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十五章 一品汇

东晋小军将 第十五章 一品汇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十五章 一品汇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中秋过后,刘牢之跟侍从们主要进行骑马训练。骑兵训练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先要让侍从们熟悉马的习性,亲自喂马,为马擦洗,与马建立感情,才能更好的驾驭马。这段时间侍从们难得的没有高强度训练,只有早上的晨跑而已。

春天在梯田里种的大豆熟了。有了收割机的帮助,庄客们只用了不到两天便收割完了,不过脱粒有些麻烦,只能靠人或者牛拉着石碾磙压。大豆的亩产量不高,但是大豆有固氮的作用,对肥的要求不高,而且来年种作物的时候,需要的肥料少,相对来说也是合算的。四百亩大豆一共收获了六百多石。庄客们把地深翻了一遍,准备过两天种上冬小麦。

今年种的蓖麻不多,主要是因为种子不够,在零散地里种了有一亩左右,收获了四百五六十斤,刘牢之留下一半作种子,准备明年多种一些,剩下的全部榨了油,作为机器的润滑油。今年刘牢之让庄客们收集了不少油桐树的种子,还要求庄客们把发现的油桐树苗移栽到别院附近,以便收集油桐的种子。用油桐的种子榨的油,可以作为清油刷在木器的表面上作为防腐剂,也可以和漆树割出来的生漆,添加其他矿物调成不同颜色的油漆,用途很大。在人工合成涂料之前,油桐产品可以算作是战略物资。

九月五日,铁匠作坊。

今天是个大日子,压铸系统今天再次调试。压铸系统其实已经建好半个多月了,调试了两次,前面的都失败了,这次刘牢之总结了前面失败的教训,做了很大的修改。

模具已经准备好,是一凸一凹两个,用水泥,钢棍,石墨粉,焦炭和耐火泥等多层烤制而成,准备用来压铸铁锅。

炉子里的火烧得正旺,坩埚里面的铁水通红通红的,旁边的学徒工不断地从铁水里把杂质撇去,偶尔加一些碳粉进去。

陈沿在地锅模具里面,仔细地抹上一层铅粉,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又把凸模具照此抹了一遍。匀速摇动转轮,凸模缓缓下降,直到和凹模严丝合缝。又反摇转轮,将凸模升起,用销子锁死转轮。

一切顺利,陈沿忙过来行礼道:“小郎君,一切准备就绪,还请吩咐。”

刘牢之点头道:“开始吧!”

“诺!”陈沿忙抬头喊到,“陈远,打开档位,开通水闸!”

上面应了一声,不多时间,上片的模具缓缓下降,陈沿拿起定制的大勺子,舀起一整勺铁水,沿着地模的边,慢慢倒入模具里,这时上片模具落下,慢慢把铁水挤了出来,随着铁水的冷却,模具下落变慢,直到被限位销挡住,发出“嚓”的一声响,上片模具停止了下压。

陈沿听了,连忙喊道:“陈远,马上关了档位,放下水闸!”

等了一小会儿,约摸着铁水已冷,陈沿上前去打开定位销,反摇转轮,上片凸模缓缓地升起来,露出了成型的铁锅,还泛着红色。整个锅面光滑紧实,没有一丝裂纹,一看便是上品的铁锅。

陈沿满脸喜色:“成了!”整个作坊登时一阵欢腾。

自从跟父亲两人从场务来到刘家打制铁锅开始,陈沿就不断地锻打铁锅。开始的时候是刘府自己用,数量还不多。后来是刘府的亲戚朋友寻着来定,现在慢慢传开,开始专门销售了。陈沿父子每天抡锤打锅,次数多了,胳膊疼痛不已。虽说刘府生活好,待工匠也好,毕竟长期如此,身体也受不了。小郎君鼓捣的这个“压铸机”,一听就有谱,所以陈沿很积极地配合,忙前忙后的操持,今天终于大成了!

“好,好,好!”刘牢之也很高兴。因为缺乏工具,现在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如今有了压铸机,想必可以压制黄铜齿轮了,压铸的齿轮比起铸造的,那强度可不是高一点点。遂大声道:“压铸机能制造成功,陈师傅当居首功,去找主管领一个大红包!其余有功人员,各有赏赐!”工坊里诸人登时欢声雷动。

“陈师傅,按照上次铸铁齿轮的样式,抓紧制作模型,压制黄铜齿轮,争取在九月底,装配三台水稻收割机。”刘牢之吩咐道。

“喏。”

铜在古代属于贵金属,由于历史上用铜铸钱,所以很多时候在民间是禁止制造铜器的。晋代官方不铸钱,反而多次要求取消铜钱,改用丝帛,所以晋代用铜没有限制。很多东西的铸件都要用到铜,比方说大炮的炮管,古代多用黄铜铸造。

了了一桩大心事,刘牢之的心情也轻松起来,领着侍从骑马向宴喜楼走去。

宴喜楼对面的商铺越开越大,已经占据了两层楼房,品类也越来越多,再让酒楼兼营就有些不方便,所以刘牢之把原先酒楼派来的班头胡风,提拔为主管,作为独立的商铺,起名叫“一品汇”。

一品汇一楼经营酒楼特色食品,如月饼、红糖麻花、粉条、将军令白酒以及腌制的稻花鱼等,除此之外,还经营刘氏工坊出品的铁锅、农具、新式家具、陶瓷制品等日用品。由于款式新奇,质量上佳,一品汇的货物很受欢迎,现在的盈利已经远远超过了宴喜楼。

胡风是家里的部曲遗孤,今年二十五岁,他从十五岁在酒楼从迎宾小厮做起,慢慢做到了大堂班头,最会待人接物。自从他接手这家商铺,生意一直蒸蒸日上,深得刘牢之的信赖,就连何氏也对他赞不绝口。因为生意火爆,店里的小厮也从原来的两人,增加到十人。

门内胡风刚谈完一笔生意,正坐着喝水,远远看到刘牢之三人骑马过来,忙早早出来候着,忙上前牵住马,扶刘牢之下了马。

“店里一切都好吧?”刘牢之顺嘴问道。

“回郎君的话,店里一切都好。”胡风一面说着,一面领着刘牢之一行往里进。

时至中午,店铺里五六个客人,几个侍者跟客人在讲着什么。一楼是柜台式经营,柜台里面,摆放着各样的特色食品,在柜台上,有切成小块儿的点心供客人品尝,需要什么只需要跟侍者说一声,侍者拿竹夹子夹住,放进油纸袋里,用称称量过了,给客人开具出货单,客人到旁边的柜台付款后,拿付款凭证提货。这是仿照后市超市收银的路子。

漫步上楼,二楼的格局又不同。一排排摆放好的新式家具,桌椅板凳、茶几饭桌、书柜书桌以及床榻等各式家具应有尽有,都上好了漆,供客人观看体验。这些家具只是样品,如果客人有意向购买,可以先支付定金,一品汇会安排匠师上门测量,专门打造。家具区旁边是陶瓷样品的展区,每个陶瓷样品都由架子支撑着,放在柜子里陈列着。每个样品区都摆着一张桌子和四张椅子,桌子上摆着水果和点心,供客人休息谈话时用。

二楼会客室,刘牢之落了座,让胡风也坐下。

胡风道:“郎君面前,哪有小的的座位?被人看见了,要说一声太没规矩。”

刘牢之推让再三,胡风只是不许,便站着回话。

刘牢之拗不过他,便只好由得他,侍者送上饮品,方问道:“主管,我看这铺子里现在也没什么人,这些日子一直都是这样吗?”

胡风笑道:“咱们铺子里的东西不便宜,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所以平时人并不多。不过现在外地客商慢慢多了,一旦谈成了,订货量都不小。不过,现在店里面的品类确实少了些,郎君您看,是不是再经营一些本地特产?”

刘牢之笑着摆了摆手道:“我们现在做的是高端产品,品类虽少,利润却高;如果做普通的东西,占地方多,人手就不够了,失了本色反而不好。这些土特产又不是没有人经营,没得遭人忌恨;再说以后我们的工坊里面制出来的好东西会越来越多,不愁没东西卖!”

胡风听了,忙躬身称是。其实他也是因为刚才刘牢之嫌弃客人少,才提这么一嘴,并不是真有意卖什么当地特产。

刘牢之接着说道:“主管虽然资历不高,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主管经营一品汇以来,一切顺列,利润节节攀升,母亲和我都看在眼里,不必有什么顾虑,用心做事就好!”

正说话间,只听得楼外街面上踢踢嗒嗒,四个人骑马而来。当先一人三十**岁的年纪,身量甚高,品貌儒雅,英气勃勃,行止间自有法度,看着像是军中的将军;身边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稚气未脱,却自有一股英气,该是军中子弟,看着却颇为眼熟;后面是两个身形彪悍的侍从。此时南方少马,骑马出行的人极少,何况一行四骑,刘牢之不由多看了几眼。

胡风见了,忙道:“这是建威将军,乐安高衡,与咱们家老爷甚有交情。这几日刚从北边回来,喜欢喝府里的将军令白酒,这几日天天过来。旁边的是他家的小郎君,叫做高素。”

听胡风这么一说,刘牢之想起来了,这高素两年前曾经随他母亲到过刘府,那时候两人相处融洽,还切磋过武艺。他点了点头,挥手让胡风自便。

乐安高氏,与彭城刘氏相类,世为将家,但也出过名士人物高柔,渡江后居于会稽东山畎川,高柔为谢尚所重,在豫州军府参赞军事,因此高衡得以出仕豫州军府。

刘牢之暗道:“乐安高氏与彭城刘氏甚有瓜葛,何不前去拜见高衡,结交一番?”叫过侍从,吩咐了一番,侍从忙骑马向别业去了。不一会功夫,拿进来两坛酒来,正是前些日子新酿的“桃花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