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二百四十六章 要自己想办法

东晋小军将 第二百四十六章 要自己想办法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二百四十六章 要自己想办法

陶辙面露难色。

有晋一朝,即便是小县,也有十几二十几个属吏,可以帮助县令处理事务。巩县现在算是边地,百废待兴,人口不少,连同陶辙却只有三个属吏,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陶辙自己只是个县丞,代行县令事而已。实际上晋国县级属官里面并无“县丞”一职,县令属吏里以主簿为尊,还是刘义之觉得以主簿令县令不合适,这才创造性地使用了县丞二字。县衙里人员这么少,要统计户口实在是让人有些为难。

“将军,县衙里人太少。现在忙着农事,要找人办商场还好办,这统计户口,可实在是做不过来。”陶辙斟酌着说道。

刘义之也知道这是实情。不过他可不想在一个小县城里养那么多吃官饭的人,那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先从学校和军中借吧!过了麦收之后,每个县都要组建县兵,那时候招募一批识字的人进入后勤管理,让他们在县中兼职做事。”

河内移民其实当初安置的时候都已经做好统计了,现在要做的统计就是针对各处豪族的。每个县不过数千人口,还不至于没有办法做到。

陶辙听刘义之的意思,还是不同意增加属吏,不禁暗自摇头。巩县虽然不大,真要治理起来也是事务繁杂,自己事必躬亲,也未必能做的好。

刘义之见了,心里暗暗好笑:“这样吧,看你也是实在忙不过来。你且从百姓中招募两个人,作为自己的帮手。至于薪酬,跟他们种地那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陶辙连忙答应了下来:“好,好!将军体谅下情,卑职感激不尽!”

现在的河内百姓,不管原来是贫苦百姓,还是富家子弟,一律被驱使着去垦荒种地。一旦有这么两个“白领”工作,肯定会有不少人抢着干的。因此刘义之开出的待遇虽然低,陶辙也不怕招不到人。属吏少也有属吏少的好处,最起码陶辙在巩县算是大权独揽,一般的事情都可以自行决定。

刘义之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县里没什么钱,你只好自己辛苦一些。等到过两年县里有了钱,你也能多请几个帮手一起治理政事。”

陶辙拱手称是。

刘义之又道:“马上就要麦收了,存放粮食的粮仓都修建好了吗?”

去年秋收的时候,因为没有修建好足够的大粮仓,粮食只能存放在县城里保存完好的房子里,还有一些存放军营里,甚是不便。因此开春之后,刘义之便命各县全力修建粮仓。

陶辙连忙道:“粮仓现在正在修建当中。按照将军的指示,每个农庄设置一个粮库,在县城里面设置八个大粮库。现在各处农庄的都已经修建完毕了,县里的也修好了两个,剩下的要在秋收之前才能修建好!”

刘义之点了点头:“很好!这些我就不亲自去看了,我还要马上到其他县看看,这就跟你别过了!你好好干,只要做出成绩来,今年秋后就提拔你们这些人为县令。”

陶辙大喜,连忙谢恩:“感谢将军!”

这些来自芜湖一品汇书社的书佣们,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已经可以支撑起一个县来了。这些人出身寒素,却能用心办实事,为刘义之提供了稳定的后方,让刘义之能够放心在前线征战,所以刘义之对刘牢之推荐来的这些人还是很认可的。

从巩县出来,刘义之带着李原等人折而向南,前往缑氏。

缑氏县这个地方,离洛水比较远,又在伏牛山麓,算是比较平缓的岭地。缑氏县和延寿城之间,有休水。现在刘义之在缑氏屯田,就是沿着休水开辟的荒田。

从刘义之背上开始,大大小小的战事不少,每次都能有所斩获。到了现在,缑氏里面的辅兵,已经有两千多人,这还是刘义之把一些不会耕地的胡族俘虏通过商队送到了安丰郡,并抽调了一些加入军队,否则在这里屯田的会有三千多人。

屯田主簿郎端、参军张望、屯田部队队长陈丁等人都前来迎接。见礼毕,众人簇拥着刘义之进入了屯田军营,几个主要的负责人向刘义之汇报屯田部队的细务。

“缑氏现有耕田三万余亩,已经种上了两万亩冬小麦,两千亩旱稻,五百亩苜蓿,一千亩胡麻……”

缑氏的屯田兵需要不断地开拓荒地,按照郎端的介绍,今年计划开垦土地一万亩,已经完成三千六百亩。休水沿岸的田地已经基本开垦完毕,现在需要转战他地了。

“屯田军营中,有人口两千二百五十八人,其中预备兵四百,剩余的为辅兵。张参军的五百新兵,并没有计算在内。”

“去年产粮……”

留在屯田军营中的人,大都是北方的汉人以及汉化比较深的胡人,这些人性格比较温和,不会主动惹事,刘义之军中又严禁虐待辅兵,所以这两年来,屯田军营之中没有发生什么恶**件。虽然总体上没有什么大的产出,好歹也没有为刘义之带来麻烦。

郎端禀报完了屯田细务,开始跟刘义之说起屯田军营之中的难处来。

“两千多人的军营,愣是不到三十个女人,军营之中,因为这个惹出来的事端不少!”

刘义之笑了:“军营之中,历来不带女子。便是我军营中三千正兵,也是没有女子的,也没听说谁敢为这个惹事!”

刘义之这就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刘义之营中的三千兵,屯长以上的军官,除了已经成家的,都被参军范尉安排着,取了当地豪族或者是河内大族族中的女子为妻。至于普通士卒和低级军官,范尉也尽量安排着从本地百姓中娶亲。实在没有解决掉的,刘义之把刘越从秦国买来的女子,分配给了他们。郎端说军营中有二十几个女子,还都是刘义之军中士卒实在看不上,没人肯要的,才分配到了这里来。

“军营中没有女子,便是出去打仗,也俘虏不会来啊!这个问题我这里一时半会儿是为你们解决不了的!——对了,你们可以联系当地的百姓,看看有没有愿意嫁到这里来的。”

郎端一阵气苦。

普通百姓家的女子,有几个是愿意嫁到屯田军营里来的?这里的屯田兵的待遇算是刘义之治下最差的了。所以现在一有机会,不管是刘越招募商队护卫队,还是刘义之营中想要补充兵员,这里的人都是打破了头的往前挤。殊不知这就是刘义之的策略,不是没有路子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路子不在屯田军营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