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九百二十章 明主不安席 续二

唐残 第九百二十章 明主不安席 续二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九百二十章 明主不安席(续二

而在一片庄重而沉厚的大小编钟和云板敲击出来的《行星组曲。木星》的背景声中。最先踏入庭院当中的一队银甲弁冠而手持各色旗枪,面上尤带稚气却英凛然的少兵队;然后是穿片钢甲和护肩、蔽膝,头戴笠盔腰挎短铳而手举长柄刀斧枪戟,气势肃杀森然的荣誉老卒队;

紧接着是成群穿天青色布背甲,头戴镶毛边的包耳遮面大帽盔,扛着带刺长铳而挂弹药装具,脚步整齐如一的亲直卫士,只见他们又俨然目不斜视的背手在旁排成数行人墙。

最后才是迈着小碎步紧随其后的内苑使穆好古,满脸谦卑又不失恭顺的带领着一小群手捧香熏炉和水瓶、风灯的杂役仆从。这无疑也是他新的人生第一次公开出场的高光时刻。作为前朝的宫中内臣出,却因为招降反贼不成倒被策反,最终还有机会在新朝内廷中继续得用;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就像是他在私底下对于那个大都督府里,硕果仅存的唯二阉人之一兼难兄难弟张承业说过的;他们这些肢体残缺之人,就是依仗天家这棵大树而生的藤萝丝茧一般命数;因此,离了大树之后他们就什么都不是的一堆污滥了;也唯有大树越发繁茂兴盛,他们才能爬得越高,享受到更多的光泽雨露。。

然而中唐以来历代的内宦专权,却是在无休止茁壮自花叶的同时,不断将天家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给慢慢勒紧和骨吸髓的抽取殆尽;最终只能迎来大树枯毙摧折,而附生藤萝与之携亡的最终下场。这也是他在不断攥写旧宫回忆录和校对历代起居注之后,所归结出来的一点切体会。

想到这里,他越发中气十足尾音悠长的叫喊起来:

“王上驾临!”

“拜见楚王。。”

“王上万安。。”

“大王安好。。”

随着出现在门内那个万众瞩目和期待的影,满庭院之中的各色人等齐声纷纷躬下来,竞相行礼和敬拜道:而曹红药为首的内宅女眷,也带着侍女迎上前来,恭恭切切的款手团袖道:

“臣妾迎候王上。。”

“妾见过大王。。”

“奴婢恭请主上。。。”

然而下一刻崔宛蓉的目光,却是落在了男人后低头紧随的女子上;说实话,她暗自有些羡慕这些常年跟随在周淮安边的侍儿。虽然对方份要卑微和名不正言不顺的多,但是私底下据说因为作为玩物和特殊器具,而在第上更加放得开,也更能够得到更多的恩泽和亲近。

而望着这一幕的周淮安,亦是心中颇有感触。作为习惯了社会主义旗帜下相对人人平等的现代人本质,他其实不怎么喜欢这种前呼后拥的排场和轨仪;但是偏偏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很吃这么一,他也只能从谏如流的同时有所改良一二,比如去掉那些没有实用意义的花头,给自己出场加上相应特色的bmg。

“无须多礼,都起来吧!,我只是心血来潮过来看看而已。。”

随后他就顺手挽住了红药儿,而对着满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莺莺燕燕们笑道:

“顺便瞅瞅有什么新作佳作没有。。也好事后编集刊印,也是一时佳话不是?”

“多谢大王恩德。。”

顿时有人带头齐声拜谢道:

“不用谢我,反倒是我要谢谢你们呢。。”

周淮安微微一笑道:

“诸位皆是家中的贤内助和好儿女,更愿意出来为我督府做事;岂不是敢为时代风气之先,世上的巾帼楷模?少不得在青史中留上一笔的。。”

“王上过誉了。”

“仆妇愧不敢当。。”

“恩重入海,妾惶恐。。”

在场众多女,闻言又是一片纷纷如潮,却是难掩喜诸于色或是心怀澎湃于表的。周淮安见状亦是心有所感:

毕竟作为活生生人类,无论男女自然有各自的立场和诉求,也有相应的格倾向和喜好趋向;如何压制他们可能存在的缺点和私心,又充分发挥、展示出其能力和擅长之处来。这就需要上位者足够权衡和调理的手段。

又象征的鼓励和客了几句之后,他被曹红药引到了后厅之中,屏退了左右才重新开口道:

“派往长安方面的人马送来消息,他们已经前往中宫探视过,并重新联系上那边了。。”

“这便好了。。可知阿母近况如何。。”

曹红药不由捏紧了拳头。

“中宫精神尚好,只是黄王那边看的比较紧,边大多数的人都被替换了;所以还需要暂待时机。。”

周淮安又继续道:

“却是劳烦郎君为我如此用心竭虑了。。若是因此妨碍到督府大业,那真是万死莫辞了。。”

曹红药却是幽然叹声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这不是你的缘故,也是为了我自个的考量啊”

周淮安却是摇头道:

“其他的且不说,你我本为一体,曹娘娘为尊长更是素来亲善优待;如此中宫之事又怎么袖手旁观?千万别听了那些妄言之辈的胡乱揣测,自以为太平军坐视不管才是最有利的。黄王所立的大齐,虽然这些年有所不少悖逆荒诞的作为,但是有好些人还是不当为之殉难的。。”

当周淮安交代完毕重新走出来的事后,却也微微叹了一口气,虽然这些话语之间有所安抚的成分,但是大部分内容都是真心实意。

如今他边的四侍,因为骷髅精的有孕而缺了一角,但是剩下的三位也没有闲着。像是最早来到边的聂无双,负责的是后宅的内卫监察和人员训练;而金雁儿则是负责来自太平军治下寺院宫观的消息汇总和整理;

而曾经作为最后一代七秀坊主的叶芷青,则是担负起了诸多风月场所当中报收集和眼线管理。虽然太平军已经不倡导主动用女色作为谍报工作手段的一部分,但是相应的行当从业人员里,依旧还是发展了许多通报合作者;

理由也很简单,这些场所作为古代社会发展的衍生物,光靠止是不绝的。而其中人等从业的原因很多,也不见得总是良为娼什么的。而作为政权组织的最大优势,不但可以提供法律和秩序层面上的庇护,还能够给相应的眼线和合作者,后想要从良时重新安排一个新的户籍份。

相对于金钱啊,权势啊理念之类的手段,光着这一条就足矣对大多数因为各种缘故沦落风尘,或是被迫世代持业的可怜人,造成足够的惑和影响了。所以,以重建的七秀坊为由头的报网很快就整合起来了,甚至都重新开始选拔新的七秀成员。

因此,就连远在长安的平康三里,也有相应暗中发展的眼线和合作者;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过是,将一些关系人等,提前送到相对安全的南方去而已。因此能够秘密与中宫取得联系,也是这些参与风月行业理的暗线,得以牵扯上的关系。

而在匆匆离开之前,作为对于这次招待会的变相支持和公开表态,周淮安也留下了一首后世王安石的应景题诗: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後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随后,他就回到了作为战时指挥本部的戎务厅内。毕竟东线的淮南之战已经基本收尾了,但是开前后北线的另一场大战也已然无可避免了。

而如今太平军虽然广有四道十路的人力物力,但是在淮南战役基本结束之后,相应财政压力没有因此减少反而进一步扩大赤字了。因为后续淮南两路地方的重建和人力资源的编管、政权组织架构的设立,面对战乱和瘟疫之后可能出现灾荒苗头的,同样需要为数不菲不菲的持续投入,才能有所见效。

当然相对而言在财政支出和拨付上的问题不大。虽然随着地盘不断的扩大和管理人口愈众,太平军方方面面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是因为这些年定期和不定期的官债发行和兑付的况颇为良好;所以再以淮南境内若干年的物产专卖份额作为担保,额外再增发一笔军事债券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想要把这些从民间有偿置换出来的财力,给转化成相应的资源物资和人力效能;同时在冬季枯水期行船不易和陆路多处受阻的况下,将四路十道各州县的常平仓、军供仓和转运仓理的粮秣储备,给调集和汇聚到指定的区域内,就需要相当的准备周期和时间缓冲了。

因此,目前为止也就从山南东道境内的待机预备队里,调集组建了一支六千人的先遣人马,作为对于关内的第一批援应和介入点。同时也是为了太平大都督府下,重新发动起来的军事体系和战争机器调整方向,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缓冲。

只要后续补充的物资和粮械装备一应到位,马上就可以在山南东道境内发动起两万到三万的主力做战部队来;但是接下来这个关键的决胜战场,却是要尽量避免在敌人也就占据优势和上风的主场进行;至少,没有必要急于一头撞进关内的乱战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