙垒,以保护这处为朝廷和节衙提供财计来源的税关之要,不至于在乱世纷纷当中有所损失。

只是此时此刻这处名为弯口镇的大型据点,也成了淮扬地方上阻挡太平军水面力量进入淮扬腹地的重要防线节点;而在被更进一步加固过的基础上,又在河道中逐段设置了多道,由打入河底的木桩和竹排、凿沉船只所构成的淤塞地段。

已经是一名舟师副校尉的柴再用,也在眯眼看着岸上那些乱糟糟的箭楼、哨塔和小型阵垒,在隆隆小炮轰击的坍塌、迸溅而起的烟尘中,争相逃窜、溃走的身影。至于沿河两岸所谓的埋伏和阻截手段,也就在此成为了一番不折不扣的笑话了。

船帮上多层树立的挡板和可以有限转动射角和视界的炮位,再加上标定配备射生兵的强弩和火铳,大半数浸没在水中的低矮水轮;让这一艘艘改造过的车船,就像是一座座移动于水面之上相对自持的小型城垒,足以游刃有余的对付来自水上和岸边的大多数情况。

至于大多数水战中的对应手段,在这些武装车船面前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这一点从满是烟熏火燎痕迹,和修补更换过后船帮挡板上就可以看出来了,光靠火箭的抛射是难以将有人不断浇水的船体点燃起来的,而威胁更大一些的车弩石炮则需要又这个准头才行,而且往往在发射一次之后就难逃相应的火器回击。

至于从上游使用漂流物顺势撞击或是放火船,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这里是风平浪静水波不兴的运河邗沟段,而不是什么水流湍急的大江大河。所以真正能够对这些沿着漕河翻动水花而行的车船造成相应威胁的,也就是在被阻断去路之后来自岸上箭矢掩护下,就近撑着小船的蚁附式靠帮跳舷攻击。

但是这一点,在船上武装到牙齿的炮射散弹和攒击的弓弩火铳,还有少量水上依旧能够燃烧的纵火弹面前,也不过是某种寓意上不对等的徒劳交换比而已。更何况这些车船并不是独自行进的,而是在很多时候扮演某种吸引沿岸敌人来攻的靶标,再由岸上跟进的步队予以迂回包抄、追击和歼灭的战术配合。

因此,当来自江东境内新编成的舟师准好相应的准备,决心不惜代价进入江北漕河之后;布置在沿岸所谓清野坚壁式的逐级抵抗和层层骚扰袭击的拦截手段,也就是那么回事了。随着弯口镇变得越来越近,从墙垒背后放射而出箭矢也变得越发密集起来。

但是大多数都被船边挡板和站在后面端持的手牌给挡格下来,只有少数侥幸透过间隙的漏网之鱼,才能造成一些零星的伤亡。而每当船上炮位发出轰鸣声的那一刻,就有弯口镇的墙垒上崩开一大块,或是乱带躲藏在后的残肢断体飞扬起来。

眼见得柴再用所在的坐船,就这么一马当先的径直靠向了河面上最大的一段拦堤;突然船身一震又在水花翻滚之间,轻轻摇曳偏转向一侧缓缓停顿下来,却是已然碰上了水中布设的拦截木桩了。

而在这时,原本死气沉沉的河中拦堤背后,突然就爆发出一片参差不齐的叫嚣和嘶吼声,而冒出许多**的人头来;又像是逆流而上的鱼儿洄游一般的,争相恐后翻过乱糟糟的堤面扎入水中,向着柴再用所在的车船围拢过来。

“西北角三点方位遇敌,放。。”

随着船上响应起来的口令和号子,船上待机的数十名铳手大部分已然探出挡板,而迎头自行放射起来。只见在一片嗤嗤的水花乱溅和波纹荡漾当中,这些争相恐后跳入水中的伏兵,就像是被射猎惊散开的野鸭一般,纷纷在血色荡漾之间一头栽倒或是挣扎翻滚在水中。

然而,犹自有一些躲过了攒射的漏网之鱼,就此像是条条鱼儿似得潜入水下;而又在水花翻滚声中冒头出现在了船边,弓弩火铳所不及的视野死角当中。却没有急着向上攀爬而是用绑在手臂上的额斧凿,对着水线左右的船体奋力凿击起来。

然而这时候,柴再用亦是不慌不忙的让人取出了数枚特制的火药罐,拔火引燃了防水罩子里的引信后,就这么贴着船边垂落下去砸出数声水花。而后又沉闷至极的接连砰砰有声,在船边相继炸起数道激烈的浑浊水花来。

于是船边那些激烈的凿击声一下子都消失不见了,而在船边大片污浊翻滚的水面上,除了大群翻白的鱼虾之外,赫然还有一具具口鼻冒血而随波荡漾的人类尸体。柴再用不由吁了一口气,这种船上少量装备的“反潜弹”真是好用,只是唯一副作用会让人短时间内,对于鱼虾水产敬谢不敏了。

而随着这一轮伏击的失败,更多来自拦堤背后的袭击者变成一具具四散漂浮尸体,或又是在转身没命游水逃离过程中,相继被射杀沉入水中,这道河上拦堤内外也逐渐被清空了开来,而由放下的小舟重新登临上拦堤一群士卒,开始就地装卸下许多物件作业起来。

而后续跟进的车船也纷纷在河道当中锚定下来,而加入到对于弯口镇的轰击序列当中去;其中又有几艘形制特殊的车船带着长长的搭钩探上前来。在下水的士卒引导下将粗大绳缆连接的铁箍和钩具给固定在了水中那些参差不齐的木桩之上;

然后,随着这些船上摇动的小旗和开始反向翻滚的水轮,那些被绷紧绳缆拖曳之下的联排和木桩,也纷纷在一片污泥泛起的水花当中偏斜、翻倒开来,又变成漂浮在了水上的一段段事物。仅仅是个半个多时辰之后,这些钉插在拦堤周围的障碍物就已然消失不见了大半。

这时候,河面上的拦堤方向再度传来了数声尖锐的喇叭响,那些在拦堤上作业的士卒也开始重新上船撑离开来。而在被轰打一片狼藉的弯口镇内,却是突然从侧边门户大开,而冲出一支人马来向着不远处的河上拦堤杀了过来。

然后又毫不意外的被笼罩在了,就近几艘车船所迸发的烟火和弹矢之中;又仿若是割稻一般的横扫了在地血流成河,当场溃不成军只余寥寥无几的身影没命拔腿奔逃回去。与此同时在传讯的喇叭声中,后续沿河跟进的舟师步队也终于抵达了弯口镇的另一边,又在整队的号令和哨子声中展开了攻打的阵型。

这时的弯口镇中也像是终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士气大沮而突然全盘崩溃了一般,从轰然打开的数道门户当中相互推搡和践踏着,乱糟糟奔逃出一群又一群的人流来;于是,这些刚刚抵达弯口镇东南面的舟师步队,又不得不从横队方阵变成更利于追击的纵队,而沿着破烂不堪的墙垒包抄和拦截过去。

与此同时弯口镇的北面不远处,沿着大道奔驰而来的寿濠军后援,也在钟离团练使钟泰章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奔走而至;然后又望着远处逐渐升腾起来的浓重烟柱,而顿首失声道:

“我辈终究来的晚了么”

然而他又不死心的继续引队趋前,就见远处笼罩在运河两岸的重重杨柳树稍背后,赫然是一道接一道的挂着太平青旗的船桅。钟泰章不由正色对左右:

“不想贼军之师已然深入如斯了!然督率与我有知遇和提携之恩,又结以婚姻,断不能就此徒然而还;却不知可有壮士敢随我一试彼辈长短呼?”

“惟愿附从。。”

乡党出身的左右亦是齐声合力应道;随即他们就变成了利于攻战的阵型,以刀排在前、长矛护翼和弓弩居中,少许马队殿后之势,向着烟熏火燎的方位冲杀了过去了。

然而不多久,他们就在镇北风吹归来的烟火弥散当中,遭遇到了隐隐绰约奔走而来的“贼人”,又毫不犹豫的挥动刀枪将其击溃杀穿出去。然后就有些目瞪口呆的见到,已然占据了墙垒上太平军士卒和旗号。

这时候,远处的水面上却是突然发出了一声震天巨响,顿时惊得钟泰章带领这支援军一片魂飞目眩、手脚发麻,好些胆气有限之人干脆就腿脚发软的跌坐在了地上;而那些押后殿军的少许马队更是相继惊窜起来。

而在河上大蓬迸发的烟气迅速散尽之后,就见原本拦堤的位置上已然出现了数丈宽的大豁口子,而任由上方汇集起来的激烈水流裹卷着无数土木碎片和残渣、各种杂物,冲刷着不断缺口边沿不断崩落而下扩大开来,又变成敲击在那些锚定车船底壳上的大片荜拨作响声。

而在河道之中,柴再用也暗自吁了一大口气,这连日突进和转战具体的伤亡不大,主要是还精神上的疲乏还有物质装备上的损耗。毕竟,在这一路攻战过来,他们已经足足突破了十几道形形色色拦河截留的封锁线了。

走走停停的持续战斗,让这段明明不足二三十里的河道,耗费了他们比往常更多行船好几倍的时间来确保通过。但是这些代价式值得的,在突破这最后一道狭窄处的拦阻之后,接下来就是水域宽广的一片坦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