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上帝指使 > 二千九百八十八章 亏损与盈利是个问题

二千九百八十八章 亏损与盈利是个问题

“还以为你有什么事,你想上茅坑,你就去上,这事以后不用不好意思,直说就行。”唐县令是一个宽容的人,对于小西打断他的行为,他也没有表现生气的样子,而是很随和的放他去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气氛很僵,汇报的事表现上与大家无关,可是要是查下来这里在座的各位。谁敢说与王有光没有关系,就算是与王有光没有关系,也与他弟王大力有关,所以谁也不想县令真查这事。众人各自有数,只是不说破而已,好在杨小西有意无意的举动,却是打破了当时尴尬的气氛,让大家的脸上稍微是挂上了点笑容。

周圆圆最滑头,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跟他一点干系也没有,脸上更是表现出一副吃惊的表情,问道:王有光的事我们不知道,帝都怎么先知道了?

徐月的脸色更是难看:就是啊!同僚,这都怎么回事啊?

肖月便又补充汇报,道是剑州有位投资商向户部一位长官行贿批盐,最终没批下来。那位官员不肯退钱,商行的人就向监察御史举报了。那位户部的长官一落网马上检举揭发,把王有光给交代了说他收了他上百坛的好酒。一开始监察御史只作为戏言来听,王有光也是一个长官,他为何不收钱收别人这么多酒干嘛,这话换成谁,谁会信。虽然觉得好笑,可是监察御史还是觉得此事蹊跷,还是把供词给记了下来,并开始秘密调查王有光的行为。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还有此事,这王有光收礼还真不要钱,就要好酒。虽然,他不收钱,只收好酒,可换算下来金额之大也是监察御史没有想到的。王有光一路走来,每到一个地方任官,当地的好酒就成了稀缺资源,只要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爱酒如命,特别是好酒他更是喜欢。据说,他不仅可以用鼻子闻出酒的年代来,还能用舌头尝出制酒人是如何发醇,用什么粮食酿造,他都知道。

他把好酒都收了去,本地没有好酒,只能从外地调酒,而方圆千里之内的酒行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只要在他控制的范围内,每一家的酒卖出来的酒,他都是有提成的,可以说他就是大唐酒行的掌门人。表面上看他收的是酒,其实说白了还是钱,他不过比别人要隐秘些。要不是剑州告状的人下了血本,动了大量的关系,监察御史也不会下力气去查他。

毕竟,给他定罪的时候不能只说他收了多少酒,还得把这些酒折成真金白银,这样老百姓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可笑的是,他一个人也喝不了多少,于是他就在各地收大宅子,自然不是用来住人的,而是用来藏酒的。别人买大宅子是用来住的,当成个人身份财富的象征,可是他买宅子是用来陈酒的。王有光这个人特别好面子,一般的仓库他是看不上的,他说配不上自己的酒,只有修建华丽,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宅子才能配得上他的好酒。

能把酒弄得如此高大上的,当今天下也就他一个人,真是没谁了。他本可封为大唐的酒神的,可惜他下马前,把好酒都倒了,却是毁了他酒神的名号,真是一倒酒成千古恨。多少好酒就这样被他付之东流了,他这样的人注定得遭天下人的唾弃,特别是元芳这样的酒鬼,杀他的心都有了。

元芳喝不到好酒,而好酒就这样眼睁睁被他倒在井里,有时候他就想:“要是自己能早一些抓住他就好了,哪怕能提前一天动手,也许就能从他手上挽救出无数的美酒来。”元芳深深地叹了口气,心想这是造的什么孽啊,怎么就错过了抓捕他的最佳时间。这人也太坏了,他的心不会痛吗?这么多的美酒就这样给倒到井里了。

这是朝廷的问题,其实还到不了共亏集团这个层面,唐县令自然不是不明白这个情况,他是故意让大家来听汇报的,就是想要敲山震虎。一来是当着众人的面宣布罗县丞负责主管,二来这些人在王大力的手下到底做了什么事,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唐县令也不想点破,只是给他们一个警告。特别是共亏集团,以前的很多的业务都是上一任的领导带头和指使做的,这些业务为什么都亏损了,这是唐县令一直很想知道。

罗县丞现在的感受,就像当年唐县令接手共亏集团时的感受是一样的,他们的心里都是挺委屈的,可是又有苦说不出来,这是他们的工作。好在两人心理素质都异常的强大,换成是一般的人接手这样的烫手的山芋只怕立马就不干了,他看了看徐月,又看了看周圆圆,二人看着这个新来的领导,三人勉强咧了咧嘴,相互寒酸了一下。今天这也算是正式见面了,先打个招呼,以后才能好好的合作。

徐月思索着,向肖月询问:你们这个王有光分管啥工作啊?

肖月也不好明说,只是苦着脸:都是重要的工作啊!城市建设、老城改造、盐田资源整合……

可笑的他的主营业务却不是这些,酒行的业务才是他真正的业务,之前提到的几个业务,就能定他的死罪,说明了这个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相当的可恶。唐县令很是无奈的说道:有些工作呢,说起来是我挂帅,具体都是查看王大力到底有没有牵扯进他哥的案子里!

罗县丞明白唐县令的态度了,他绝不会轻易把王有力有牵扯的人交出去的,现在这些人都跟着他在干,要是把他们交出去了,以后谁还会替他卖命。我们大地朝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后人不管前人之事,也就是说后面上任的人不管前面上一位领导做过的事。历史的欠账,往往影响今天的生活,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如此,只是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如果我们后人非得要去追究,并不能改变现状,只是找来无尽的麻烦。

特定的时期、特定的需求,势必会催生特定的产物,共亏集团为什么走到今天,我们很难去追究这是谁的责任。说起责任来,谁都有责任,前面的管理者。现在坐在这里的人,谁没有参与过共亏集团的经营,只是他们之前是小伙计,现在他们变成了管理者。今天看来难以接受,当时却是必然的存在,就在场的人看起来亏损是在所难免,别人可能不懂,可是他们是知道这什么会亏损。

罗县丞是没好问他们:“那你们为什么就得亏损呢?”

徐月和周圆圆有一万个亏损的理由等着回答他,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万个理由。如果一万个理由都不能说服他们的话,那就找二万个理由,说都说不完的理由。

罗县丞会这么傻,会被这二万个,三万个理由说服吗?他自然会问:既然你们有这么多的理由会亏损,为什么之前还要做这件事,你说他们会怎么回答。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需要探讨对与错,以二人的老谋之道,又会告诉他为什么他们当初要做这项业务。

反正这就是一个无休止的话题,唐县令就从来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再问又有什么意义。

不过,就罗县丞看来:“但怎么办、怎么对待更值得研究。”

历史遗留问题怎么办当然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遇到问题绕着走,后人不管前人的事,往往损伤的是百姓、社会的利益,损害的是大唐朝廷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历史负责,也是真正践行女帝思想的发展路线。

罗县丞很清楚,从历史中能学到啥当然是经验、是教训。以史为鉴,什么可以汲取,什么必须抛弃,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穿新鞋走老路,拍脑门儿乱弹琴,往往要走弯路、搭错车,贻害后人。

徐月是共亏集团有名的改革闯将,胆子大,脾气硬,不怕亏,当年提出过一个响亮口号:亏损不是问题,问题是大家有没有一颗敢于担当的责任,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有担当的精神,不是吗?

他这话有力的表明了,他本人是不怕亏损的,大家都说:亏的又不是自己的钱,他有什么好怕的。

所谓的担当到底要如何来理解,是敢于担当亏损的责任,还是敢于担当亏损的事实,在坐的都清楚。他们只敢担当这个事实,却没有人敢说自己敢担当这个责任。

周圆圆做为亏损集团的大护法,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他说:法无禁止即自由,亏损只是时间的问题,盈利这是迟早的事!朝廷可没有说过只要经营就要营利,共亏集团是一个商行,亏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们别看我们现在亏得多,有一天我们开始盈利了,这又要怎么讲,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也无需讨论。

这两个领导,啥事都敢干,啥人都敢用,没有他不敢做的事,都是有能力的领导。在场的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有的能写,有的敢干,有的敢说,都是商行的精英我人才,这点朝廷是认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