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一百三十六章布局(一)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一百三十六章布局(一)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一百三十六章布局(一)

张北这个名字简单明了,还能突出地理位置,所有人都一致同意就用张北作为城池名字。

这个名字真的就比赵用贤所说的买卖城更好吗?其实不见得,手下之人故意争执不下,其实就是把命名的权力留给自己,这些人已经开始学会了官场上那一套,果然权力场就是一个大染缸,再纯洁之人都会变成厚黑之人,真正纯洁之人也无法在官场上活下去。

对于大家这个不着痕迹的马屁,张三乐呵呵地就接受了,这是一种心理安慰,让所有人都觉得我对你们很满意,这才是上位者应有的觉悟。

不然每个下属都在担心自己明天会不会领导干掉,谁还有心思去干活,首先想的就是保命。至于做事不如不做,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不做反而找不到错处。

如今的大明朝廷就已经陷入了这种怪圈,做事的人被言官疯狂攻击,不做事的反而成了清流名臣。

张三对于明末这种务虚的朝廷风气深恶痛绝,大明一步步滑下深渊与这样的惰政思想也有极大的关系。

简短的开完一个关于张北城规划的会议,第二天张三去了乌云巴雅尔的营帐,这一次乌云巴雅尔带着一千骑兵来到张北城,对于这座希望营与浑善部将来共管的城池,浑善部也是异常重视,这座城池可能将会成为浑善部崛起的起点。

乌云巴雅尔随着自己的实力增强,心中也生出了一些野望,他倒是不敢想统一整个蒙古各部,至少他能做漠南蒙古各部的共主,草原上的共主林丹汗现在如同丧家之犬,丢下老巢不管,非要西迁土默川,驱逐了了土默特汗卜失兔,使得蒙古各部对其离心离德,转过年来老巢就被女后金端掉,并推进到元上都一带,占领了整个察哈尔各部。而察哈尔大汗呼图克图汗,却只能鸠占鹊巢占据了土默特部的领地。表面意义上张三现在所在的张北城已经是后金的势力范围。

当然后金人口稀少,根本无力管辖如此大面积的草原,只是要求这片草原上的各部首领对其称臣纳贡。同时大力招募蒙古贫苦牧民组建八旗蒙古,这是皇太极的釜底抽薪之策。既壮大了自身,又削弱了蒙古各部的战争潜力。公允的来说历朝历代满清的民族政策做的是最好的,终满清一朝北边都没有大的边患,只有一个西北的准格尔部,那还是历史遗留问题。

满清的民族政策有很多优点是值得学习的,用推恩令分化蒙古各部,虚其高位各部互不统属,并派驻驻蒙各部大臣协调蒙古各部关系,做到实际掌控蒙古各部。

乌云巴雅尔的愿望在张三这里注定是不会实现的,张三不可能再让蒙古统一起来,不管是否有威胁都不符合希望营的利益,希望营可以扶持浑善部富裕起来,成为各部羡慕的对象,各部发现一旦与希望营交好就能过上富裕的日子,都不用张三派人去找他们,他们就会蜂拥而来,这是利益使然,不要以为游牧民族就不懂利益,恰恰相反的是他们没有儒家思想的牵绊,更加堂而皇之的求利,大明的几次大的边墙之战说白了都是互市战争,游牧民族用弓箭骑兵逼着农耕民族交易,海洋民族则是用坚船利炮逼着农耕民族交易。

然而农耕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可不是浪漫的爱情故事,那是农耕民族的基本生活单元就是男人耕田,女人织布。

农耕民族可以不需要游牧民族的东西,可是游牧民族却离不开农耕民族的物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双方贸易的不平等性,你求着我交易,价格当然我说了算。

游牧民族觉得价格不公平,那就打一场,打胜了就取得了定价权,打败了就躲到大漠深处舔舐伤口,恢复实力!

前工业时代的海洋民族与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区别,一样需要与农耕民族交易,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前身就是维京海盗,这足以说明问题。

后工业时代却正好相反,海洋民族由于连年征战,战争催发了技术的进步,于是蒸汽动力代替了人力,有了稳定的动力源,生产力大幅提高,海洋民族由原来的生产力不足,变成了生产力过剩,生产的产品需要倾销地,东瞅瞅西看看,游牧部落民族太穷,只能被当作奴隶使用,哪里适合倾销呢?答案是肯定的,农耕民族啊!

前工业时代强大的农耕民族陆续被海洋民族征服,或者被逼着打开国门,通过不平等条约对小农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大工业生产最大的优势就是比手工作坊的成本低廉,手工业根本无法与大机器进行竞争,大量的手工业者失业,造成了剧烈的社会问题,最后甚至酿成起义。

同时由于大批量的工业品进入农业国家,农业国家的贵金属储备日渐外流,直接后果就是银根短缺,市场流通不畅!在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中国尤其如此,这也是满清为何要虎门销烟的原因,英国在没有打开中国国门之前,工业品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却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生丝与茶叶,造成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为了弥补贸易逆差,只能通过走私鸦片来保持贸易平衡,可是令英国人惊喜的是,鸦片贸易不但让英国平衡了贸易逆差,还有了大量的贸易盈余。

虎门销烟等于是断了英国人的财路,强盗出身的英国人,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可是满清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在世界上还是有一点分量的。英国人在开打之前也是没有能打赢的底,等到开打之后才发现,这满清的战斗力还不如晚明的军事实力。

于是一边倒的战斗开始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中国人都视为耻辱的《中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