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民风和隐户

东晋小军将 第二百二十二章 民风和隐户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二百二十二章 民风和隐户

“民风?”刘牢之笑了,他现在一个小军阀,管什么民风!能有兵有粮才是最重要的。

“乱世中保命第一,这个时候淳朴可不是一个好民风。淮北这些年由于战乱,各坞壁之间因纠纷大打出手的不知凡几。这些百姓聚居在一起本是为了抱团取暖,但是手里有力量的人,总是不甘心吃亏的。所以在这里官府管不到,地方大族犹如土皇帝一般,为所欲为。既然我们不想强行改变百姓聚坞图存的做法,就只能通过这种温和的办法,让百姓从坞壁中走出来。”

儒家所说的朴实的民风,实际上不过是古时统治者对百姓压榨的狠了,百姓无力反抗只能默默忍耐罢了。大多数的百姓都不识字,没有向上走的通道,只能被束缚在土地上为统治者生产,自然也就“淳朴”了。淮北这里的百姓,欺软怕硬,所谓的淳朴早就不见了。

郑豁不以为然。一旦把百姓引领到“向钱看”的路上,他们身上那种朴素的“忠义”观将被打破,从而是社会失去秩序。

“若百姓对官府失去了敬畏之心,这天下恐怕也就难治理了。”

刘牢之道:“这淮北的百姓,屡经战乱,被晋国和燕国等国家轮番统治,对哪个国家也没有认同感。所以我不要求百姓对我忠心,只要让他们知道,跟着我走有利就行了。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味的施恩或者以武力恫吓,百姓都不会归心的。”

郑豁变了脸色,怒道:“你这种做法是急功近利的,难以长久!”

扈昌在一旁劝道:“郎君立足当下,郑先生所谋长远,都是为了淮北能够稳定下来。现在郎君力主发展生产,以增加淮北的粮食产量,这并没有错处。郑先生所虑的教化百姓之事,可以在学校里面来做。只要年轻人能有忠谨之心,这天下的伦常就不会乱!”

刘牢之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不想在部下面前和夫子争论,便向郑豁陪了个情。

郑豁倒也没有不依不饶,说教了刘牢之几句也就算了。郑豁深知,刘牢之这等治理地方的理念,不会是一时兴起,与他在寿春、安丰甚至是洛阳等地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刘义之在司州对地方大族多有打压之举。刘牢之的做法,把百姓从坞壁之中吸引出来,不管是作为自由民,还是官府的屯田户,都会对当地大族造成很大的影响,与刘义之迁民之举有异曲同工之妙。照这么下去,淮北的大族们,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当日,刘牢之在原鹿转遍了剩下的几家坞壁。经过这次巡查,刘牢之对汝阴郡的人口算是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先前扈昌统计的人口数字,大都是各家坞壁自己上报的,其中有不少被这些大族隐匿的人口。这次刘牢之到各家坞壁走访,虽然没有挨家挨户的查,却也趁机在坞壁内走了走,大体上估计出了坞壁内外的人口分布。

“汝阴郡各家大族,也都吸收了不少逃难的流民。按照朝廷的规定,这些人家并无法拥有这么多的荫客。这些隐藏的户口若是发掘出来,可以为官府增加很多税赋。”刘牢之怕郑豁从中作梗,便单独找到了扈昌,跟他商议了起来。

扈昌点了点头,他又何尝不明白各大家族会隐藏户口,只不过这种现象太普遍,贸然对“隐户”下手,会触动这些大族的利益,说不定他们还会趁机闹事,让刘牢之在淮北无法站稳脚跟。

“现在豫州刚刚稳定下来,我们不宜拿‘隐户’的事说事。等明年秋后,各郡官府,对治下的百姓进行人口普查,重新登记百姓的身份和财产。有抗拒不从的,就仿效司州故事,攻破他们的坞壁,把全族贬为奴隶。”刘牢之道。

扈昌一惊,没想到刘牢之竟然能下这么大的决心。

“隐户”之事,在全国各地都有。往往门户越高的人家,像琅琊王氏、颍川庾氏等,家中的隐户越多。权势盛如桓温,也只是实行土断,把侨民变成编户齐民,并不敢拿“隐户”说事,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大士族的利益。彭城刘家自己就有大量的“隐户”,所以刘牢之才能组织起数千青壮部曲。这些大族侵占户口,会让官府收入锐减,同时他们也是地方上的不稳定因素,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出来闹事。现在刘牢之是淮北的统治者,自然不能容忍“隐户”的存在。

扈昌自然希望刘牢之能治理隐户的事。这些“隐户”清理出来之后,可以为官府设立的农庄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只要官府的农庄能发展起来,刘氏的生产模式就能推广开来。但是贸然对这些地方大族动手,可能会引起这些地方大族的反抗,那时候战乱四起,更加的耽误生产。

“将军,清查隐户的事,是不是缓缓行之?若能通过官府的农庄把人口吸引出来,不是更好吗?”扈昌劝道。

刘牢之道:“此事不急在一时。先看看各地农庄的发展情况再说。若能用和缓的手段,我也不愿意赚个坏名声!”

扈昌道:“将军顾虑的对。”

原鹿县的百姓认同刘家的生产模式,所以汝阴郡的人力和财力当然要先向这边倾斜。刘牢之和扈昌商议着,先从安丰郡和刘氏庄园里面调拨一批人,来帮助建设农庄。只是整个淮北都需要建设农庄,怕一时难以抽调出那么多人来。

“不要紧!只要能把庄客招募出来,管理农庄的人才刘家有的是。”刘牢之笑道。

这些年刘家的农庄规模一直在扩充,各农庄的管事下面,也都有实习的人才,随时可以接替。刘家的这种“自陪”人才的模式,使得刘氏农庄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大不了,给他们一个官身。”刘牢之笑道,“有农庄存在的地方,优先派遣县令级别的官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