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七十一章 座谈会

东晋小军将 第七十一章 座谈会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七十一章 座谈会

次辰时未到,寿庄园之中的各大家族的代表和各个工坊、畜牧场的管事,一起来到刘府。众人不知道刘牢之召集大家来此的用意,心里惴惴不安,都在相互的问好,打探。

没等多少功夫,刘牢之和安融走了进来。

刘牢之开门见山,大声道:“今把大家叫来,主要是想认识认识寿这里的管事。这些年来,我很少到寿来,与诸位都不熟悉,不成个样子。再一个就是了解一下各家族的状况,看看有什么地方是可以改善的。在大家开口之前,我先宣布一件事:主管安融,勤恳忠谨,升为刘福产业的副总管。”

台下的人一阵唏嘘。寿自来与刘牢之关系不大,一开始是留刘义之主理,安融协助,现在基本是安融一把抓,主要是接收合肥、芜湖生产的农具、糖、棉衣,甚至是食盐和干鱼。寿付出的不过是几船粮食而已,大家都没有想到刘家第一个总管级别的人会出自寿,现在刘家没有设置总管,这个副总管可就是刘家产业里级别最高的人。

安荣站了起来,惶恐地说:“郎君,如此不妥当吧?论资历……”

刘牢之道:“安叔不必过谦,寿农庄能有今,全靠安叔一力cāo)持,我还怕一个副总管不足以酬功呢!”

安融郑重向刘牢之行了礼,算是接受了任命。刘牢之接着说道:“寿六个农庄需要设置一位主管,各处工坊需要设置一位主管,畜牧场需要设置一位副主管,这些人选需要等我跟副总管商量之后再定。

众人又是交头接耳的一阵议论。刘牢之等他们慢慢消化了这些消息,才让安融开始主持会议,其实这些事刚才刘牢之和安融都已经沟通过了。

安融作为会议主持,先把众人的况给刘牢之做了一番介绍,然后他才让众人开始发言。

陈虎的长子陈嚣站起来说道:“郎君,现在刘家的房子都是配发的,一房子基本上都是三间,对于有些家庭,是不是不太够住啊?”

刘牢之诧异地说:“陈管事怎么会这么说呢?咱们有明确的规定,一户人家只能有一对夫妻。儿子成家、女儿出嫁,那都是要单独立户的呀!”

陈家是大户人家,自然不想被分解开,但是刘家提供的房子就那么大,还不许兄弟姐妹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想要分家,大概率会分到其他农庄,实在是令人苦恼不堪。

听刘牢之这么说,陈嚣有点尴尬,又问道:“请问郎君,能不能许在刘氏庄园里面买地建房?”

刘牢之摇了摇头,很坚决地说道:“不可以!刘氏庄园是刘家的地方,决不许出售!想入住刘氏庄园,必须达到规定的入住条件!”其实现在刘氏庄园里面的房子还有不少,都在空着。但是刘牢之规定的入住条件很高,除了寿三百骑之外,只有管事以上的各级管理人员和高级的技术工匠才可以入住。为的就是凸显这些人的份,鼓励大家努力做到,力争上游。

陈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陈家是主动投靠的,所以以前的从属关系都没有改变。陈家的部曲每年还需要给陈家交租,所以陈家并不缺钱,希望能够改善居住条件。

陈家已经失去了土地,这些部曲种着刘家的地,却交租给陈家。与刘家的庄客相比,同工不同酬,心里自然就不平衡。虽然说以前在淮北的时候也吃不饱饭,但是那时候需要仰仗陈家生存,而且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伤害。这几年很多陈家和程家的部曲,找到安融,希望解除与旧主的关系。如今既然陈嚣跳了出来,刘牢之想好好的解决一下此事,于是他给安融使了个眼色。

安荣正色道:“因为陈、程两家是主动投靠,所以这几年郎君一直给予优待。但是你们两家的部曲这几年到我这里多次反映,想要加入到刘家做庄客。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程森站起来反对道:“安副总管,这样不妥当吧,当初郎君可是答应了的,要保证我们的收益!如今没过几年便要反悔,也太……”

安融打断他的话,说道:“便是奴仆还要许人家赎呢,何况只是部曲?你们两家的部曲因为这个原因,做事非常的不积极,已经影响到农庄的收益了。”

刘牢之插嘴道:“不如这样吧,有这么两条路:一个是你们搬离刘氏庄园的范围,刘家出工,给你们把房子和地准备好,但是要把这些部曲全部留下。另一个办法是刘家出一笔钱,买断你们的这些部曲。”

程森和陈嚣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忧虑。没有刘家的保护,在这芍陂附近,地方豪强根本难以立足。因为只要刘家愿意,这些佃客们随时都会到刘家来,这几年寿的郑家,蒋家等豪强,便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田租,以留住自己的佃客部曲。

把部曲当奴仆一样卖出去,这些人得知之后岂会不怨恨自己,如此一来,那点香火之也就断了。

刘牢之看出两人的犹豫,说道:“两位回家再商议一番吧,总有解决的办法的。另外,在刘氏庄园外,陈、程两家想要自己建房,刘家都可以提供帮助,但是安全问题刘家概不负责!”

其实他们这些大家族的子弟,大都有一技之长。在刘氏庄园里,其实混的都很不错,只不过是寄人篱下,不得自由罢了。

水泥厂的管事许应提出来,家中的子弟在学校读完书后,没有出路,只能回家种地。听这意思,这些子弟早就通过私塾掌握了不少知识,否则断不可能这么快便从学校毕业的。

刘牢之道:“咱们的学校现在只能教一些基础的东西,想要仕进,那肯定要继续从名师继续学习深造。刘家在京口建有南山书院,里面有很多有学问的先生,寿每年可以推荐五个学生去南山书院!”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